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马克思主义

结构马克思主义(英语:Structural Marxism)是一种基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主要与法国哲学家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及其学生的作品有关。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它在法国很有影响力,70年代,它也影响了法国以外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社会学家。 结构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支持者是社会学家尼科斯·普兰查斯和人类学家莫里斯·古德利尔英语Maurice Godelier。许多阿尔都塞的学生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与结构马克思主义决裂。

结构马克思主义结合了结构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1965年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巴利巴尔法语Étienne Balibar发表《《资本论》读后》一书,是结构马克思主义建立的标志。其理论模式来自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将“生产方式”当成生产者、非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的结合形态,同时注意生产方式中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此书发表以后,促使许多人类学家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以往的人类学理论。[1]

结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决定社会文化发展的因素,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关系结构,不是宗族氏族那种社会的表层组织或土著模式。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才可以解构不同社会的组织方式。结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有一种人类普遍性的社会文化逻辑,可以运用到不同群体的研究中,这些社会文化逻辑是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结合体,可以用结构主义的“深层结构”一词加以概括。文化是意识形态,是社会再生产中,促使现存秩序合法化,调停经济基础的矛盾冲突。[2]

结构马克思主义和古典马克思主义不同,反对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开,主张物质关系和意识形态的互相维持、调和与结合。结构马克思主义和英国社会人类学不同,认为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分析概念。社会人类学主张文化多样性,认为文化各有其逻辑,必须以“土著观点”加以阐释才有道理。结构马克思主义则主张用一套概念或模式,涵盖和运用到亲属、继嗣、婚姻、交换、家庭组织等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的解释力。[3]

参考文献

  1. ^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页58-59。
  2. ^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页59。
  3. ^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页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