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Antilovsky/避免汉语中心
有时会遇到一种意见认为,中文维基百科的语言学基础条目内的解释和举例应该以汉语为中心。这种想法固然有它的可取之处:盖因中文维基百科是一种面向所有汉语读者的工具,既要考虑读者的需求,也要考虑读者的文化水平。可是,如果要客观全面地综述一种语言学概念的话,“以汉语为中心”的想法反而很危险,因为汉语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反而会阻碍我们全面地理解语言学概念。毕竟,概念的深度就摆在那,跟汉语的距离就摆在那,我们说照顾读者是要深入浅出,而不能去削足适履。读者觉得难读,无非就是阅读体验不好而已,这是可以弥补的;内容的深度和丰富性不够,则会成为百科全书的致命伤。太“汉语中心”,太照顾读者,那维基百科就不是百科了,而是维基教科书了。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剩下的就是要在写作技巧上努力了。
比如,汉语缺乏(也可以说完全没有)形态变化,导致汉语研究上也很少会考虑形态层面;一般读者对于“格”没什么概念,进而也没办法分清“施事”“主语”“主格”“主题”等概念,要么就认为句首的是主语,要么就认为做事的是主语。那汉语到底有没有主格?有没有主语?英语呢?日语呢?跟汉语一样吗?有什么差异?读者没概念,来查维基百科,这没问题;但编者为了照顾汉语读者,“以汉语为中心”,只提供汉语例子,甚至自己心里也没有弄明白,写出来的条目读者看完以后他也以为自己懂了,皆大欢喜,实际上脱离了中文以外的很多句法现象和机制他都不了解,这就是编者的不对。
就语言学概念本身,如果是汉语语言学的条目,那“汉语中心”肯定是没问题;但没有“汉语”这个前缀,单单是语言学的话,它就不是个别语言的语言学,而是普通语言学,所以说语言学的概念,即便不能全盘通用,它也是有普遍性的。我们编写这些基础条目的时候,也要按照普遍性的思路走,避免汉语中心。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