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朋克
此条目需要更新。 (2021年2月25日) |
蠢朋克(Daft Punk)是一个创立于法国巴黎的电子音乐团队,由托马斯·本高特和盖-马努尔·德奥梅姆-克里斯托两位DJ于1992年组成。[5][6][7][8]他们将浩室与流行电音结合,在1990年代晚期浩室流行时逐渐成名,[7][8][9]在法国1990年代的浩室浪潮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所创作的音乐在法国浩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乐团成员早期的风格亦受海滩男孩、滚石乐队及化学兄弟等知名乐队影响。[5][10]
蠢朋克 | |
---|---|
组合 | |
音乐类型 | |
出道地点 | 法国巴黎 |
活跃年代 | 1993年[4] | –2021年
唱片公司 | 索玛唱片 维珍唱片(1996-2012年) 哥伦比亚唱片(2013年-2021年) |
网站 | daftpunk |
相关团体 | |
已离开成员 | |
本高特和德奥梅姆-克里斯托两人在乐队成立之前都是一个名为Darlin'乐队的成员。Darlin'这个三人乐队创立不到一年即解散,其中一位成员洛朗·布朗科维兹(Laurent Brancowitz)在解散之后加入凤凰乐队,德奥梅姆-克里斯托及本高特则创立了蠢朋克乐队,创作自己的实验性音乐。乐团在1997年推出首张专辑“家庭作业”即大获好评,2001年的第二张专辑“发现”[11]更为成功。专辑收录了如《One More Time》、《Digital Love》及“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单曲。这张专辑内的音乐视频星际5555由日本知名漫画家松本零士负责制作。
2005年3月,乐队推出了第三张专辑“回归”,这张专辑得到的评价虽不如前两张专辑,但收录的单曲《Robot Rock》及《Technologic》还是在英国热卖。乐队在2006至2007年间进行巡回音乐会“Alive 2006/2007”,并于2007年推出“现场专辑2007”,此专辑为乐队在2007年6月14日于巴黎贝尔西体育馆表演的录音。这张专辑获得了第51届格莱美奖最佳电子/舞曲专辑,专辑内收录的单曲“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亦获得同届格莱美奖最佳舞曲录音。乐团后又受邀负责制作电影《创:光速战记》的配乐,并在2010年推出创:光速战记原声带。2013年1月,蠢朋克离开原唱片公司EMI而到索尼音乐娱乐的旗下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唱片以筹备新专辑《超时空记忆》,专辑于2013年5月17日发行。[12][13]此专辑首发单曲《Get Lucky》在32个国家的单曲排行榜中均登顶前十名。2014年,乐队凭该专辑获得包括“年度专辑”在内的三座格莱美奖(有一项为混音师所得奖项),而单曲《Get Lucky》也让其获得了包括了年度制作在内的两项大奖。
蠢朋克以他们经过精心策划的表演而著名,并将视觉的效果及元素融入音乐中,作品亦皆有如故事般的铺陈。自2001年以来,蠢朋克大多以机器人的扮相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他们的头盔以及手套就是其机器人扮相中很重要的标志。两人为了保持乐团的神秘感,基本都不会接受采访或是在电视节目里出现。
2021年2月22日,蠢朋克在YouTube上发布短片《Epilogue》(尾声),暗示乐团正式解散。公关于同日向媒体证实解散消息,但目前拒绝透露更多资讯,包含乐团解散的原因[14]。
历史
早年(1987-1993年)
盖-曼努埃尔·德奥梅姆-克里斯托与托马斯·本高特在1987年在巴黎就读同一所中学,他们在相识后即成为好朋友,并与其他学校内的人录制了一些样本歌曲。两人后于1992年与洛朗·布兰科维兹成立了摇滚乐团Darlin',[10]德奥梅姆-克里斯托与本高特在Darlin'分别负责弹奏吉他与贝斯,布朗科维兹则负责担任鼓手。这个团名是来自于他们曾在1993年翻唱过的一首歌《Darlin'》,这首歌由美国摇滚海滩男孩于1967年发行。[15]Darlin'的首次演出是英民乐团立体声实验室在发行迷你专辑后受邀到他们的音乐会上表演,[15]但一间英国的音乐杂志Melody Maker形容Darlin'的表演像是“一个愚蠢的朋克式金属乐鞭打”(a daft punky thrash)。[16]乐团过没多久后就解散了,布兰科维兹之后加入凤凰乐队成为他们的吉他手,[10]德奥梅姆-克里斯托和本高特则以Melody Maker的评价为名成立蠢朋克,他们以鼓机和合成器开始尝试制作音乐。
《家庭作业》(1993-1999年)
蠢朋克在1993年巴黎迪士尼乐园的一场锐舞派对遇到了英国浩室乐团Slam其中一位成员斯图尔特·麦克米伦(Stuart Macmillan),他同时也是索玛唱片的创办人。二人将他们录制的样本歌曲给麦克米伦听,而后乐团在1994年将这首样本歌曲录制成单曲《The New Wave》并由索玛唱片发行。乐团又将推出这支单曲的重新录制版本,并取名为《Alive》。
1995年,乐团发行了单曲《Da Funk》。这支单曲是乐团首支在商业上表现亮眼的单曲,并被维珍唱片相中与他们签约。本高特在一次访问中提到,他们为了获得对乐团有更多的控制权,而拒绝了许多想与他们签约的唱片公司。最后他们选择了维珍唱片,而且非常满意与维珍唱片的合作。[17]乐团在1997年发行了首张专辑《家庭作业》,先前推出的两支单曲《Da Funk》与《Alive》亦有收录在此专辑中。这张专辑创新的将科技舞曲、浩室、迷幻浩室与电子音乐融合在一起,是1990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舞曲专辑之一,其中《Da Funk》亦有收录在电影《圣徒》的原声带中。而专辑内最成功的单曲无非是《Around the World》,这首歌中除了电子音乐元素外,歌词只有不停的重复“Around the World”这句话而已。乐团还邀请史派克·琼斯、米歇尔·冈瑞及罗曼·科波拉等几位著名的导演负责制作专辑内单曲的音乐视频,并在1999年发布这些音乐视频的合辑“D.A.F.T.: A Story About Dogs, Androids, Firemen and Tomatoes”。
《迪斯科银河大作战》(1999-2004年)
在1999年之前,乐团已经开始筹备他们的第二张专辑,在2001年终于推出了“迪斯科银河大作战”。这张专辑的风格比较偏向流行电音,与乐团的前一张专辑《家庭作业》不大相同。乐团认为这张专辑的主题是在描述孩童探索调皮的模样,[9]他们在专辑内添加许多1970到1980年代的元素。专辑发行后即在英国专辑排行榜登上第二名,专辑的主打歌《One More Time》亦也在英国单曲排行榜上获得第二名的佳绩。该歌曲最显著的特征是使用了大量的自动调谐将人声转成如合成声的音色。[9]另两首单曲《Digital Love》与《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也在英国单曲排行榜与公告牌舞曲/电子单曲榜上获得不错的成绩。乐团也在不久后发行“现场专辑1997”,收录了乐团在1997年上的现场录音。
2003年,乐团推出了自己的电影星际5555,这部电影由日本著名漫画家松本零士负责制作,乐团说松本零士是他们小时候的偶像。这部电影后来也分段剪辑成《迪斯科银河大作战》内歌曲的MV并被上传到YouTube上。同年乐团推出了首张混音专辑“Daft Club”,这张专辑收录许多“家庭作业”与“迪斯科银河大作战”单曲的重混版本。
《回归》(2004-2009年)
在2004年9月13日到11月9日这六周的期间,蠢朋克开始计划制作新的素材。2005年3月,乐团正式发行新专辑“回归”。这张专辑的评价较前两张专辑来得差,大部分的评论员认为此专辑过于重复同样的东西,并感觉制作略显粗糙。[18]虽然评价不高,但收录的单曲《Robot Rock》及《Technologic》依旧销售亮眼。2006年4月4日,乐团推出了一张精选辑“Musique Vol. 1 1993–2005”,里面包括一张收录15支经典歌曲的CD与收录12支音乐视频的DVD。乐团后又在日本特别发行的重混专辑“回归混音专辑”,专辑内还特别附送两只蠢朋克外型的Kubrick人型玩偶。
2006年5月21日,蠢朋克在戛纳电影节的分支“导演双周”单元上首映他们自导的电影《蠢朋克之机器人现形记》,[19]与前两部“D.A.F.T.”和星际5555不同的是,这部电影并未包含蠢朋克所做的音乐。这部电影在2007年3月下旬曾经在巴黎的电影院上映过,[20]并且获得较正面的评价。
乐团在2007年11月19日发行第二张现场专辑“Alive 2007”,收录了乐团在Alive 2006/2007巡回音乐会其中一场2007年6月14日于巴黎贝西体育场表演时的录音。[21]其中收录了“迪斯科银河大作战”内的一首单曲《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的现场版本。[22]这张专辑后来获得了第51届格莱美奖的最佳电子/舞曲专辑,而该歌曲的现场版本亦获得最佳舞曲录音。2008年,在DJ杂志公布的百大DJ排行榜中,蠢朋克从前一年的71名大幅提升,占据第38名。
《创:战纪》(2009-2010年)
在2009年发行的单机游戏《DJ Hero》中收录了12首蠢朋克的重混歌曲。游戏中玩家亦可以用蠢朋克来作为玩家使用的角色,并在一个独特的场地中表演。角色头戴着《迪斯科银河大作战》中的机器人头盔,并身穿《回归》中的皮革外衣。乐团也出现在游戏的续集《DJ Hero 2》中,其中收录了乐团的一首歌《Human After All》的重混版本。
在2009年的圣迭戈国际动漫展中,《创:战纪》释出24首由蠢朋克创作的原声带歌曲,由美国电影音乐制作人Joseph Trapanese策划制作。[23][24]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希望蠢朋克能将管弦乐与电子音乐的元素融合在一起。[25]电影的其中一个预告片还是以蠢朋克以及他们在电影里的歌曲《Derezzed》为特点。儍瓜朋克亦在电影中饰演两个DJ程式。电影的原声带于2010年12月6日发行,《Derezzed》的音乐视频也在同一天于MTV上首映。[26]这部音乐视频主要在描述蠢朋克在电影里的场景Flynn's Arcade游玩游戏,对手是奥利维亚·王尔德所饰演的女主角柯拉。此部电影于iTunes Store上架后,购买电影时会一并下载音乐视频。华特迪士尼唱片在2011年4月5日又发行此原声带的重混版本《Tron: Legacy Reconfigured》。[27]
2010年,蠢朋克获得了法兰西艺术与文学勋章,本高特和德奥梅姆-克里斯托分别获得了骑士爵位。[28]
《超时空记忆》(2011年-2021年)
乐团原先的唱片公司Soma Quality Recordings在2011年发行了一张记念唱片公司成立20年的专辑,其中收录了一首乐团以前从未公开的单曲《Drive》,这首歌大概是在乐团成立初期制作《Da Funk》时同期制作。2011年10月,DJ杂志公布年度百大DJ排行榜中将乐团排至第28名。[29]在2012年1月19日Mixmag所公布的史上前20大电子音乐艺人排行榜中,蠢朋克被排至第二名,仅次于英国传奇乐团超凡乐团。[30]
在2008年开始,蠢朋克即开始与保罗·威廉斯与Chic乐团的吉他手Nile Rodgers开始筹备他们的第四张专辑。保罗·威廉斯和Nile Rodgers都曾经在几次的访问中提到此张专辑的合作。[31][32][33]Nile Rodgers提到在他与蠢朋克见面时还对他们演奏了一段即兴演奏,之后他们就决定要合作。[34]保罗·威廉斯原曾提到专辑将会于2012年6月左右发表,[35]但后来又更正不会那么早发表。[36]2012年年中,乔吉奥·莫罗德尔和Chilly Gonzales也开始参与此张专辑制作的行列。Chilly Gonzales还透露专辑将于“下个春天”发行。[37]
2012年10月,乐团为艾迪·斯理曼在伊夫圣洛朗的时装秀提供一首他们混合蓝调音乐家Junior Kimbrough的歌曲的音轨。[38]同年他们在DJ杂志的百大DJ排行榜从28名降至44名。[39]
在2012年11月爵士四人行的成员Nathan East的专访当中提到,他亦将参与这张专辑制作的计划。[40]2013年2月,德奥梅姆-克里斯托说新专辑将由哥伦比亚唱片发行,并确定将于该年春天发行的说法。[41]卫报的一则报导更进一步指出专辑应于该年5月发行。[42]2013年2月28日,乐团在其Facebook页面贴出一张照片,为一个乐团专属的机器人头盔,且在右下角有一排哥伦比亚唱片的标志。[43]3月2日,乐团在周六夜现场上释出一段有关于新专辑的广告。[44]
2013年3月23日,专辑已可以在iTunes Store上预购,并确定专辑名称为《超时空记忆》。[45]4月3日,乐团在网站上释出一系列的视频《Collaborators》,内容关于几位参与专辑制作的音乐家对于制作这张专辑的看法。[46]有消息指出乐团将要于5月17日在澳大利亚小镇Wee Waa发行此张专辑。[47]4月12日,有部关于专辑内单曲《幸运儿》(Get Lucky)的预告视频在科切拉音乐节上释出,[48]同月19日单曲的电台版本开放在iTunes Store数字下载。[49]单曲亦在不久后登上英国单曲排行榜的第一名,[50]专辑也在随后登上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的榜首。[51]根据统计,《超时空记忆》在专辑发行两周内于美国就销售达43.2万张。[51]蠢朋克也受邀负责制作坎耶·韦斯特于2013年发行的专辑《伊稣基督》。[52]
乐团原定出现在8月6日的《科尔伯特报告》上宣传新专辑《超时空记忆体》,但由于要在2013年MTV音乐视频大奖上表演而发生义务冲突。按照斯蒂芬·科尔伯特所述,两人此前并不知道任何的排他协议,早上刚要参加录影,就被MTV的高官叫停。不过科尔伯特广播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与众多名人跳《幸运儿》的片段,其中包括休·劳瑞、杰夫·布里吉斯、吉米·法伦、布莱恩·克兰斯顿、乔恩·斯图尔特、亨利·基辛格、马特·达蒙和火箭女郎。在音乐视频颁奖礼上,乐团推出了单曲《Lose Yourself to Dance》的预告片,并获得与罗杰斯和法瑞尔获得“最佳女性视频”奖。
第56届格莱美奖上,超时空记忆荣获“最佳电子/舞曲专辑”、年度专辑、最佳专辑,《幸运儿》荣获“最佳流行组合/团体”和“年度最佳唱片”。乐团还与罗杰斯、法瑞尔和史提夫·汪达现场演绎了《幸运儿》、《Le Freak》、《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Another Star》、《Lose Yourself to Dance》、《Around the World》的歌曲串烧。法瑞尔随后亦公布其第二张录音室专辑《G I R L》,乐团在专辑中歌曲《Gust of Wind》有客串演出。
解散
2021年2月,蠢朋克释出名为《Epilogue》的短片,宣布了团体的解散。
启发
本高特和德奥梅姆-克里斯托表示他们曾受过许多不同的音乐家影响他们的音乐风格。在他们成立蠢朋克前,他们曾经参考艾尔顿·约翰、MC5、滚石乐团、海滩男孩及丑角合唱团等的风格,[10]受他们启发而创立了Darlin'乐团。本高特说:“那个时候的可能有些青少年的想法,就像你知道的,大家都想要待在乐团里。”[53]1990年代初期,乐团从摇滚与迷幻浩室中获取灵感创作音乐。德奥梅姆-克里斯托认为原始呐喊的专辑《呐喊症候群》是一张极有影响力的专辑,他们“把任何风格都集合在一起”。
《家庭作业》的专辑内页中包含了乐团对许多音乐家的感谢辞,还引用了布赖恩·威尔逊的一句话。本高特说:“在威尔森的音乐中,你可以感觉到它的美——而且还很有精神。就像鲍勃·马利的音乐一样。”[53]在问到这张专辑相关的音乐参考时,本高特说:“在我们之前你们已经有法兰基·奈克鲁斯跟胡安·阿特金斯了。现在你们可以做的就是为那些不知名但却有影响力的人致敬。”[53]其中专辑内的一支单曲《Teachers》更是提到,这支单曲是受Romanthony和Todd Edwards启发的。德奥梅姆-克里斯托表示:“他们的音乐深深的影响了我们。他们做的音乐,包括鼓声、Romanthony的歌声、情感和灵魂-都是今天我们所做的音乐的一部分。
Romanthony和Edwards后来也有参与下张专辑《迪斯科银河大作战》的制作。在这张专辑中蠢朋克把重点放在新风格的电子音乐,这张专辑受到艾费克斯双胞胎的歌曲《Windowlicker》的启发。本高特说:“它既不是一个干净的俱乐部音乐,也不是一个很弛放及缓拍电子的松弛音乐。”乐团在这张专辑中还使用旧式的设备以模拟先前的音乐家所做出的声音。德奥梅姆-克里斯托说:“在《Digital Love》这首歌的桥中,你会感觉到有超级流浪汉合唱团的氛围。”这首歌是由Wurlitzer电钢琴所发声的。[54]但德奥梅姆-克里斯托又在后来的访问中澄清:“我们并没有列一个我们喜欢的音乐家的清单,抄袭他们的音乐。”
在一次的访问中,本高特也提到安迪·沃霍尔也是启发他们的其中一个音乐家。[55]之后乐团受邀制作《创:战纪》的配乐,乐团表示在这次计划中受到了温蒂·卡洛斯的影响。《创:战纪》的前集《电子世界争霸战》的配乐即是卡洛斯所做的。[56][57]至于 《超时空记忆》这张专辑则是受到佛利伍麦克、杜比兄弟和老鹰乐队等知名乐团影响。[58]
视觉组件和影像
蠢朋克还以用视觉组件搭配其音乐制作著名。如《家庭作业》的音乐视频中将重点都放在角色与内容上,而不是音乐上。《迪斯科银河大作战》的音乐视频甚至就是一部电影《银河生死恋5555》。
他们对人展现的样貌也随时间有了不同的变化。在《家庭作业》时期,他们通常都戴着一副面具出席各种场合,或是以动画的形式表现。他们很少有露面的照片,在《家庭作业》中是有一张模糊的相片。在后来《迪斯科银河大作战》时期,这时乐团的可见度逐渐提高,他们都戴着一个未来感的机器人头盔在公共场合出现。他们的造型是由美国设计师Tony Gardner和Alterian公司所设计的,包括了以LED装饰的运动头盔和金属质感的手套。本高特曾说:“我们不是故意要装成机器人的。那要从1999年9月9日早上9时9分开始说起。当时我们正在做音乐,但突然爆炸了。当我们醒来后,我们发现我们已经变成机器人了。”
蠢朋克表示当他们穿上机器人装时,他们可以将机器与人类的特点都表现出来。[59]但本高特后来又解释,最初会穿戏服表演是因为他们有些害羞,不过他又说:“但后来似乎观众觉得这样很刺激。在普通人身上加点特别的东西确实是个好点子。”[53]当被问到他们在穿上机器人装时是否想与平常有着不一样的表现时,本高特说:“不,我们不必。我们不需要为了什么压抑自己。不过这确实有点像进阶版的华丽摇滚,它绝对不是你自己。”[53]在发行专辑《回归》期间,乐团的服饰变得稍微简约,黑色皮夹克加上皮裤,和比《迪斯科银河大作战》时期简单一些的机器人头盔。这套服饰由艾迪·斯理曼设计。[53]
本高特说,乐团会尽量不在视频中出现。虽然乐团很少参与访谈,本高特还是被视为乐团内较健谈的一个。关于乐团越来越知名以及他们的星途,本高特说:
“我们不相信明星制度。我们想专注在音乐上。如果我们要创造图像的话,那个图像一定是假的。隐藏我们的身躯并展示我们对星途的看法,这并不能妥协。”[60]
“我们的确是想把私人事务与公开事务分开。其实只是我们对这整个有点不好意思。我们不想玩明星制度那套,我们不想在街上被认出来。没错,大家现在都可以接受我们在媒体上机器人的样子,这让我们很高兴。也许有些人不能认同我们的作法,但这就是我们想做的。音乐就是我们最可以贡献的东西,剩下的只是把它当回事的人自己的,通常都很无聊。”[53]
在同一次访谈中,本高特也回答了一个关于如果星途能避免的问题。
“对,我知道大家都了解我们在做什么,我也知道也许很多人喜欢我们这样做。人们都知道你不需要在杂志封面秀出你的脸就可以做出好音乐。例如某些画家或其他艺术家,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你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我们很高兴这个概念越来越被接受。在法国,只要你说蠢朋克,我很确定可能有好几百万人都有听过这个名字,但可能只有几千个人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我们控制住,不是我们的身体,是我们的个人。我们不想在遇到跟我们年龄相仿的人时,与我们握手并说:‘我可以跟你们拍张照吗?’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跟他们是差不多的。女孩们,她们爱上了我们的音乐,但不是我们。你不一定要牺牲些什么才能获得成功。穿着装扮的我们可能比较有趣些,普通的照片很无趣。我们不想要有那些摇滚的姿势跟态度,那些非常愚蠢及可笑。”[53]
在拍摄《蠢朋克之机器人现形记》还有宣传期间,乐团用了一些方法来避免露面。如有时在访谈中,乐团是背对着访谈。2006年10月,乐团在电视台受访时以黑色衣服套住头部接受访问。乐团伪装的特性也为乐团大大的提升了知名度,[9]乐团的机器人装扮和皮夹克也常被拿来与Kiss合唱团或伊吉·帕普比较。[61]本高特说:“戴着头盔其实很热,但等我戴过之后,我就习惯了。”[61]他还说:
“我们不喜欢做重复的事。但无论戴着头盔或创造一个新角色都把虚构与真实结合在一起,我们所做的非凡的事充满了欢乐。我们很高兴能回馈给群众。”
现场演出
在1990年代中后期,蠢朋克在许多地方进行表演,当时他们有时不着机器人装扮表演。1996年蠢朋克在美国威斯康辛州进行了乐团首次的表演。[62]除了一般的现场表演以外,乐团后也在几个夜店内使用他们搜集的黑胶唱片进行表演。当时他们在DJ表演时,擅于将几种不同的风格融合起来。
1997年的秋天,乐团开始了《Daftendirektour》世界巡回表演,并筹划专辑《家庭作业》。在这次的巡演,他们使用他们录音室的设备现场表演。[53]本高特说:“所有设备都是同步进行的——包括鼓机和低音。音序器输出声音并控制了节奏和小节。我们将一层一层的音乐和片段组成了我们想做出的完整结构。”1997年5月25日蠢朋克在英国的Tribal Gathering音乐节与卫星轨道合唱团和发电厂乐团一同表演。[63]同年11月8日,乐团在英国伯明翰表演,这场表演后被录制成《现场精选1997》现场专辑。
2006年初,蠢朋克宣布了几场将在夏天举行的特别音乐会。4月29日,乐团在加州的科切拉音乐节上表演。自从乐团于1997年的首次演出开始,乐团在美国就受到极大的欢迎。[64]本高特在这次演出期间首次受邀访问,表示他们会将最近某场的表演录制成DVD,但他后来又强调这部DVD不会发行。他们认为那些网络上爱好者专业拍摄的表演视频更是引人注目。[65]在德奥梅姆-克里斯托接受迈阿密先驱报的一场访问中,他提到2006年11月11日的表演是蠢朋克在2006年的最后一场演出,尔后他们会准备进行更多的表演。乐团后也确定在2007年6月于巴黎贝西进行一场表演,这场表演后被录制成《现场精选2007》发行。[66]乐团又先后宣布在6月于英国与于苏格兰的表演、7月于爱尔兰的表演与8月于美国Lollapalooza音乐节的表演。蠢朋克后宣布这整个的巡回演出将被称为《Alive 2007》。[66]
蠢朋克在2007年6月10日于苏格兰RockNess音乐节的演出,是在尼斯湖岸一个可以容纳1万人的大帐篷里表演。虽然这场表演音有点延迟而造成大家稍不满意(这段有点不太正确,youtube上所发布的视频中只有出现小部分灯光错误,但表演音则没有延迟),观众还是在他们进场时大声欢呼。帐篷还拆了一小部分让外面的人也可听到蠢朋克的表演。6月16日,乐团在英国O2 Wireless音乐节的表演也受到了热烈的回响。泰晤士报报导这场表演为“难忘的感官飨宴,眼花缭乱还震耳欲聋”,英国报纸ThisisLondon则说是“一套几近完美的电子欣快症”。[67][68]7月8日乐团在爱尔兰的Oxegen音乐节上演出,这场表演开始前还播了一小段《蠢朋克之机器人现形记》的预告片。有几间媒体称蠢朋克是整个音乐节上的焦点,新音乐快递称表演有如“机器人般的壮观”。[69]4天后乐团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音乐节上演出。[70]8月3日,乐团在芝加哥Lollapalooza音乐节的AT&T舞台上演出。这场表演受到Pitchfork杂志称赞,形容是“极需要的提示、还有力的电源、能沟通的流行”。[71]乐团也在8月5日于加拿大多伦多与8月7日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进行表演。[72]
乐团为路易威登在2007年10月7日的2008年春夏女装发表秀创作了大部分的音乐。[73]乐团也在10月27日于拉斯维加斯的Vegoose万圣夜音乐节上与讨伐体制乐团、缪斯乐队和石器时代女王一同表演。[66]10月月底,乐团在墨西哥城进行表演。[74]蠢朋克在2007年11月至12月于澳大利亚进行了在澳大利亚进行巡演,这是乐团于澳大利亚的首次演出,所到之处有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与悉尼等地。[75][66]乐团的经纪人表示乐团于12月22日于悉尼的表演是乐团于2007年的最后一场表演。[76]此次表演除了音乐演出外,还有金字塔状的灯光秀,售票时还创下了当时蠢朋克表演门票最快售罄的纪录。乐团后宣布在2008年将不会举行巡演,转向开始一个新计划。[77]
蠢朋克在2008年2月10日举办的第50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上场演出,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的舞台上与坎耶·韦斯特一同表演他的单曲《Stronger》。[78]在这次演出中,乐团使用了4个JazzMutant公司出品的Lemur音序器表演。[79]一份报导指出这次的表演是乐团首次于电视节目上演出。[80]本高特的妻子,法国女星艾罗蒂·布雪亦有参与这此的颁奖典礼。[81]
2009年2月,有一个网站称蠢朋克要在2009年举办巡演,网站中还提到乐团要在2月13日于中国上海举办音乐会。该网站后来被证明为诈骗网站,销售假的门票以诈骗门票钱。[82][83]乐团宣布2009年乐团将不会举行巡演,但他们可能会在2010至2011年至中国表演。[84]乐团也声明尔后会将所有的消息公布在乐团的MySpace页面中,该页面也用以确认一些谣言的真实性。[84]
2010年9月,美国音乐媒体The Daily Swarm报导蠢朋克将为电影《创:战纪》宣传,在几个大城市现场演出。[85]蠢朋克也在凤凰乐团于2010年10月20日于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演出上担任特别来宾。蠢朋克刚开始播放《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和《Around the World》的旋律,并结合进凤凰乐团的歌曲《1901》中。蠢朋克还添加了一些他们截取自如《Rock'n Roll》、《Human After All》和本高特自己创作的《Togeher》等,几首歌曲的内的元素。[86]
媒体表现
蠢朋克在主流媒体上的曝光也为乐团增加了许多知名度。 [9]蠢朋克曾身穿美国服饰品牌盖璞(GAP)的衣服,与茱丽叶·路易丝一同出现在盖璞的广告上,该广告的背景音乐即是蠢朋克的著名歌曲《Digital Love》。[87]2001年夏季,蠢朋克专辑《迪斯科银河大作战》的宣传广告在卡通频道的子频道Toonami上播出。[88]该专辑的音乐视频与视频的合辑电影《银河生死恋5555》也在随后推出,蠢朋克在电影中友情客串出现。乐团也在索尼移动通信的Premini Phone的广告上出现。2010年,蠢朋克穿着星球大战样式的服装出现在阿迪达斯的广告上。
蠢朋克也曾在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中被提到。美国另类乐团液晶大喇叭的首支单曲《Losing My Edge》的歌词内有一段“play 蠢朋克 to the rock kids.”。液晶大喇叭还有一支单曲《蠢朋克 Is Playing at My House》,这首歌的歌名即提及了蠢朋克,这首歌在英国单曲排行榜曾经登上29名,并入围第48届格莱美奖最佳舞曲录音。比利时乐团Soulwax为这首歌做的重混版本,也添加了许多蠢朋克与托马斯·本高特的元素。荷兰音乐计划Le Le的歌曲《Number 1 Girl》有提及到许多音乐家的名字,其中也包含了德奥梅姆-克里斯托托马斯·本高特的名字。在新西兰乐团痞客二人组于HBO的同名剧集《痞客二人组》中,有一集《Sally》中的一首歌《Robots》的视频中,也出现了蠢朋克的服饰。不过痞客二人组的团员Jemaine Clement却说:“它其实不像蠢朋克,我们想要一套更像蠢朋克的服饰。”
蠢朋克的几首歌也曾被其他音乐家当作音乐元素采样使用。《Technologic》即被音乐制作人史威兹·毕兹在巴斯达韵的一首歌《Touch It》中采样使用。在《Touch It》释出的一个重混版本中,美国说唱歌手蜜西·艾莉特即唱着《Technologic》中的一段歌词“touch it, bring it, pay it, watch it, turn it, leave it, start, format it.”。坎耶·韦斯特2007年发行,收录在专辑《毕业特典》中的单曲《Stronger》也加入了《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的歌声采样,蠢朋克的机器人装亦有出现在其音乐视频中。[89]其他还有如《家庭作业》中的一首歌《Daftendirekt》被珍妮·杰克逊2008年《Discipline》专辑中的单曲《So Much Betta》采样。[90]《Aerodynamic》被威力2008年的单曲《Summertime》采样。[91]《迪斯科银河大作战》的《Veridis Quo》被洁丝敏·苏莉雯2008年专辑《Fearless》的歌曲《Dream Big》采样。加拿大DJ Marc Mysterio与Téo Moss和歌手Yardi Don于2009年释出一个《One More Time》的翻唱版本。《All Around The World》被JoJo于2009年的单曲《You Take Me (Around the World)》采样。《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被The Fall于2010年的单曲《Cowboy George》采样。[92]
蠢朋克还为其他音乐家制作歌曲。他们制作了日本嘻哈团体照烧男孩首张专辑《Beef or Chicken》内的首支单曲《HeartBreaker》,这首歌采样了《Human After All》。[93]蠢朋克也制作了N.E.R.D的单曲《Hypnotize U》。蠢朋克也为电影《创:战纪》制作配乐,乐团亦有在电影内客串“End of Line”夜店内的两个DJ程式。
2011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蠢朋克特别版的可口可乐瓶,名为“Daft Coke”,仅在法国贩售。2012年11月,辛普森一家的其中一集《The Day the Earth Stood Cool》中,Disco Stu戴了一个与本高特的头盔极相似的头盔。[94]蠢朋克也为伊夫圣洛朗的“Music Project”与寇特妮·洛芙一同接受摄影。乐团在这次摄影中换上了由艾迪·斯理曼为他们设计的新服饰。蠢朋克还于2013年摩纳哥大奖赛期间为路特斯F1车队代言,车队将蠢朋克的标志打印在赛车车体上。[95][96]
作品
奖项
全美音乐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2013 | Da Funk | 最受欢迎电子音乐艺人 | 提名 |
格莱美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1998年 | Da Funk | 最佳舞曲录音 | 提名 |
1999年 | Around the World | 最佳舞曲录音 | 提名 |
2002年 | One More Time | 最佳舞曲录音 | 提名 |
Short Circuit | 最佳流行乐演奏 | 提名 | |
2006年 | 回归 | 最佳电子/舞曲专辑 | 提名 |
2009年 | 现场精选2007 | 最佳电子/舞曲专辑 | 获奖 |
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 | 最佳舞曲录音 | 获奖 | |
2012年 | 创:战纪 | 最佳影视媒体作品配乐专辑 | 提名 |
2014年 | 超时空记忆 | 年度最佳专辑 | 获奖 |
最佳电子/舞曲专辑 | 获奖 | ||
超时空记忆(音频工程师获奖) | 最佳非古典类混音工程专辑 | 获奖 | |
“幸运儿”(Get Lucky) | 最佳流行组合表演 | 获奖 | |
年度制作 | 获奖 |
全英音乐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1998年 | 蠢朋克 | 最佳国际团体 | 提名 |
最佳国际新人 | 提名 | ||
2002年 | 蒙福之子乐团 | 最佳国际团体 | 提名 |
回归 | 最佳国际专辑 | 提名 |
MTV音乐视频大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1997年 | Around the World | 国际观众票选奖 | 提名 |
2013年 | Get Lucky(feat. 法瑞尔·威廉姆斯) | 最佳夏日歌曲 | 提名 |
MTV欧洲音乐大奖
年份 | 获提名 | 奖项 | 结果 |
---|---|---|---|
1997年 | 蠢朋克 | 最佳舞曲 | 提名 |
Around the World | 最佳视频 | 提名 | |
2001年 | 蠢朋克 | 最佳舞曲 | 提名 |
最佳法国艺人 | 提名 | ||
www.daftpunk.com | 最佳网站 | 提名 | |
2013年 | 蠢朋克 | 最佳电音 | 提名 |
最佳法国艺人 | 提名 | ||
“幸运儿”(Get Lucky) | 最佳歌曲 | 提名 |
参考资料
- ^ Electro Music Ambassador's French Touch.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2.0 2.1 2.2 Daft Punk. Rolling Stone. [2020-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5).
- ^ Mason, Kerri. "蠢朋克: How the Pioneering Dance Duo Conjured 'Random Access Memor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illboard. 10 May 2013.
- ^ iTunes Music – Daft Punk. iTunes Store. [2013-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5.0 5.1 Daft Punk - Biography. iTunes.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英语).
- ^ Daft Punk. DJZ.com.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0) (英语).
- ^ 7.0 7.1 Bernadette McNulty. Daft Punk: Behind the robot masks. 每日电讯报. 2007-11-17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5) (英语).
- ^ 8.0 8.1 Sean Cooper. Daft Punk. Allmusic.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英语).
- ^ 9.0 9.1 9.2 9.3 9.4 Suzanne Ely. Return of the Cybermen. Mixmag. 2006-07: 94-98. OCLC 780074556 (英语).
- ^ 10.0 10.1 10.2 10.3 Darlin'. Discogs.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2) (英语).
- ^ 傻瓜龐克 / 迪斯可銀河大作戰. 博客来.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 ^ Daft Punk to release studio album after signing deal with Columbia. 卫报. 2013-01-28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5) (英语).
- ^ Amy Phillips、Evan Minsker. Daft Punk's New Album is Called Random Access Memories, Out May 21, Listed on iTunes. Pitchfork Media. 2013-03-23 [201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6) (英语).
- ^ Gill Kaufman. Daft Punk Call it Quits After 28 Years With Eight-Minute 'Epilogue' Video. Billboard. 2021-02-22 [2021-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英语).
- ^ 15.0 15.1 Shimmies In Super 8. Discogs.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英语).
- ^ Review of Shimmies In Super 8. Melody Maker. 1993-04-1993-05: Web. 6 (英语).
- ^ Yahoo! Music – Interviews. 雅虎音乐. 2010-12-30 [201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9).
- ^ Critic Reviews for Human After All. Metacritic. [201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英语).
- ^ Leslie Felperin. Daft Punk's Electroma. 综艺. 2006-05-23 [201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9) (英语).
- ^ Le film des Daft Punk projeté tous les samedis à Paris. AlloCiné. 2007-03-23 [201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法语).
- ^ Exclusive: Daft Punk Unveil Live Album. Spin (杂志). 2007-08-24 [201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英语).
- ^ Jonathan Cohen. Exclusive: Live Album To Chronicle Daft Punk Tour. 公告牌. 2007-08-14 [201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 (英语).
- ^ Edward Douglas. SDCC: Comic-Con: Disney 3D Hits Hall H!. ComingSoon.net. 2009-07-23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5) (英语).
- ^ Debbie Tharp. Soundtrack Review: Daft Punk’s Classical Meets Cyberpunk Approach to “Tron: Legacy”. CultureMob. 2010-11-23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4) (英语).
- ^ 'Tron Legacy' Panel Report, Fresh From San Diego Comic-Con. MTV. 2009-07-23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英语).
- ^ Daft Punk's 'Derezzed' Music Video Premieres. MTV.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英语).
- ^ Disney TRON: LEGACY Hits The Grid. 美通社. 2011-02-11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英语).
- ^ Laure Narlian. Daft Punk chevaliers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 法国电视二台. 2010-08-24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1) (法语).
- ^ Top 100 DJs. DJ杂志.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6) (英语).
- ^ MIXMAG'S GREATEST DANCE ACT OF ALL TIME REVEALED. Mixmag. 2012-01-19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1) (英语).
- ^ Carrie Battan, Amy Phillips. Listen: Lost Daft Punk Track "Drive". Pitchfork. 2011-09-16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英语).
- ^ Paul Williams on Hit Records Nightlife Video hosted by Eddie Muentes. YouTube. 2010-07-14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 ^ Tyler Rudick. Disco legend Nile Rodgers talks about cancer, Broadway & his Daft Punk connection. CultureMap. 2012-02-06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英语).
- ^ Tom mann. "Chic". FasterLouder.au. 2012-03-03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8) (英语).
- ^ Robin Murray. Daft Punk Working With Paul Williams. Clash杂志. 2012-03-16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英语).
- ^ Jenn Pelly. Daft Punk Album Not Coming in June. Pitchfork. 2012-03-19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英语).
- ^ Field Day Radio | Field Day Festival. Fielddayfestivals.com.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8) (英语).
- ^ Daft Punk unveil new blues mix – listen. 新音乐快递. 2012-10-11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2) (英语).
- ^ Top 100 DJs. DJ杂志.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6) (英语).
- ^ James Wood. Interview: Bassist Nathan East Discusses Fourplay's New Album and His Days with Eric Clapton. Guitar World. 2012-11-29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4) (英语).
- ^ Daft Punk arrive chez Sony. Le Parisien. 2013-01-26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1) (法语).
- ^ Daft Punk to release studio album after signing deal with Columbia. 卫报. 2013-01-28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5) (英语).
- ^ Amy Phillips, Laura Snapes. Daft Punk Confirm Alliance With Columbia. Pitchfork. 2013-02-26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1) (英语).
- ^ Amy Phillips. Watch: Daft Punk Air Mysterious Advertisement During "Saturday Night Live". Pitchfork. 2013-03-02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30) (英语).
- ^ "Random Access Memories". iTunes Store. 2013-03-23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 ^ Jordan Kinley, Kathleen Flood. The Vision Behind the Lens: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Cinematographer Ed Lachman. Vice. 2013-04-03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6) (英语).
- ^ Kathy McCabe. Daft Punk to launch new record in ... Wee Waa. 先驱太阳报. 2013-04-09 [2013-05-02] (英语).
- ^ Amy Phillips. Daft Punk Confirm Julian Casablancas, Panda Bear, Pharrell, More Collaborations With Coachella Video. Pitchfork. 2013-04-12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5) (英语).
- ^ James Montgomery. Daft Punk's 'Get Lucky' Gets Very Specific Release Date. MTV. 2013-04-18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2) (英语).
- ^ Daft Punk top singles chart while Sande sets album record. BBC. 2013-04-28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英语).
- ^ 51.0 51.1 Keith Caulfield. Daft Punk Scores Second Week at No. 1 on Billboard 200 Chart. 公告牌. 2013-06-05 [201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8) (英语).
- ^ Reggie Ugwu. Kanye West Playlist: Recommended If You Like 'Yeezus'. 公告牌. 2013-06-17 [201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英语).
-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Daft Punk. Techno.de. [2013-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英语).
- ^ Bryan Reesman. DAFT PUNK. MIXonline. 2001-10-01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0) (英语).
- ^ Scott Indrisek. Daft Punk: One half of Daft Punk, Thomas Bangalter, dishes on mixing high and low-brow culture with performance art.. 2009: 90–99 [2013-05-05]. (原始内容 (SWF as HTML)存档于2013-07-31) (英语).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 ^ Randy Lewis. Daft Punk's ‘Legacy' act. 洛杉矶时报. 2010-12-06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英语).
- ^ Daft Punk tell all about Tron: Legacy. FACT杂志. 2010-11-18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 (英语).
- ^ Daft Punk | Random Access Memories | The Collaborators: Todd Edwards. YouTube. 2013-04-08 [2013-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Daft Punk interview in Japan (1/2). YouTube. 2006-06-09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 Keiran Grant. Who are those masked men?. Canoe.ca. 1997-04-12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9) (英语).
- ^ 61.0 61.1 Jonathan Durbin. Daft Punk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Parisian Nightlife. PAPER杂志. 2013-05-15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1) (英语).
- ^ Daft Punk, live at Even Furthur 1996. driftglass.org. 2008-03-15 [201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2) (英语).
- ^ Alice Hutchison. 2 CENTS: KRAFTWERK. physicsroom.org.nz. 1997-05-25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8) (英语).
- ^ Merry Swankster. Coachella Spotlight Review: Daft Punk - 4.29.2006. MerrySwankster.com. 2006-05-05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8) (英语).
- ^ Spencer Patterson. Chatting with a robot. Las Vegas Weekly. 2007-10-25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英语).
- ^ 66.0 66.1 66.2 66.3 Daft Punk. MySpace.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 ^ Wireless Festival review. 泰晤士报.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6) (英语).
- ^ Jon Fletcher. Unstoppable Kaisers rise to the occasion. ThisisLondon. 2007-07-18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英语).
- ^ Daft Punk close Oxegen with robotic spectacular. 新音乐快递. 2007-07-09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 ^ Daft Punk. Traffic Festival.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9) (英语).
- ^ Scott Plagenhoef. Lollapalooza Report: Friday [Scott Plagenhoef]. Pitchfork. 2007-08-04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3) (英语).
- ^ B. Van Isacker. Daft Punk announce double live album. Side-Line. 2007-08-31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5) (英语).
- ^ Louis Vuitton Fashion Show. 路易威登. 2010-10-07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英语).
- ^ Jorge Varela. Revisión: Daft Punk Ciudad de México. vivirmexico.com. 2011-11-01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西班牙语).
- ^ Angus Paterson. Daft Punk ARE coming to Australia! Presented by Michael Coppel & Modular, supported by inthemix!. inthemix. 哥伦比亚唱片. 2007-08-30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英语).
- ^ Daft Punk to play last shows in Australia.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2007-09-21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英语).
- ^ Technology cannot be trusted. TheDaftClub.com. 2007-11-28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1) (英语).
- ^ Daft Punk make surprise Grammy appearance with Kanye West. 新音乐快递. 2008-02-11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英语).
- ^ Daft Punk rock the Grammy Awards with 4 Lemurs. JazzMutant. 2008-02-10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2) (英语).
- ^ Daft Punk make surprise Grammy appearance with Kanye West. 新音乐快递. 2008-02-11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英语).
- ^ Grammys Arrivals - Part One. 综艺. 2008-02-09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9) (英语).
- ^ Tom Breihan. Daft Punk Not Playing in China This Weekend. Pitchfork. 2009-02-09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3) (英语).
- ^ Yao Minji. Music fans punked by faux show scamsters. 上海日报. 2009-02-11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7) (英语).
- ^ 84.0 84.1 Daft Alive. EMI.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8) (英语).
- ^ Christine Borges. Daft Punk to Tour in 2011/2012; Will Make Several In-Person Appearances for Tron. 迈阿密新时报. 2010-09-08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英语).
- ^ Daft Punk played w/ Phoenix @ Madison Square Garden (pics). Brooklynvegan.com. 2010-10-20 [2013-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4) (英语).
- ^ Daft punk Gap commerical. YouTube. 2005-11-20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6).
- ^ Daft Punk Commercial. Toonami.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4) (英语).
- ^ Jonathan Cohen. Exclusive: Live Album To Chronicle Daft Punk Tour. 公告牌. 2007-08-14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 (英语).
- ^ Janet Jackson Samples Daft Punk. Stereogum. 2008-02-21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25) (英语).
- ^ Grime music cleans up in the charts. 独立报. 2008-08-08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4) (英语).
- ^ [Review/Listen] – The Fall – Your Future Our Clutter (2010). ListenBeforeYouBuy.net. 2010-03-18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英语).
- ^ Tom Breihan. Daft Punk Produce New N.E.R.D. Track. Pitchfork. 2010-09-29 [201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0) (英语).
- ^ discostu.png. Photobucket. [201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5) (英语).
- ^ Meg Drewett. Daft Punk join up with Lotus F1 Team at Monaco Grand Prix - pictures. Digital Spy. 2013-05-27 [2013-06-22] (英语).
- ^ Robbie Daw. Daft Punk Attend Grand Prix To Support The Lotus F1 Team, Who Do Not Get Lucky In The Race. Idolator. 2013-05-28 [2013-06-22] (英语).
外部链接
- 官方网站
- 蠢朋克在Allmusic上的页面
- 蠢朋克的Facebook专页
- 蠢朋克的MySpace主页
- 蠢朋克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蠢朋克在MusicBrainz上的页面(英文)
- YouTube上的DaftPunkVEVO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