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型鱼雷艇
123型鱼雷艇,又名共青团员级鱼雷艇,北约代号为“P4鱼雷艇”,是前苏联194号工厂在1939年推出的鱼雷艇。第一艘鱼雷艇在1940年10月25日开始服役并被编入黑海舰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苏联海军主力鱼雷艇之一,由1951年开始,苏联也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出口该级鱼雷艇。
型号
- 123-K:配备一部“皮头”雷达
- 123-B:没有雷达而祇有磁罗经
基本资料(123-B)
- 标准排水量:21吨
- 全长:18.5米
- 全阔:3.4米
- 全高:1.2米
- 最快速度:42节
- 航程:740公里(13节)
- 动力:2部M50柴油发动机(每部1250匹马力)
- 武装:2条457毫米口径鱼雷+双联装14.5毫米口径KPV重机枪
- 乘员数:9人
设计简介
123型鱼雷艇的艇身用铝合金制造而且形状细长,这可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其艇身吃水浅而令它可以在满布海底暗礁的海域航行,而缺点是耐波性不足,其艇身内部有5个水密隔舱,动力是两部一前一后放置的柴油发动机,双舵双螺旋桨(螺旋桨轴一长一短)。
123型鱼雷艇除了耐波性不足、其航程也短,装甲防护也差,但它的速度和机动性良好,配备有两条鱼雷,可以向敌舰高速接近并发射鱼雷,然后快速逃走,其艇尾也有发烟器,必要时能制造烟幕以利逃走。
123型鱼雷艇的鱼雷发射管在驾驶舱左右两侧的甲板上方,要发射鱼雷时是用机械点燃小块火药作为发射药,也可以用机械放出压缩空气代替点燃火药。
123型鱼雷艇在中国
1950年,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在青岛成立鱼雷艇学校,第一批学员有897人毕业,1951年向苏联购买36艘123型鱼雷艇,而且在上海、青岛、塘沽和广州各成立一个鱼雷艇大队
1964年,145号艇由于发生意外而沉没于广东上川岛外海35海里处,123型鱼雷艇现已全部退役,1983年,有4艇123型鱼雷艇移交给孟加拉海军
实战
苏联海军
中国解放军海军
- 1954年11月14日,由护卫艇拖曳4艘123型鱼雷艇,在高岛附近海域埋伏,击沉国军太平舰。
- 1955年1月10日晚上,3艘123型鱼雷艇出击在大陈岛以西的国军军舰,其中102号艇使用鱼雷击沉国军灵江号巡逻舰。
- 1955年1月20日凌晨,2艘123型鱼雷艇和2艘123K型鱼雷艇,在大陈岛东南海域重创国军鄞江号巡逻舰。
- 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的8月24日,解放军出动6艘123型鱼雷艇,击沉向金门运送补给国军军租商船台生轮,并击伤中海号登陆舰。但175号艇随后被中海号、美颂号及湘江号集火击沉,其水兵在海上漂流38小时后有5人获救。
- 1958年9月2日,解放军出动6艘123型鱼雷艇和炮艇阻止国军对金门的补给作业,在九二海战中被国军护航舰队击沉至少2艘鱼雷艇。
流行文化
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决定综合123型鱼雷艇的实战作为故事蓝本,拍摄成海战电影“海鹰”,其中主角的909号艇是一艘没有雷达的123-B
使用国家
参考文献
- 兵器知识杂志,2018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