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妙老和尚(1902年6月15日—1968年8月31日),俗名陈朝荣,法名观妙台湾佛教禅师,属凌云寺派下僧侣,1960年代艋舺龙山寺住持。

略历

陈朝荣于台湾日治时期生于桃园厅(今新北市三峡莺歌一带),父亲陈新圆、母亲谢粉,兄弟五人排行第五,家族世代务农。13岁始持斋礼佛,往返万华新约龙华佛教圣国山保安堂习经闻法四年,决心循入佛门。其后便至桃园大溪斋明寺长住修行十年,时该寺尚与台北灵泉禅寺凌云禅寺大湖法云禅寺等三大佛寺过往甚密。32岁时,陈朝荣师从凌云禅寺住持觉净老和尚披剃出家,取法号“观妙”,于此住寺七年。[1][2]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释观妙为避祸,转往台北内湖峰碧山圆觉寺,隐居山林苦修23年。1945年8月台湾光复。1952年,释观妙前往台南县白河镇大仙寺受三坛大戒。[3]

1960年艋舺龙山寺住持释达华禅师辞职,该寺董事会要员吴永言与时任台北市市长黄启瑞等管理委员三度拜谒恳托时已兼任凌云、圆觉两寺住持的释观妙出任艋舺龙山寺住持。隔年4月29日,龙山寺邀宴达官显贵,为观妙法师举办“晋山大典”,正式出任艋舺龙山寺住持。1962年4月15日,确立住持三年任期制、由董事会聘任之制度。住持期间主理多项佛事法会,并积极筹办弘法讲会,邀请诸位高僧来寺开示说法。其每月积极济贫救苦,长期捐献善款予“爱爱寮”等在地慈善机构。[4]在任期间主持寺院前后殿腐损部分之重修工程。[5]

1968年8月31日,因感冒不愈圆寂于龙山寺方丈室,世寿67岁,僧腊36载,戒腊16载。由释通明继任代理住持。是年9月14日下午13时由龙山寺时任董事长吴永言主持告别仪式。[6]

参考文献

  1. ^ 楊璟惠,〈民國五十年代.龍山寺住持──觀妙老和尚〉,《艋舺龍山寺季刊》第41期(2018年7月),頁30-36。 (PDF). [2023-0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2-16). 
  2. ^ 楊璟惠,《民國高僧:觀妙老和尚生平事蹟略考》,頁103-122。. [2023-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6). 
  3. ^ 据《圆觉寺万年单簿》、《圆觉禅寺要览》等相关资料载。
  4. ^ 艋舺龍山寺觀音會和唸佛會之歷史與現況──兼論女性虔信者在寺廟組織中的角色. [2023-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8). 
  5. ^ 艋舺龍山寺建寺280週年紀念專刊 (PDF). [2023-0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1-03). 
  6. ^ 《中西画刊》第三版〈扬名证果,闱归净土;莲开九品,回见如来〉(民国57年9月23日)。
前任:
释达华
艋舺龙山寺住持
公元1961年—1968年
继任:
释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