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陀(梵名 Chandaka,巴利名 Channa),又译为阐铎迦、阐陀迦、阐特、阐怒、羼陀、孱那、阐那、阇那、栴檀,旧译为车匿[1][2]、车那。意译为乐欲[3]、应作、乐作、欲作、覆藏。本是释迦牟尼未出家前的仆役,后成为他的弟子。

经典记载,他证阿罗汉果。但是对他证阿罗汉果的经过,以及过世日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生平

本为释迦牟尼太子时的仆役,负责为他驾车。在释迦牟尼出家后,也跟随他出家[2]。跟随释迦牟尼出家后,他仍然保持原来粗野的个性,因此被称为恶口车匿、恶性车匿。他也曾加入提婆达多六群比丘之中。

律藏中,佛陀制戒因缘中,有许多与阐陀有关,如《五分律》中记载,他曾任意伐树,建立住处,引起当地居民不满[4]

阐陀比丘证阿罗汉果的经过,经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1. 佛在世时,阐陀在王舍城生病,尊者舍利弗去探病,并与他论法,他证阿罗汉果后以刀自杀。他“有供养家,极为亲厚”,所以舍利弗怀疑他没有证果,但佛肯定地说,阐陀已是阿罗汉。这一说法,见于南传‘相应部35相应87经’[5],‘中部144经’[6],及汉译‘杂阿含经‧病相应1266经’[7]
  2. 佛灭前,遗言阿难,如果阐陀继续对其他比丘口出恶言,就给与“梵檀罚”,僧团所有人不得与他交谈,要让他觉得羞愧而悔改。[8][9]。阐陀悔改后,住在波罗奈,向上座们请益,都不契机。后来,到拘睒弥,阿难为他说‘教迦旃延经’,因而证阿罗汉果。这一说法,见于南传‘相应部22相应90经’[10],汉译‘杂阿含经‧阴相应262经’[11],‘大智度论卷二’[12]

第一说阐陀死于佛世,二说阐陀死于佛灭之后[13]

注释

  1. ^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6:“阐铎迦,上昌演反,次唐洛反,梵语也。如来仆使之名,古云车匿也。”
  2. ^ 2.0 2.1 《大唐西域记》卷6:“沙弥伽蓝东,大林中行百余里,至大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太子逾城至此,解宝衣,去缨络,命仆还处。太子夜半逾城,迟明至此,既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笼樊,去羁锁,最后释驾之处也。”于天冠中解末尼宝,命仆夫曰:“汝持此宝,还白父王,今兹远遁,非苟违离,欲断无常,绝诸有漏。”阐铎迦(旧曰车匿,讹也)曰:“讵有何心,空驾而返?”太子善言慰喻,感悟而还。回驾窣堵波东,有赡部树,枝叶虽凋,枯株尚在。”
  3. ^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47:“阐铎迦,梵言,徒洛反,人名也。此云乐欲。”
  4. ^ 《五分律》卷3:“阐陀行还,着衣持钵往到其家,皆出问讯。白言:‘长老,我等近至僧房,不得相见。今从何来?’答言:‘我最下座,一切诸房上座已满,是故游行,致此乖互。’诸人白言:‘可求屋处。我等当为长老作之。既以见福。而使长老得安隐住。又令我等不乖问讯。’阐陀答言:‘我不能自作,以废行道。年长自当以次得之。’诸人又言:‘我幸有物及有善心,财物无常,善心难保,愿为求处。’必欲作之。阐陀见其殷勤难相违逆,即便游行求作屋地,见神树处最可建立。即便伐之。此树有神国人所奉,诸祈请者,多得如愿,忽见斫伐,莫不惊怪。不信乐佛法者皆呵骂言:‘沙门释子,无道之甚,苟欲自利,伤害天人。’信乐佛法者便言:‘此树有神,众人畏敬,夙夜虔恭,不敢堕慢。而诸比丘,伐之无疑。一切色心,晏安如故,可谓大神大贵可重。’毁誉之声充满国内。诸长老比丘闻种种呵责,将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问阐陀:‘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佛种种呵责已,告诸比丘:‘以十利故,为诸比丘结戒。从今是戒,应如是说:“若比丘有主为身作房。应将诸比丘求作处。诸比丘应示作处,无难处,有行处。若不将诸比丘求作处,僧伽婆尸沙。有主者有檀越,余如上无主中说。”’”
  5. ^ 相應部35相應87經/闡陀經.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6. ^ 中部144經/教誡闡陀經.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7. ^ 雜阿含1266經.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8. ^ 長部16經.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8). 阿难!我死后,对阐陀比丘应该施与梵罚。”“大德!但,什么是梵罚?”“阿难!阐陀比丘如果说他欲求的,他既不应该被比丘们讲说,也不应该被教诫、被训诫。 
  9. ^ 長阿含2經/遊行經.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8). 佛告阿难:“我灭度后,若彼阐怒不顺威仪,不受教诫,汝等当共行梵檀罚,敕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返教授从事。” 
  10. ^ 相應部22相應90經/闡陀經. [2013-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11. ^ 雜阿含262經.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12. ^ 龙树菩萨. 大智度論卷第二.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告阿难:...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法治;若心濡伏者,应教删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 
  13. ^ 释印顺. 佛陀最後之教誡. 華雨集 第三册. 正闻出版社. 1993年: 128–132页.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