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制片过程

《人工智能》的制片过程纪录2001年科幻片《人工智能》的各个制作阶段与面向。

发展

库布里克

 
斯坦利·库布里克(摄于1975年)

本片的灵感来源是科幻短篇小说玩了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作者是布莱恩·阿尔迪斯英语Brian Aldiss,最初发表于1969年[1]。英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1974年结识阿尔迪斯,阿尔迪斯相当景仰库布里克[2],两人在1976年7月[3]首次会面[1]。库布里克从阿尔迪斯寄来的作品中发现这则短篇小说[2][4],深深为之着迷[5]。1977年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上映并轰动一时之后,库布里克涌现了继《2001太空漫游》(1968年)之后再拍一部科幻片的念头,提议与阿尔迪斯一起将《玩了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搬上大银幕[6]。库布里克在合约中答应会给阿尔迪斯200万美元的编剧报酬[7]。但是库布里克不久后投身导演《闪灵》(1980年),导致计划从未执行[7]。阿尔迪斯在等待期间出国旅行,结果被库布里克以违反合约为由开除[8]

1982年,库布里克受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电影《E.T.外星人》启发,决定继续推动改编电影的计划[9]。他回头找阿尔迪斯合作[9],在该年8月提议买下短篇小说的电影改编权英语Film rights[3]。11月,阿尔迪斯同意再度签下报酬200万美元的编剧合约(内容对库布里克极为有利)[3],两人开始编写电影剧本大纲英语Film treatment,当时的暂定片名为“超级玩具”(Supertoys[1]。阿尔迪斯与库布里克共事了六周[10],但剧本可说是毫无进展[3]。两人选择不再合作,库布里克投入《全金属外壳》(1987年)的制作[11]

库布里克在1980年代末开始与特效公司工业光魔(ILM)人员丹尼斯·穆兰英语Dennis Muren接洽[影 1],并于1989年第三次找上阿尔迪斯,但是编剧情况仍未好转[11]。1990年,库布里克与阿尔迪斯因创意理念冲突而拆伙,库布里克转而与鲍勃·肖英语Bob Shaw合作,为期短暂,1990年5月起开始和伊恩·华森英语Ian Watson (author)共编剧本[1]。阿尔迪斯离开后,本片的片名也从“超级玩具”改成了“人工智能”(A.I.[3]。1991年,库布里克彻底搁置了该计划,因为他希望担任主角的机器小孩是以机械电子偶英语Animatronics来演出,但当时的相关特效技术无法满足他的需求[12]。不过1993年上映的《侏罗纪公园》(也由斯皮尔伯格执导)让库布里克重燃希望,因为片中的电脑合成影像(CGI)令他惊艳[12]。同年11月,华纳兄弟正式宣布,《人工智能》将是库布里克继《全金属外壳》后的下一部导演作品,预计于1994年开拍,不过另一个计划《雅利安文件》(Aryan Papers)则因此延宕[13][14]

视觉设计方面,库布里克在1989年联系克里斯·摩尔英语Chris Moore (illustrator),两人后来因价格谈不拢而在1990年2月中断关系[15]。摩尔日后也自述曾受库布里克邀请但没有答应[16]。库布里克之后请克里斯·佛斯英语Chris Foss创作概念艺术[12][17],他曾为库布里克的著作绘制插图[18]。佛斯为本片贡献不多,较为重要的成果是一幅描绘纽约被海水淹没的插图[19][20]。在肯·史莱特英语Ken Slater (science fiction)的推荐下[21],库布里克于1993年12月面见艺术家克里斯·贝克英语Chris Baker (artist),之后便雇用对方为本片进行概念设计[12]。1994年5月,贝克开始构思点子,库布里克也与莎拉·麦特兰英语Sara Maitland投入编写剧本[22]。贝克几乎从无到有建立起本片的视觉风格[22],他花费两年的时间全心投入整个电影世界的设计[23],一共画了多达1500张的插图[23],包含一些关键场景和建筑[24]。1995年,克里斯·康宁汉英语Chris Cunningham尝试替库布里克打造机械模型[11]

1995年2月,库布里克不再与麦特兰构思剧本,投身另一部电影《大开眼戒》的筹画[23]。1995年12月,华纳兄弟证实《大开眼戒》将取代《人工智能》成为库布里克的下一部作品[25][26]。1996年5月,库布里克与斯皮尔伯格做了一个“约定”(deal),即斯皮尔伯格将导演《人工智能》,库布里克则担任制片人[27],这将是库布里克首次与他人合拍电影[21]。即使如此,两人仍忙于各自的其他计划,无法着手制作《人工智能》[28]。1999年3月7日,《大开眼戒》上映四个月前,库布里克因心脏病骤逝,享寿70岁[29]。《人工智能》成为库布里克未完成的遗作,除了剧本大纲外,他也留下了道具机器人的测试纪录和童星的试拍片段,以及片商提供的1亿美元制作预算[30]。由于库布里克有着保持神秘的习惯,本片的计划在当时鲜为外界所知,参与其中的编剧还被要求签下封口条款[31]

斯皮尔伯格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摄于2017年)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库布里克自1980年认识以来便成为好友[30][影 2],但库布里克并不会分享他的创作过程,只有《人工智能》是例外[影 3]。库布里克在1984年首度将本片的计划告诉斯皮尔伯格,两人针对这部电影讨论了一番,但之后未再提起[32]。《侏罗纪公园》上映之后,库布里克将华森写的剧本大纲和摘要寄给斯皮尔伯格过目[12],并一度邀请斯皮尔伯格到家中讨论《人工智能》,展示他近十年来探究人工智能的成果以及贝克创作的概念设计[32]。库布里克觉得斯皮尔伯格是更适合的导演人选[影 4],于1994年提议由斯皮尔伯格执导《人工智能》,自己担任制片[33]。斯皮尔伯格一度答应[33][34],但后来发觉该片是属于库布里克的作品,最终半推半就地拒绝了[32][33][34]。之后几年内两人持续筹备该片,库布里克在1996年将一份修改过的剧本大纲寄给斯皮尔伯格[23]。在库布里克的要求下,斯皮尔伯格当时并未将与该片有关的资讯(如分镜表、故事)泄漏给他人[35]

库布里克过世之后(1999年),库布里克的遗孀克莉丝汀英语Christiane Kubrick联系斯皮尔伯格,表示若斯皮尔伯格不愿导演,《人工智能》将永远无缘问世[影 5]。斯皮尔伯格于是决定接下这部作品,并身兼导演与编剧[23]。斯皮尔伯格自觉当仁不让[33],也想以此缅怀库布里克[影 6],实质上他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库布里克认可、能接下该企画的导演[23]。葬礼的几个月后,斯皮尔伯格与华纳兄弟时任董事长特里·塞梅尔会面并表态希望继续制作《人工智能》,克莉丝汀与库布里克的妻舅詹·哈兰英语Jan Harlan也一同出席[34]。虽然编写了新的剧本,斯皮尔伯格希望拍出来的电影能尽可能贴近库布里克的构想[23]。美术设计方面,斯皮尔伯格让穆兰担任视觉效果总监,瑞克·卡特英语Rick Carter负责美术指导,并决定延用贝克的概念设计和布景设计[23]。贝克在1999年就加入美术团队,由于曾与库布里克密切合作,贝克在还原库布里克的构想上帮了大忙[23]。在最终成片中,斯皮尔伯格估计使用了600张贝克所画的分镜[34]

在这段期间,外界觉得斯皮尔伯格陷入了生涯首次的空窗期,面前摆着数个企划却毫无动静,除了本片外还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少数派报告》、《艺伎回忆录》和查尔斯·林德伯格的传记片[36][37]。2000年2月,穆兰对外透露斯皮尔伯格正在写剧本[38]。同年3月,斯皮尔伯格将担任本片导演兼编剧的消息得到证实,且梦工厂将与华纳兄弟一起制片。电影定于该年7月10日开拍,预计隔年夏季上映。[39][40][41]凯斯琳·肯尼迪邦妮·寇蒂斯英语Bonnie Curtis与斯皮尔伯格担任监制,华特·F·帕克斯英语Walter F. Parkes与哈兰担任执行制作人[39]。7月20日,华纳兄弟正式将本片的美国上映日期定于2001年6月29日[42]。斯皮尔伯格采用和库布里克类似的低调作法,让电影保持神秘[34][43]。一直到电影准备开拍时,外界对《人工智能》的细节仍所知不多[43][44]

编剧

曾参与编剧的作家布莱恩·阿尔迪斯英语Brian Aldiss(左,摄于2005年)与伊恩·华森英语Ian Watson (author)(右,摄于2009年)

本片的剧情大致可分成三个部分[注 1],其一是主角大卫与家人的故事,其二是大卫踏上寻找蓝仙女英语Fairy with Turquoise Hair的旅程,其三是大卫发现旅程尽头的真相[24]布莱恩·阿尔迪斯英语Brian Aldiss的原著短篇小说《玩了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仅涉及片中第一部分的剧情[45]斯坦利·库布里克从故事书《木偶奇遇记》汲取了进一步的故事构想,而关于人工智能的议题,他在制作《2001太空漫游》时就曾与I·J·古德英语I. J. Good等学者讨论过[46]。库布里克参考的研究素材包含《心智社会[47]、《童话的魅力英语The Uses of Enchantment[1]汉斯·莫拉维克的著作《心智孩童》(Mind Children[48]等书。本片历经漫长的编剧过程,库布里克生前至少与四名编剧合作过,时间并不重叠。他们分别是:阿尔迪斯(1982年开始,1990年结束)、鲍勃·肖英语Bob Shaw(1990年)、伊恩·华森英语Ian Watson (author)(1990年5月至1991年1月[1])和莎拉·麦特兰英语Sara Maitland(1994年5月至1995年2月[49])。

1982年11月,阿尔迪斯与库布里克开始合作[3],他每天会由库布里克的助理艾米利欧·达历山德罗(Emilio D'Alessandro)接送到库布里克的住处柴尔德维克伯里庄园英语Childwickbury Manor一起构思剧本,晚上才离开[9][3]。库布里克一开始就带了一本《木偶奇遇记》给阿尔迪斯[3],希望将改编电影拍成现代科幻版的匹诺曹故事,剧情描写机器人男孩找寻成为真人的方法(蓝仙女),并且充满童话色彩[1]。阿尔迪斯认为库布里克的构想“荒诞”(absurd),他看不出机器人小男孩与木偶之间有任何相关性[3],并认为库布里克应该将电影拍成一部可与《2001太空漫游》和《奇爱博士》媲美的科幻史诗片[3][1]。阿尔迪斯也在日后表示,库布里克想出了非常多截然不同的点子,但他总是不满意阿尔迪斯写出来的成果[3]。其中两个未采用的想法包含:将剧情设定在乌托邦的未来,以及让老旧机器人劳动至死的集中营[10]。到了1990年两人因歧见而拆伙时[3][1],故事的结尾已然成形,场景来到被海水淹没的纽约,但阿尔迪斯表示,库布里克这般设计只是为了让蓝仙女从一个很深的地方出现[3]

之后,库布里克联系在《2001太空漫游》合作过的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克拉克针对故事给出一些建议,但并不愿再一次和库布里克合作[50]。克拉克推荐了鲍勃·肖,但库布里克也不满意肖的表现,两人在六周内就不欢而散[50],库布里克接下来透过科幻作品出版商找到华森[51]。华森透过传真的方式为库布里克写剧本[52],华森称库布里克的奇特想法不断更换且擅长找叙事破绽,这段为期9个月的编剧经验“累人但刺激”[53]。华森于1991年1月将90页的最终剧本大纲寄给库布里克[12],日后他自称因该工作而得到钜额报酬[54]。1991年6月,库布里克又请华森写了两个版本的剧本摘要[12]。华森的剧本大纲成为最终成片的基础,得到“故事发想”(Screen Story by)的名分[55]。华森设计了舞男乔和机器人屠宰场等重要元素[56],大卫与母亲共度最后一天中所做的事情也最早出现于华森的剧本[57]。编剧素材方面,肖与华森在开始编剧时都拿到了一本《木偶奇遇记》和《心智孩童》[50][51]。第四位主要编剧莎拉·麦特兰是唯一的女性,库布里克请她为电影带来更多情感和童话魔法[22]。麦特兰修改的故事中更加强调大卫与斯温顿一家之间的互动,并且把大卫启动铭印机制的场景从机器人公司转移到家中[22]。日后麦特兰回想该次编剧经验,认为库布里克的要求非常难以满足,她感觉自己失败了[31]

时间往后几年,斯皮尔伯格接手本片的计划,并决定自行编写一份新的剧本。斯皮尔伯格大可以将库布里克的构想转述给其他写手,但过程中可能会有所佚失。[影 6]编剧时,斯皮尔伯格参考了华森的剧本大纲、库布里克留下的档案,以及他与库布里克本人之间曾有过的讨论。这也是他继1977年上映的《第三类接触》以来首次完整独力编剧。[23]斯皮尔伯格自称没有更改库布里克的构想,而是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想像力放进库布里克的故事里[58]。制片人寇蒂斯也表示,最终成片是“斯皮尔伯格对库布里克当初想要做的东西所做的诠释”[注 2][34]。斯皮尔伯格觉得剧本大纲的第二幕有些零散,于是借着哈兰提供的笔记将该幕中的各种梦幻点子整合起来[34]。另外,阿尔迪斯在斯皮尔伯格接手编导后,写了两篇新的故事《冬天来临时的超级玩具》(Supertoys When Winter Comes)和《其他季节里的超级玩具》(Supertoys in Other Seasons),让哈兰转交给斯皮尔伯格过目,并被斯皮尔伯格用做编剧的灵感来源[59]

选角

 
哈利·乔·奥斯蒙(摄于2001年)

2000年3月中旬,据报道,哈利·乔·奥斯蒙裘德·洛有意参演而正在与片商洽谈[60],月底两人确认都已加入演员阵容[61][62]。奥斯蒙的片酬为200万美元[63]。另外有报道称,奥斯蒙在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3月26日)的餐会上,私下询问朱丽安·摩尔是否有意在《人工智能》里饰演大卫的母亲,但摩尔因为有其他片约在身而婉拒[61]。4月16日,弗兰西丝·奥康纳在《窈窕野淑女英语Mansfield Park (1999 film)》的悉尼首映会上宣布自己将饰演大卫的母亲[64]杰克·托马斯在4月24日获斯皮尔伯格选为演员之一[65],并于7月公开该消息[66]。6月,亚当·斯科特加盟饰演一名机械修理工[67][注 3]。7月,基斯·坎贝尔(Keith Campbell)[68]黛薇·雀丝英语Daveigh Chase[69]确认参演。8月,布莱丹·格里森[70]克拉拉·贝拉英语Clara Bellar[71]山姆·罗巴斯[72]罗宾·威廉姆斯[73]确认加入演员阵容。

对于主角大卫,库布里克原本的构想是由机械电子偶英语Animatronics来扮演,不使用真人[影 7]。他实际打造了一台小男孩机器人,但成果非常糟糕,最后斯皮尔伯格决定找一个童星来演出[影 7]。大卫随着剧情进展而越来越像真人,但他的本质仍是机器人,为了表现出这点,奥斯蒙时常保持机器人的端正姿态,并在整部片中完全没有眨眼[影 8]。奥斯蒙的化妆要花半个小时,脸和手臂会喷上一层来遮住皮肤[影 9]。奥斯蒙当时年仅11岁,拍片之余每天仍要去学校上课3小时[影 10]。饰演舞男乔的裘德·洛在开拍前向法兰西丝卡·杰恩斯英语Francesca Jaynes学了三个月的舞蹈,没有限制类型,参考对象有弗雷德·阿斯泰尔金·凯利[影 11]。洛的化妆由维·尼尔英语Ve Neill负责,原本的计划是戴着特制面具演戏,但这样就看不到表情,于是改成用化妆以及乳胶下巴英语Prosthetic makeup来呈现非真人的感觉[影 12]。洛觉得舞男乔的角色发展重点在于他选择陪伴大卫而不是继续服务人类[影 13]。玩具熊泰迪由杰克·安吉尔英语Jack Angel配音,他在开拍前就录好了台词,但并不知道台词的情境,若有需要会在拍片时现场重录[影 14]。斯皮尔伯格希望泰迪有着年迈、睿智的平坦声音,有点像屹耳的感觉[影 15],这样的声音也与周遭的疯狂形成对比[影 16]。奥斯蒙觉得大卫与泰迪的关系有点像匹诺曹吉米尼蟋蟀英语Jiminy Cricket[影 17]

拍摄

主体拍摄于2000年8月17日正式开始,预计为期88天[74],此前原定于2000年7月10日在长岛开拍[43]。整部电影几乎都是在华纳兄弟制片厂英语Warner Bros. Studios, Burbank摄影棚搭景英语Set (film and TV scenery)拍摄,唯一一次出外景是去俄勒冈州奥克斯博地区公园英语Oxbow Regional Park[55]的森林(大卫被迫离开母亲的桥段)[影 18]。本片使用的摄影棚包含15号[74]、16号[74]、17号(斯温顿一家的房子)[75]和20号[影 18]等。亚努斯·卡明斯基担任本片的摄影指导[影 19],也是第五度为斯皮尔伯格的导演作品执掌此职[76],使用的摄影设备为全景电影摄影机搭配蔡司公司的镜头[77]。卡明斯基按照本片的三个部分做出不同的摄影安排[76],他形容第一幕有种干净无菌的感觉,第二幕是动作冒险,第三幕是非常情绪化的剧情片[影 20]。如果剧情允许的话,卡明斯基喜欢且经常运用雨和雾来创造氛围,因为雾气能使光线变得柔和[影 21]

特效与设计

斯坦·温斯顿工作室负责设计机器人特效[影 22]。他的团队在本片开拍之前四个月开始设计机器人[影 22]。在拍片现场,部分机器人是机械电子偶英语Animatronics,另一部分则是经过特效化妆的演员[影 23],例如有一人半边脸包上蓝幕来饰演失去半边脸的机器人[影 23][影 24]。温斯顿也起用许多截肢人士来饰演有残缺的机器人[影 25]。对于泰迪,剧组打造出它的机械电子偶,不过也有部分画面是由电脑合成影像(CGI)动画师制作[影 26]。泰迪的机械电子偶由六名人员操作[影 27]。奥斯蒙拍戏时带着的泰迪内有精密机械装置,重达20至30英磅(9.1至13.6千克)[影 28]

本片的主要特效由工业光魔(ILM)操刀,使用当时CGI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影 29]。ILM的人员为剧组设计了一套预先视觉化英语Previsualization的系统,摄影机对着在蓝幕前演戏的演员时,斯皮尔伯格便可以从电脑萤幕看到该系统将CGI背景套用到画面中的样子。这种作法让斯皮尔伯格可以马上看到画面后制过的大致样貌,更能捕捉想要的画面。[影 30]除了泰迪以外,CGI动画师还有三个重要物件必须完成:万事通博士、外星人和蓝仙女[影 31]。万事通博士的举止参考了罗宾·威廉姆斯配音时的样子[影 32],外星人则仿效芭蕾舞者和沉默寡言型的演员,兼具优雅和分量[影 33]。为了保持梦幻感,剧组决定不找真人饰演蓝仙女,而是制作CGI[影 34]

重要场景方面,机器人屠宰场是实际搭景拍摄,现场有八百名临时演员。剧组用假人充当片中的机器人,用滑索将之从大炮里拉出并穿过火圈。[影 35]为了确保安全,特效总监迈克尔·兰提里英语Michael Lantieri反复测试,还请了消防队在场待命[影 36]。机器人屠宰场的铁笼桥段集结了20几个机器人,一共需要46名远端操作人员[影 37]。艳都最前排的建筑物是微缩模型英语Miniature effect,其余则是搭设布景和CGI[影 38]。对于艳都里直升机失控的危险桥段,兰提里在布景里安置了一条轨道,将重达6,000英磅(2,700千克)的直升机放置在轨道上的移动平台,如此一来便可控制直升机的移动[影 39]。被淹没的纽约市是ILM用特效技术凭空打造的,结合了微缩模型(大多数建筑)、照片和CGI(如海水和瀑布)[影 40]。水下的主题乐园也是以微缩模型拍摄,拍片现场烟雾缭绕,让画面呈现出在水下的感觉[影 41]。在拍冰窟里大卫被解冻后的桥段时,剧组每天用上8吨的冰块,以追求逼真的效果[影 42]

配乐

 
约翰·威廉斯(摄于2007年)

约翰·威廉斯负责谱写本片的配乐[影 43],他是斯皮尔伯格的长期合作伙伴。斯皮尔伯格并不担心配乐会干扰观众,所以使用了非常多的配乐,总长达到约2个小时(全片长146分钟)[影 44]。电影开头的配乐主要使用弦乐器,片尾搭配钢琴[影 44]。对于大卫搭乘直升机逃出艳都的桥段,威廉斯少见地运用了电子乐器[影 45]。情感方面,电影中有几段“Cantilena英语Cantilena”(意思类似抒情)风格的旋律,特别是大卫与母亲的最后时光。在这首长达7分钟的曲子里,威廉斯融入了摇篮曲的感觉,烘托母子情感。[影 46]

库布里克生前特别要求使用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里的曲子[影 47],华森的剧本大纲里便有用上[57]。威廉斯和斯皮尔伯格都不明白原因。威廉斯找不到适合该曲的桥段,最后选择在大卫搭车过桥进入艳都的30秒桥段中,与他写的配乐一起播放。威廉斯觉得这样呈现的结果很特别,过往经验中大概只有《第三类接触》与之相似。[影 47]威廉斯自己也在某段配乐里融入彼得·柴可夫斯基的曲子[影 48]

电影原声带英语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undtrack)于2001年发行。

备注

  1. ^ 以库布里克的说法则是三个“Non-Submersible Units”[2]
  2. ^ 原文:It's Steven's interpretation of what Stanley was trying to do.
  3. ^ 斯科特最终并没有出现在片尾名单中。

脚注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2页.
  2. ^ 2.0 2.1 2.2 Aldiss, Brian. The man behind the myth. The Guardian. 1999-03-14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7) (英国英语).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Aldiss, Brian. 'Though we often rocked with laughter while working, we made no progress'. The Guardian. 1999-07-16 [2014-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7) (英国英语). 
  4. ^ Baxter 1997,第302页.
  5. ^ Baxter 1997,第303页.
  6. ^ Baxter 1997,第302-303页.
  7. ^ 7.0 7.1 Baxter 1997,第303-304页.
  8. ^ Baxter 1997,第303-305页.
  9. ^ 9.0 9.1 9.2 Baxter 1997,第355页.
  10. ^ 10.0 10.1 Baxter 1997,第356页.
  11. ^ 11.0 11.1 11.2 Feeley, Gregory. The Masterpiece a Master Couldn't Get Right. The New York Times. 1999-07-18 [2021-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30) (美国英语).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20页.
  13. ^ Moerk, Christian. ‘A.I.’ next for Kubrick at Warners. Variety. 1993-11-02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6) (美国英语). 
  14. ^ Honeycutt, Kirk. Kubrick back to the future via Warners 'AI'.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3-11-02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SJF-CDC0-006P-R3R3-00000-00
  15. ^ Kolker & Abrams 2024,第489页.
  16. ^ Mr Fantasy. Lancashire Telegraph英语Lancashire Telegraph. 2003-07-05 [2024-06-21] (英语). 
  17. ^ Parkin, Simon. The $5.7 Million Magazine Illustration. The New Yorker. 2014-02-19 [2024-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1) (美国英语). 
  18. ^ Battersby, Matilda. A science fiction visionary. The Independent. 2011-07-29 [202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2) (英国英语). 
  19. ^ Castle 2018,第808页,插图.
  20. ^ Kolker & Abrams 2024,第523页.
  21. ^ 21.0 21.1 Kubrick 2002,第173页.
  22. ^ 22.0 22.1 22.2 22.3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22页.
  23.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25页.
  24. ^ 24.0 24.1 Harlan & Struthers 2009.
  25. ^ Busch, Anita M. Kubrick, Kidman, Cruise Open ‘Shut’ Deal. Variety. 1995-12-18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6) (美国英语). 
  26. ^ Galloway, Stephen. Kubrick opens Eyes for WB. The Hollywood Reporter. 1995-12-18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SJF-BP90-006P-R2P5-00000-00
  27. ^ Kolker & Abrams 2024,第558页.
  28. ^ Kolker & Abrams 2024,第558-559页.
  29. ^ Natale, Richard; Klady, Leonard. Stanley Kubrick dies. Variety. 1999-03-08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美国英语). 
  30. ^ 30.0 30.1 Hoffmann, Bill. SPIELBERG TO HELM KUBRICK SCI-FI FILM. New York Post. 1999-09-06 [202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 (美国英语). 
  31. ^ 31.0 31.1 Maitland, Sara. My year with Stanley. The Independent. 1999-03-12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6) (英国英语). 
  32. ^ 32.0 32.1 32.2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7页.
  33. ^ 33.0 33.1 33.2 33.3 Lyman, Rick. FILM; A Director's Journey Into A Darkness Of the Heart. The New York Times. 2001-06-24 [2024-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2) (美国英语).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Abramowitz, Rachel. Regarding Stanley. Los Angeles Times. 2001-05-06 [2024-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4) (美国英语). 
  35.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 The Writer as Robot 1999,第8分钟处.
  36. ^ Moerk, Christian. Spielberg encounters close choices to direct. Variety. 1999-12-23 [2024-06-16] (美国英语). 
  37. ^ Bart, Peter. It’s scary up there. Variety. 2000-01-24 [2024-06-16] (美国英语). 
  38. ^ TECH TALK.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2-24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YN2-9GS0-006P-R4KM-00000-00
  39. ^ 39.0 39.1 Harris, Dana. Spielberg has 'A.I.' in sight. Daily Variety. 2000-03-15 (美国英语).  EBSCOhost 2947724
  40. ^ Harris, Dana. Spielberg lines up ‘A.I.’, ‘Report’. Variety. 2000-03-15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1) (美国英语). 
  41. ^ Laski, Beth. Spielberg sked: Kubrick's 'A.I.' then 'Minorit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3-15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YT9-FMX0-006P-R051-00000-00
  42. ^ Hayes, Dade. Inside Move: ‘A.I.’ may spark 2001 fireworks. Variety. 2000-07-21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6) (美国英语). 
  43. ^ 43.0 43.1 43.2 Thomas, Brett. Another Aussie star is born. The Sun-Herald英语The Sun-Herald. 2000-04-23 [2000-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5-11) (英语). 
  44. ^ Zoromski, Brian. A.I. Moves Full Speed Ahead. IGN. 2000-06-30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6) (英语). 
  45. ^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0页.
  46. ^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6页.
  47. ^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7页.
  48. ^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9页.
  49. ^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4页.
  50. ^ 50.0 50.1 50.2 Baxter 1997,第357页.
  51. ^ 51.0 51.1 Watson, Ian. Plumbing Stanley Kubrick. www.ianwatson.info. 2000 [2008-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03) (美国英语). 
  52. ^ Baxter 1997,第359页.
  53. ^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3页.
  54. ^ Baxter 1997,第358页.
  55. ^ 55.0 55.1 《人工智能》片尾名单
  56. ^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14, 15页.
  57. ^ 57.0 57.1 Harlan & Struthers 2009,第23页.
  58. ^ 理查·席克尔 2017,第196页.
  59. ^ Brown, Charles N. (编). BRIAN ALDISS : Young Turk to Grand Master. Locus Magazine英语Locus (magazine). August 2000 [2001-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2-04) (美国英语). 
  60. ^ Kit, Zorianna; Busch, Anita M. Law wired for role in 'A.I.' Spielberg fil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3-16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YTJ-7CH0-006P-R08T-00000-00
  61. ^ 61.0 61.1 Kit, Zorianna; Busch, Anita M. Law, Osment are looking smart for Spielberg's 'A.I.'.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3-28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YX3-59G0-006P-R0RY-00000-00
  62. ^ Head, Steve. A.I. Casting News ¿ Haley Joel Osment. IGN. 2000-03-28 [2024-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6) (英语). 
  63. ^ Gennusa, Chris; Busch, Anita M. Seeing dead presiden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3-31 (美国英语).  Nexis Uni 3YXR-8FC0-006P-R11S-00000-00
  64. ^ Borges, Eddie; Zion, Lawrie. O'Connor minds tot and 'bots in Spielberg's 'A.I.'.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4-18 (美国英语).  Nexis Uni 402J-GTP0-006P-R1PC-00000-00
  65. ^ Current Projects. www.jakethomas.com. [200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0-08-23) (英语). 
  66. ^ PLAYERS. Daily Variety. 2000-08-15 (美国英语). Ten-year-old JaKe Thomas ("The Cell") has been added to me cast of Steven Spielberg's "A.I." He will play the human brother of Haley Joel Osment, who portrays an android boy. Thomas is repped by the Buchwald Talent Group.  EBSCOhost 3396311
  67. ^ Kit, Zorianna. FILM SHOR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6-15 (美国英语). Adam Scott ("Party of Five") has been cast in Steven Spielberg's "A.I." for Warner Bros. and DreamWorks.  Nexis Uni 40GY-6T80-006P-R47T-00000-00
  68. ^ Feiwell, Jill. PLAYERS. Daily Variety. 2000-07-12 (美国英语).  EBSCOhost 3381210
  69. ^ Kit, Zorianna. FILM SHORT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7-26 (美国英语). In addition, Chase has been added to the cast of Warner Bros./ DreamWorks' "A.I." for director Steven Spielberg.  Nexis Uni 40TN-M7G0-006P-R0R7-00000-00
  70. ^ Kit, Zorianna. Gleeson gets high profile in 'A.I.,' 'Gang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0-08-21 (美国英语).  Nexis Uni 4117-0MH0-006P-R1VF-00000-00
  71. ^ Feiwell, Jill. PLAYERS. Daily Variety. 2000-07-27 (美国英语). French thesp Clara Bellar ("Backward Look Far Corner") has joined the cast of Steven Spielberg's "A.I.," which begins lensing in L.A. next week. Bellar, who first turned U.S. head in Eric Rohmer's "Les Rendezvous de Paris," is repped by IFA and managed by Robert Marsala of the Bauer Co.  EBSCOhost 3466503
  72. ^ Archerd, Army. REGIS DOESN’T SHIRK HIS SHIRTINGS. Variety. 2000-08-23 [202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7) (美国英语). 
  73. ^ Harris, Dana. Williams on Spielberg's 'A.I.' list as narrator. Daily Variety. 2000-08-29 (美国英语).  EBSCOhost 3529319
  74. ^ 74.0 74.1 74.2 Headlines - A.I.. Dark Horizons英语Dark Horizons. 2000-08-18 [2001-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8-07) (英语). 
  75. ^ Holben 2001,第38页.
  76. ^ 76.0 76.1 Holben 2001,第33页.
  77. ^ Holben 2001,第34页.
影音
  1. ^ ILM - An Overview 2001,第0分钟处
  2. ^ Spielberg on Kubrick 1999,第0分钟处
  3. ^ Creating A.I. 2001,第1分钟处
  4. ^ Creating A.I. 2001,第2分钟、第4分钟处
  5. ^ Creating A.I. 2001,第4分钟、第5分钟处
  6. ^ 6.0 6.1 Creating A.I. 2001,第5分钟、第6分钟处
  7. ^ 7.0 7.1 A Portrait of David 2001,第0分钟处
  8. ^ A Portrait of David 2001,第2分钟处
  9. ^ A Portrait of David 2001,第3分钟、第4分钟处
  10. ^ A Portrait of David 2001,第4分钟处
  11. ^ A Portrait of Gigolo Joe 2001,第3分钟处
  12. ^ A Portrait of Gigolo Joe 2001,第3分钟、第4分钟处
  13. ^ A Portrait of Gigolo Joe 2001,第4分钟、第5分钟处
  14. ^ Robots of A.I. 2001,第9分钟处
  15. ^ Sound Design 2001,第3分钟、第4分钟处
  16. ^ Sound Design 2001,第4分钟、第5分钟处
  17. ^ A Portrait of David 2001,第6分钟处
  18. ^ 18.0 18.1 A.I.: From Drawing to Sets 2001,第4分钟处
  19. ^ Lighting A.I. 2001,第0分钟处
  20. ^ Lighting A.I. 2001,第1分钟处
  21. ^ Lighting A.I. 2001,第3分钟、第4分钟处
  22. ^ 22.0 22.1 Robots of A.I. 2001,第2分钟处
  23. ^ 23.0 23.1 Robots of A.I. 2001,第2分钟、第3分钟处
  24. ^ ILM - The Robots 2001,第0分钟、第1分钟处
  25. ^ Robots of A.I. 2001,第3分钟、第4分钟处
  26. ^ Robots of A.I. 2001,第6分钟、第7分钟处
  27. ^ Robots of A.I. 2001,第7分钟处
  28. ^ A Portrait of David 2001,第6分钟、第7分钟处
  29. ^ Special Effects 2001,第7分钟处
  30. ^ ILM - An Overview 2001,第3分钟处
  31. ^ ILM - Animating A.I. 2001,第0分钟处
  32. ^ ILM - Animating A.I. 2001,第3分钟处
  33. ^ ILM - Animating A.I. 2001,第4分钟、第5分钟处
  34. ^ ILM - Animating A.I. 2001,第6分钟、第7分钟处
  35. ^ Special Effects 2001,第2分钟处
  36. ^ Special Effects 2001,第2分钟、第3分钟处
  37. ^ Robots of A.I. 2001,第5分钟、第6分钟处
  38. ^ ILM - The Miniatures 2001,第3分钟处
  39. ^ Special Effects 2001,第3分钟、第4分钟处
  40. ^ ILM - The New York City Sequence 2001,第0分钟、第1分钟处
  41. ^ ILM - The Miniatures 2001,第1分钟、第2分钟处
  42. ^ Special Effects 2001,第5分钟、第6分钟处
  43. ^ The Score 2001,第6分钟、第7分钟处
  44. ^ 44.0 44.1 The Score 2001,第0分钟处
  45. ^ The Score 2001,第1分钟处
  46. ^ The Score 2001,第3分钟处
  47. ^ 47.0 47.1 The Score 2001,第1分钟、第2分钟处
  48. ^ The Score 2001,第1分钟

引用作品

书籍
期刊专题报道
影音(特别收录)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sc 1 (DVD Two-Disc Special Edition). Warner Bros. 2001 (英语). 

  • Jan Harlan, Steven Spielberg等人. Creating A.I. [缘起A.I.].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sc 2 (DVD Two-Disc Special Edition). Warner Bros. 2001 (英语). 

  • Steven Spielberg, Haley Joel Osment等人. Acting A.I. - A Portrait of David [大卫写真]. 
  • Steven Spielberg, Jude Law等人. Acting A.I. - A Portrait of Gigolo Joe [舞男乔写真]. 
  • Steven Spielberg, Jude Law等人. Designing A.I. - A.I.: From Drawing to Sets. 
  • Bob Ringwood. Designing A.I. - Dressing A.I.. 
  • Janusz Kamiński. Lighting A.I.. 
  • Michael Lantieri. Special Effects. 
  • Stan Winston, J. Alan Scott等人. Robots of A.I.. 
  • Dennis Muren.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ILM - An Overview. 
  • Scott Farrar.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ILM - The Robots. 
  • David Nakabayashi, Steven Gawley等人.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ILM - The Miniatures. 
  • Doug Smythe.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ILM - The New York City Sequence: Shot Progression. 
  • Hal Hickel.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ILM - Animating A.I.. 
  • Gary Rydstrom. The Sound and Music of A.I. - Sound Design. 
  • John Williams. The Sound and Music of A.I. - The Score. 

Eyes Wide Shut Disc 2 (DVD Two-Disc Special Edition). Warner Bros. 2007 (英语). 

  • Steven Spielberg. Spielberg on Kubrick.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