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禅师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8月5日) |
道义,或名道仪,新罗“禅门九山”之一“迦智山派”的开山祖师。俗姓王,北汉郡人。幼年在陈田寺出家,法号“明寂”。建中五年(784年)随新罗使者入唐,在广州宝坛寺受“具足戒”。当时南禅宗大兴,他到曹溪参谒禅宗祖堂,从江西洪州开元寺西堂智藏大师学南宗禅法,数年得禅宗密法,智藏赐名“道义”,又让他去百丈山怀海大师处继续参学[1],据《寂照塔铭》记载,唐长庆初年,新罗宪德王十三年(821年),道义回国传法[2],但禅宗在当时新罗并不很受欢迎,道义只得隐居山林。雪山亿圣寺廉居禅师(?—844年)传其心法,为新罗禅宗二祖[3]。廉居传体澄(804年—880年),开成二年(837年)入唐求学,840年二月回国,在宪安王(857--860在位)和长沙县副守金彦卿的大力协助下,建成了禅门九山之一的迦智山派。该派尊道义为第一祖,以廉居为第二祖,体澄则为第三祖。
参考文献
- ^ ,《祖堂集》记载道:“雪岳(江原道)陈田寺元寂禅师,嗣西堂在溟州。师讳道义,俗姓王氏,北汉郡人。未妊之前,其父见白虹入室。又,母梦中见僧同床而寝,觉闻香气芬馥。父母愕然,共相谓曰:据斯嘉瑞,必得圣子。经于半月知有身,囚在胎三十九月方始产生。——因瑞出家,法号明寂。以建中五年岁次甲子,随使韩粲号金让恭过海入唐,直往台山而感文殊。空闻圣钟之响,山见神鸟之翔,遂居广府宝坛寺,始受具戒。后到曹溪,欲礼祖师之堂,门扇忽然自开,瞻礼三遍而出,门闭如故。次谒江西洪州开元寺,就于西堂智藏大师处,顶谒为师,决疑释滞。大师犹若摭石间之美玉,拾蚌中之真珠。谓曰:诚可以传法,非斯人而谁!改名道义,于是头陀而诣百丈山怀海和尚处,一似西堂和尚,曰:江西禅脉总属东国之僧欤!”
- ^ 洎长庆初,有僧道义,西泛睹西堂之奥,智光侔智藏而还。
- ^ 金颖撰《普照塔碑》说:“初道仪(义)大师隐于山林,付法于廉居禅师。”又说:我祖国则以仪大师为第一祖,居禅师为第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