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波,又称红白波,是香港在1960至1970年代流行的一种球类玩具,是一种于1959年在香港生产的塑胶制成品,表面的颜色大多由红色及白色的间条组成,呈现类似西瓜的模样[1]

几个西瓜波

制造

据说西瓜波的出现是源于香港工业家蒋震在1959年开发出一台新型的挤压吹塑机器,能够同时喷出两种颜色的塑料,可以一次过做出结合两种颜色的塑胶制成品[1],但因为两种颜色之间的边界不易形成工整的直线,每件制品的颜色边界难以做到一致,在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却适合生产外观像西瓜的玩具球,而制造出来的西瓜波每个的纹理都不相同,成为其有趣之处[2]。对比起只得单一颜色的玩具球,由两种色彩组成及貌似西瓜的玩具球更能吸引儿童,因此这款双色挤压吹塑机便被用来大量生产西瓜波,而且使用这款机器生产西瓜波的成本很低,所以西瓜波的售价低廉。1950及1960年代的一般香港家庭收入不多,儿童不易获得玩具,而且居住空间普遍狭窄,又因为当年很多小学都缺乏独立校舍,很多学童只能在天台小学就学,由于校舍缺乏课外活动的空间,为免踢球导致门窗损坏,故此不能让学生玩传统的球类,只能够给学生玩西瓜波,因此这种廉价的球类玩具便在1960年代流行起来[3],至1970年代因为十年建屋计划义务教育的推行,新建的公屋及学校校舍都设有球场及游乐空间,儿童的玩具类型也日渐丰富,西瓜波在1980年代开始式微,最后没有厂家继续生产[4]

其他

由于亚历山大丹尼士的标志与西瓜波相似,因此不少香港巴士迷称之为“西瓜波”。

参考文献

  1. ^ 1.0 1.1 搜查線:創科產品?港產西瓜波升值200倍. 东网. 2017-07-13 [2018-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1). 
  2. ^ 香港製造. Google艺术与文化. [202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3. ^ 中環出更:踢西瓜波 名人回到「那些年」. [201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4. ^ 重寫香港的殖民都市空間歷史:「西瓜波」與日常生活中公共空間的構建 (PDF). [2013-06-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