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启(1366年—1431年),名江西泰和县(今江西泰和)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

生平

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永乐大典[1]。升礼部郎中,累任山东右参政。后朱高煦叛变,陈士启密报朝廷,并清理山东军籍。宣德年间,死于任上[2][3]

参考文献

  1. ^ 包诗卿著. 翰林与明代政治 A RESEARCH ON HANLIN AND ITS POLITICAL ROLE IN THE MING DYNASTY.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07: 189–192. ISBN 978-7-5325-7636-4. 
  2. ^ 明史》(卷161):“陈士启,名雷,以字行,泰和人。 永乐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擢礼部郎中。尚书吕震险忮,属吏皆惮之,承奉唯谨,士启独不少徇。十二年三月,吏部言布、按二司多缺官。帝曰:“布政、按察,吾方岳臣,方数千里地悬数人手,其简廷臣贤能者,分别用之。”于是诸曹郎、给事中出为监司者二十余人,而士启得山东右参政。尽心吏事,不为察察名。督徭赋,不峻期约。青州饥,疏请振之粟。使至,而饥民倍。士启复上疏,先出粟予民,谓使者曰:“有罪吾独任。”廷议竟从之。坐唐赛儿乱下狱。数月,释还职。高煦谋不轨,士启自青州暮驰归语三司,密闻于朝。高煦既执,从薛禄、张本录余党,抚安人民。事竣,命清理山东军籍。宣德六年卒于官。”
  3. ^ 潘荣胜. 《明清进士录》. 中华书局. 2006年: 23页. ISBN 9787101043501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