用户:Ws227/元宵节 (华人)

元宵
上海豫园于元宵节挂的灯笼
别名上元上元节小正月小年元夕灯节
参与者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
其他世界各地华人
意义祈求丰收、天官诞辰、祭月赏月
晚明绘画《上元灯彩图》描绘当时南京元宵节人们观灯的热闹景象

华人元宵节活动有悠久历史,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灯节台湾台语称为元宵台罗,下同:guân-siau)、元宵节(guân-siau-tseh)、上元(siōng-guân)、正月半(tsiann-gue̍h-puànn)。时间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华人传统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以示祝贺。这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亦是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明朝钱塘瞿佑《双头牡丹灯记》:“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青年男女外出观灯并趁机结识、相会,所以也有“中国情人节”的别称[1]

佛教有在正月十五点灯供佛的习俗。而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终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历史

 
元宵节小孩提灯笼、货郎售卖玩具
 
元宵节小孩骑竹马、拉花灯
 
小孩拉鹿灯、兔灯
 
明代宫廷元宵节情况

起源=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说法很多,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代。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本称“上元”,是农民祈求丰收的日子,也是道教天官诞。人们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另据史籍记载,相传西汉时期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卒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剿平“诸吕之乱”,拥戴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众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再次强盛起来。因扫除诸吕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还有说法认为,汉武帝时听从谬忌之说,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2]

也有说法是,汉明帝笃信佛法,听从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宫内“燃灯表佛”,从此民众效仿,皆点灯供奉佛祖[3]东汉末年,元宵节作为节日才正式初步形成。[2]

现代研究认为元宵节源于对火的崇拜和祈求新年丰收,人们点火以驱除虫蛇猛兽,并祭祀满月,后来演变成点灯笼的习俗[4]

发展

隋朝初年,元宵节完全形成。[2]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明清之际,元宵节通常被百姓当作春节的结束,活动也日益多元化:吃汤圆、观灯和娱乐游行是元宵节三大主轴。游行活动中分为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抬阁等传统艺术表演。放烟花是元宵节的高潮。[2]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谓之“上节日”,初八夜谓之“上节暝”,宣告灯节的开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明代宫廷也会张灯结彩,并模仿民间习俗,在宫内设置市集,有杂技百戏等游艺表演,宫中各人放烟花,燃爆竹,小孩提花灯。

传说

清代画家丁观鹏的《太平春市图》,描绘出清人想像中的明代元宵节景象,有猴戏表演、跑旱船、傀儡戏等游艺活动,又有卖面具的小贩、拉花灯小孩、提花灯的人,还有盲眼算命先生。

常见习俗

 
南京夫子庙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的金陵灯会

元宵节具体发展状况和习俗因各地文化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有些习俗见于多个地区。

灯火相关

华人元宵节延续了初期与灯火相关的习俗,如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见于多个地区。西南地区有燃篝火的习俗。在中国南方语言如闽南语客家话围头话中“灯”和“丁”谐音,元宵点灯意寓添丁,故客家人、福建、潮州、台湾、广东、香港地区人认为元宵灯即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们纷纷挂灯笼。俗称“开灯”。也有些地方是小孩提灯笼、玩烟花等。除了纸扎灯笼外,有些地区还会用萝卜制成萝卜灯。

闹社火

闹社火多流行于北方地区,闹社火除了燃灯火,还有各种民俗表演[5]

走桥

 
晚明南京的元宵走桥景象

元宵走桥的习俗见于各地,又称踩桥踏桥过吉祥桥走百病消百病散百病消散百病遣百病走不病等,祈求健康。广东佛山将之形容为“行通济,无赑屃”。寓意走过通济桥,就会健健康康,不会犯愁。

偷青

在广东、台湾农村有偷青的习俗,广东是偷菜,台湾是偷葱。未婚女性在元宵节夜里,以偷青来讨个结婚吉兆的说法。台湾俗语说:“偷挽葱,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台湾话发音)。

迎紫姑

有些地区会在元宵节拜祭紫姑,称为迎紫姑

舞火龙

元宵舞火龙流行于客家人地区,又称“炸龙”、“烧火龙”,分为把香枝、烟花插于草龙身上和向龙抛掷爆炸物两种[6]

食品

元宵汤圆是华人元宵节的代表食品,其雏形为唐代的面茧焦撰。面茧是一种外形似的一种面食,而焦撰则是烤饼的一种,吃时会和一起放在汤里吃。这些食品都呈圆形,是代表月亮,有着祭月、赏月的含义[7]

各地情况

重庆

重庆市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人们搬一张板凳坐在户外,平时讨厌谁可以尽情地骂,对方也不可以还嘴。

福建

南部的习俗是两个村子的小孩互相掷石子。据说如果不掷石子,村子里就会发生瘟疫。但惠安县出姓家族,完全不会欢度元宵节,因闽南语中“元宵”和“元消”近音,意味“元(朝)消(灭)”之意而拒绝庆贺。

浙江

浙江省台州温州地区,将正月十四当作元宵节。[来源请求]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通常都会食用糟羹。

上海

上海的元宵活动发展历史亦悠久。主要有吃汤团、灯会、拉兔子灯等。上海人元宵节吃的汤团,以黑洋沙为主,宁波黑洋沙汤团更是上海人过元宵节首选。城隍庙的灯会,也是上海人元宵节常去的地方。小孩子也会拉着大人们做的纸兔子灯,在大街小巷里跑来跑去。

香港

香港,元宵节为年货再造和回收之黄金大良机。一些团体会举办元宵灯会,家庭则会吃汤圆和祭祖。新界原居民村落会在元宵节前后点灯。部分围头人村落会举行太平洪朝祈福仪式。

台湾

 
台南风神庙前元宵花灯

台湾元宵节为自古代即为与新春、清明、端午、中元与中秋并列重要传统民俗节日。即使在日治时代同与日本人过西历元宵节,但民间仍自行过农历元宵节,因此当时日本总督府特许在艋舺龙山寺办灯会,延伸至今龙山寺仍保有躜灯脚的信俗。

时至今日,庆祝元宵节在台湾已发展成全台的大型礼俗活动。除了赏花灯活动及大型的台湾灯会台北灯节高雄灯会艺术节之外,各地活动皆有特色;如新北市平溪区天灯台南市盐水区的“盐水蜂炮”;台湾东部的台东县炮炸寒单爷澎湖县的乞龟祈福仪式、马祖列岛元宵摆暝,以上并称为“北天灯、南蜂炮、东寒单、西乞龟”。另外在苗栗县则有著名“苗栗𪹚”与新北市野柳“神明净港”等各地具特色的风俗与丰富的文化资产。

海外华人地区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未婚男女在元宵节聚集到河边抛,并在柑上面写下姓名和联络方式,希望就此结识可以携手共行的伴侣。

著名诗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http://www.gotohz.com.tw/news_content.aspx?news_db_id=6396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116975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316.htm http://big5.china.com.cn/ch-jieri/yuanxiao/1.htm http://parallel.park.org/Taiwan/Culture/Arts/Cyears/b232/ http://big5.chinanews.com:89/cul/2014/02-14/5840595.shtml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jxs/2008-02/04/content_9650162.htm http://2010jiuban.agri.gov.cn:82/gate/big5/www.agri.gov.cn/DFV20/fj/ncwh/mfms/201401/t20140110_3736246.htm http://www.cssn.cn/preview/zt/19350/19360/201402/t20140210_960503.shtml http://fjnews.fjsen.com/2014-02/14/content_13500891_all.htm http://www.iciba.com/%E7%A6%8F%E5%BB%BA%E7%9C%81%E9%95%BF%E4%B9%90%E5%B8%82%E5%85%83%E5%AE%B5%E8%8A%82 http://www.cywfj.com/news/detail-20140217101815558271.html http://bj.house.163.com/14/0215/13/9L4JAIKG00073SD3_all.html http://edu.pcbaby.com.cn/117/1176317.html http://www.zgjqdh.com/comm/140213/2018_3363.html http://www.lwlm.com/YuanXiaoJie/201402/720403.htm http://hb.qq.com/a/20140210/017214_all.htm http://www.yxhenan.com/info/zmd/mjxs_14502_1885.html http://henan.youth.cn/ms/yljk/201402/t20140211_4638375.htm http://www.lwlm.com/YuanXiaoJie/201402/720028.htm


Template:中国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