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城北蒸水湘江耒水汇合处的石鼓山。书院始建于元和五年(810年),为宋朝四大书院之首,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它三面环水、四面凭虚、地理位置独特,风光秀丽绝美,山上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江面帆影涟涟,渔歌唱晚,自古有“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1939年侵华日军战机轰炸衡阳,书院尽毁,2006年按清代建筑格局重建。

石鼓书院
概要
地点湖南省衡阳市

历史沿革

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岳震南天”.石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创建最早,并具有确切史志记载的书院。在北宋四大书院中,石鼓书院实际上又是首屈一指的。从创建历史渊源看,它比创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942年)的白鹿洞书院早120多年;比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的岳麓书院早160多年;比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睢阳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早199年。

北魏时期

 
石鼓实图

石鼓之名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山北面有一石洞,名为“朱陵后洞”,《水经注》上说“有石鼓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意思是说如果在“朱陵后洞”内听到湘江水的鸣叫,就会发生战争;《潇湘听雨录》记载:此洞为“灵洞”、“真仙遗迹”,在此祈祷能求子、除病。

三国时期

 
武侯祠与石鼓

建安20年(215年)武侯诸葛亮居住在石鼓山,督零陵长沙桂阳三郡军赋。因此,后人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庙”(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后被迁移至石鼓山上李忠节祠旁,改名为“武侯祠”【祠内有张南轩书《武侯祠记》(楷书体书),此碑在抗日战争时期流失】。

前期(唐代至元代)

贞观时期(627年-650年)衡州刺史宇文炫辟石鼓东岸西溪间为游览胜地,题“东崖”、“西溪”四字,刻于东西岸壁上;天宝(742年~755年)间,著名道士董奉先在“朱陵后洞”栖息,修炼九华丹,杜甫《忆苦行》诗中有“更忆衡阳董炼师”之句;懒残和尚常来洞栖息,又名朱陵仙洞;“诗圣”杜甫大历4年(769年)3月中旬和大历5年(770年)夏两度到达衡州城,每次都在石鼓山下停泊上岸和离开,曾在此留诗数首。当杜甫第二次离开衡州城,便病故于耒水旁的方田驿(今耒阳市高炉乡龙王庙),时年59岁。德宗贞元3年(787年),宰相齐映贬到衡州任刺史,在山之东面建一凉亭,取名为“合江亭”。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大文豪韩愈由广东至湖北,途径衡州,齐映请韩愈为此亭写下著名的《合江亭序》“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后人建“绿净阁”以此为纪念韩愈。地以人传,石鼓名声大振,成为后世文人骚客“朝圣”之地。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有“唐代八大诗人之一”美誉的衡州刺史吕温,任期间又对合江亭进行扩建装修。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衡邑东南乡(今衡南县)人李宽在衡阳石鼓山上合江亭旁建房读书,取名为“寻真观”,此为石鼓书院之雏型。刺史吕温曾访之,并作《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日记其事。

 
周敦颐画像

宋代太平兴国二年(978年),宋太宗赵匡义赐“石鼓书院”匾额和学田。至道三年(997年),李宽族人李士真据其故事重修书院、广招弟子,石鼓书院至此成为正式的书院。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衡州知府刘沆上奏石鼓书院事,宋仁宗阅后赐额“石鼓书院”。由于两度被皇帝赐额,石鼓书院步入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与睢阳岳麓白鹿洞齐名的四大书院。许多名流至此讲学;如苏轼周敦颐等。

 
朱熹画像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理学大师朱熹张栻来此讲学,朱熹作《石鼓书院记》,张栻在合江亭中立碑,书韩愈《合江亭》诗和《石鼓书院记》。后人将此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名曰“三绝碑”。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石鼓书院改为衡州路官学宋度宗咸淳10年(1274年)正月,湖南提刑、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驻衡州时,作诗《合江亭》:“天上名鹑尾,人间说虎头。春风千万曲,合水两三洲。……”;淳熙十二年(1185年),部使者潘田青(一作畴)就原址建屋数间,榜以鼓额,“将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未竟而去。提刑宋若水继成,奉先圣先师之像,集国子监及本道诸州印书藏其中。请朱嘉作记,诫诸生勿为科举功名所乱,而要辨明义利,有志“为己之学”。时戴溪为山长,与诸生讲《论语》,有《石鼓论语问答》3卷。七年林田井学教授兼山长凡三年,“补葺经创”,鼎新书院,并刊大字本《尚书全解》40卷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书院毁于兵火。景定元年(1260年)提刑俞琰命山长李访重建书院。宋末琴家郭沔曾寄居住石鼓山上,他泛舟于湘江上,创作出《潇湘水云》这首著名的琴曲。

元代书院继续办学,但其田产于至元十九年(1292年)为灵岩寺僧强占,经邓大白、王复、康庄、程敬直等历任山长长达62年争讼,才得归还。元末又毁于兵火。

中期(明代)

永乐十一年(1413年),知府史中重修书院以待旅游学者,设礼殿祭祀孔子,干张祠祭祀韩愈、张拭。天顺弘治年间均有修葺。正德四年(1509年)叶钊为山长,讲圣贤身心之学、道德之首,剖晰异议、阐发幽微“时学者翕然云从”。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至书院讲论“体认”之学,理学家、教育家王守仁的传人邹守益亦来大倡“良知”之说。二十八年,知府蔡汝楠以书院为朱熹、张栻、湛若水、邹守益“过氏之地”,乃重整书院,订立规约,以学文敦行、辨声慎习、等伦常、识仁体训士,刊《说经札记》、《衡汀间辨》、《太极问答》等,“忘倦”达4年(1549年-1552年)。又请赵大洲、皮鹿门等“海内名公”讲学其中,诸士环听,“宛然一邹鲁洙泗之夙也。”。著名地理学家徐弘祖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对石鼓的景色有详细描述;万历四十年(1612年)巡抚记事,观察邓云霄大修书院,以“铸士陶昆”、建有讲堂、敬义堂、回澜堂、大规模、仰高楼、砥柱中流坊、棂星门、风雩、沦浪、禹碑、合江诸亭、其他“殿祠号舍,罔不完葺”,规模极一时之盛,崇祯十五年(1642年)提学高世泰修葺。青年时的王船山更是多次写诗词颂扬石鼓书院。明朝末年,书院再次毁于兵火。

后期(清代)

 
清末石鼓书院实景图

清世祖顺治十四年(1657年),偏沅巡抚袁廓宇上奏清廷,申请重建石鼓书院,衡阳县知县余天溥具体负责修复工程。这一时期,书院科举化,石鼓书院成为传授举业、培养科举人才的基地。康熙七年(1668年),知府张奇勋扩建书院。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府崔鸣再次扩建。咸丰三年(1853年)9月至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曾国藩彭玉麟在衡州创建湘军水师,驻石鼓书院。

 
日军轰炸后的石鼓山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中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再改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

 
日军轰炸后的石鼓山侧面图

民国至今

民国时期,石鼓书院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石鼓山地形狭小,无法满足新型学校要求,学校迁移,书院便成为游览、祈祀的名胜之地。1939年4月6日,日军空袭衡阳,石鼓书院被炸成废墟,仅剩50多块石刻碑。1944年衡阳保卫战前夕,国军将石鼓山作为主力阵地之一,为使碑刻免遭战火,将其全部沉入湘江,1960年被市民发现。1962年,衡阳市政府在市船山图书馆侧建护碑亭,专门保护、陈列这批石碑,后全部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之手。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衡阳视察时,要求恢复石鼓书院。限于当时的历史和经济条件,无法恢复当初的建筑和陈列,当时只能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2006年4月,衡阳市正式决定重修石鼓书院,2007年9月,竣工后的石鼓书院开始接待游人参观。[1][2]百岁老人王恢瑞参观石鼓书院后,表示重修的石鼓书院与抗战前几乎一模一样[3]

现今石鼓书院亦会成为文化活动的场所。2010年,近200名学童身穿汉服于石鼓书院接受了古代的“开笔礼”[4]。2017年,石鼓书院举行了“春天奔涌而至·石鼓书院雅集”活动,共有150余名文化界人士参加[5]

著名山长

石鼓书院位于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海拔69米,相传山上有石鼓,高六尺,能发出鼓声,故得其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瘐阐《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已载于史册。

建于石鼓山上的石鼓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诸多史料显示,创建于元和初(806年~810年)的石鼓书院,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办学的书院,也是清代及以前中国南方文化学术中心。在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中,石鼓书院实际上又是首屈一指的。从创建历史渊源看,它比创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942年)的白鹿洞书院早120多年;比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的岳麓书院早160多年;比创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l009年)的睢阳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早199年。

“石鼓名山始自唐,天开此处读书堂。”石鼓书院历唐、宋、元、明、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设石鼓高等学堂为止,延续了一千余年。期间,它始终以藏书之丰、学风之盛、设备之全、经费之足、管理之严、成就之大,在中国教育史和书院发展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的美誉。

 
张栻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李宽族裔李士真“援宽故事,请于郡守,愿以私财”,在李宽办学旧址上对石鼓书院进行首次重建。史载,宋朝皇帝曾两次给石鼓书院赐额。一次是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这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和朱熹的《石鼓书院记》中有录;一次是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仁宗允集贤殿校理刘沆之请,诏赐“石鼓书院”匾额及学田5顷,使石鼓书院声名大振,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三书院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石鼓书院首任山长李宽、后任山长李士真同祀石鼓七贤祠,与韩愈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并称石鼓七贤。

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六记:“掌书院讲习者谓之山长,山长亦称院长,亦称山主。”五代时蒋维东隐居衡岳讲学,受业者称蒋为山长(见《荆湘近事》)。至宋相沿为习,书院益多。元代书院,亦置山长,讲学之外,并总领院务。清乾隆时改为院长,清末仍名山长。对其人选,明代多以品望为主,没有地域限制。清代虽强调品行、学问,然而多主张选择本地人士。自南宋以来,石鼓书院历代延聘了数十位山长,由于屡遭战乱,兵火连绵,现在能够查找到有名有姓的有40余位。

南宋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大儒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在这篇带纲领性的历史文献中,朱熹对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育重点、教学方法作了具体阐述。尤其是他倡导的将义理之学、修身之道作为书院的办学宗旨,以达到“明道义正人心”教育目的,不仅为当时全国各书院所效法,而且对元、明、清历代办学都有深刻的影响。山长留名者有戴溪程洵李访。戴溪在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中省试第一,累官至权工部尚书,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淳熙十二年(1185年),石鼓书院得以恢复重建,戴溪任山长,与诸生讲《论语》,有《石鼓论语问答》三卷。程洵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石鼓书院毁于兵火。景定元年(1260年),提刑俞琰命山长李访“尽复旧观”,取明德新民文章,为诸生丕扬其义,绝响再闻,士风作振。宋王朝南迁后,较为著名的书院为石鼓、白鹿洞、岳麓、象山等,嵩阳因战乱宋末时废毁,及至明中期嘉靖年由登封知县候泰重建才得以恢复书院。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之一,统治者基本上不学无术,仇视汉族文化,书院基本上处于政府监控之下。例外的是,石鼓书院与全国其他书院遭际不一样,是少有的受统治者重视的书院,还获赠学田。历任石鼓书院山长有邓大任、王复、康庄、程敬直、李宥孙、金文海、朱仁仲、张珪等,但就跟元代本身一样,这些名士也只是客串了一把山长,未能有多大作为,因此,正史、野史中都很难查找到他们的资料

明清两代,衡阳地方官员对于石鼓书院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这也是石鼓书院得以兴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元末兵燹后,自明代永乐年间起,经过衡州知府史中、翁世资、何珣及湖广宪副沈庆等人70多年的努力,书院终于规制大备,沉寂多年的石鼓书院又再次兴盛起来。正德四年(1509年),叶钊为山长,讲圣贤身心之学、道德之首,剖晰疑义,阐发幽微,“时学者翕然云从”。王大韶青少年时期求学于石鼓书院,致仕后“重返母校”,主讲石鼓书院,并参与编纂、重校首部《石鼓书院志》,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有关书院史料。其他知名山长有周诏、李明安等。到了清代,山长陈士雅、吴炯、宋蓟龄、旷敏本、林学易、李振南、罗廷彦、王光国、余廷灿、李继圣、刘高阁、谭鹏宵、张学尹、常大湘、刘祖焕、蒋琦龄、邹焌杰、冯俊、邓传密、李扬华、左斌、江昱、祝松云、莫重坤、曾熙等,基本上都是进士、举人出身,才高八斗,学贯古今,官场历练多年,卓然湖湘名士,主观上要为桑梓造福,客观上保证了教育质量,石鼓书院“宛然一邹鲁洙泗之夙也”。

比山长更高级别的是山斗,也就是泰山、北斗的合称,犹言泰斗。邹守益是明代大儒王守仁的高足,正德六年(1511年)中进士第一,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中讲学石鼓,著《教言》25篇(又称《语石鼓诸生二十五篇》),对识性、求实、时习、笃行、慎独、戒惧、格物、致知等作了精辟的阐述,成为诸生向学的至理名言。四方从游者踵至,被诸生尊为书院“山斗”。旷敏本和林学易都是衡山县人,都是进士出身,都是石鼓书院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山长。旷敏本乾隆十九年(1754年)被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任职约三年,后出任石鼓书院山长,因学问精湛,出类拔萃,倍受时人称颂,士子争以出其门下为幸。林学易幼年受知于学使,有“国士”之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聘为石鼓书院山长,连续执掌书院达15年之久。末代山长(曾熙是衡阳县石市人,光绪进士,累任提学使,不久返湘,主讲石鼓书院,后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

 
曾熙的照片

石鼓书院素称人才荟萃之地,讲学风气甚浓。历代名师大儒,如宋代的朱熹、张栻、郑向、黄干,元代的偰玉立、奚汉伯颜、李处巽、陈淞年,明代的湛若水、蒋信、罗洪先、赵贞吉、茅坤、李渭、罗近溪、甘公亮、蔡汝楠、刘尧诲、王万善,清代的王敔、潘宗洛、吴时来、余廷灿、刘良弼、江恂等,都相继来这里登台传道,使石鼓成为远至京师近至衡永郴桂士子们向往和云集的学府,成为湖湘地区引人瞩目的儒学传播基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讲学式”书院的楷模,对湖湘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中国一所最古老的书院,在长达千余年办学过程中,石鼓书院所造就的人才之多,实在是难以计数。清乾隆衡阳县令陶易写有《石鼓书院》一诗,描绘了“英才荟萃”的景象,诗曰:“旷代儒风喜未颜,一时讲院尽英才。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自今游履休嫌忧,绿竹西溪一经开。”

 
彭玉麟朝服像

《国朝石鼓志》载,宋乾道八年(1172年)殿试,石鼓书院登进士第的就有王居仁、邓友龙、邓友龄3人。明嘉靖三十年(1552年)壬子乡试中,石鼓书院诸生李孟彰、王大韶、谭汝赓、徐应南、彭良臣、陶宾6人中举,史称“朱陵六凤”。明末王船山、李国相、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等高风亮节、博学多才者也出自石鼓书院。清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会试,石鼓书院的祝松云、谭鑫振、杨依斗、陈鼎4人同中进士,其中1人殿试点探花,1人朝考选庶常。像这样的栋梁之才,还有明代的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祝咏、廖汝恒、陈宗契等,清代的中兴名臣彭玉麟、衡阳第一个传胪彭述等,他们都是从石鼓书院走向中国大舞台,“各领风骚数百年”。[6]

知名门徒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建筑格局

石鼓书院经过近十次的重修,在修葺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其原貌,现在的石鼓书院主要是由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组成。

禹碑亭

始入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映入眼帘的是禹碑亭。禹碑亭亭柱上题着一副对联

蝌蚪成点通, 天地衍大文。

此联为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题,在禹碑亭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在南岳衡山岣嵝峰所刻,最早见于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其后史乘屡有记载。衡阳石鼓山禹碑亭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位于石鼓山南面。

 
禹碑亭

明代杨慎为禹碑作释文亦置于此。

穿过禹碑亭,来到石鼓书院二门前,只见篆书对联

修名千佛上; 至味五经中.

于门上,石鼓山与道教文化有颇深渊源,后建立石鼓书院以“四书五经”作为正统教育教材,这幅对联是对石鼓书院的真实写照。

武侯祠与李忠节公祠

透过二门,有两个祠堂,位居其右的为“武侯祠”,位于左的为“李忠节公祠”,武侯祠和李忠节公祠与石鼓书院都没有很多联系,但是由于这两位英雄的事迹都发生在石鼓山,遂将其移至石鼓书院。

武侯祠为纪念诸葛亮而建。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驻临然即今衡阳,相传住在石鼓山上。后来人们在临然驿旁建武侯祠以供祀享。宋代重修石鼓书院时,将武侯祠移至石鼓山。南宋理学家张栻曾作《武侯祠记》,并亲笔勒石立碑。

 
李忠节公祠

李忠节公祠为纪念李忠节的高风亮节而建。李忠节公名李芾,字叔章,南宋衡州人。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将犯,李芾临危受命,任潭州(今长沙)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率领军民抗击元军三月有余,城破,举家殉国。元代在衡州城南金鳌山李带故宅建李忠节公祠,配祀李芾部将沈忠和衡阳县令穆演祖,清代移建石鼓山。元代宋本和清代陈沆先后有记。清同治年间(1862年—1864年)重修石鼓书院时,彭玉麟(时任兵部右侍郎)为李忠节公祠题联,赞扬了李忠节铁骨铮铮,为民族大义的牺牲精神。

大观楼

 
石鼓书院大观楼
 
书院讲堂

穿过两祠堂,即为大观楼,在大观楼内,可见“书院七贤”画像依次排列,这是他们这一群文人雅士的贡献才有今天的石鼓书院。大观楼内放置着各地名人为其做的诗词和书画。一楼为“敬业堂”为当年讲堂重现,门边一副楹联为

珠玑文字任流传,昌黎首唱,石湖继吟,霞客纪游,姜斋感旧,佳节数从头,太息前人俱往矣; 锦绣江山烦指点,左挟岣嵝,右挹回雁,前连青草,后接朱陵,风光都在眼,喜看形胜更超然。

二楼为藏书楼。藏书是中国古代书院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判定书院起源的重要标准,也是古代书院三大基本职能之一。自宋初始,朝廷将赐书作为对书院的重视和褒奖。宋真宗颁给全国各地官学、书院发送国子监印本经书,石鼓书院宋时就摹印国子监及本道各州书籍供人研习。后来,各朝学者、名流霁学石鼓书院,不乏其人,藏书丰富涉及经、史、子、集,范围极其广泛。

 
孔子雕像

大观楼前有孔子雕像矗立,为纪念万世师表孔夫子。

合江亭

合江亭始建于唐贞元三年(787年)至七年(791年)间,衡州刺史齐映所建。贞元十七年(801年)后,衡州刺史宇文炫又增其制,为楼阁式建筑。历朝各代,石鼓山上建筑屡经废兴,合江亭均在必建之列。唐永贞(805年)中,韩愈途径衡州,尝游石鼓,登亭揽胜,留下千古绝句,历代步其韵而和者众。合江亭亦因诗中“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而称“绿净阁”。

 
韩愈的画像

韩愈的《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是韩愈遭贬途径衡阳,为石鼓山美景所迷,吟诗一首,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而成。

 
合江亭

合江亭门柱上一联

石鼓双江水; 昌黎一首诗。

正是对合江亭命名由来的真实写照。祝澹溪也曾为石鼓书院合江亭题联

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 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朱陵后洞

 
朱陵后洞

南岳朱陵洞为道家第三洞天福地,相传为朱陵大帝所居。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派内侍率道众到朱陵洞投金龙告文祀典。这是《南岳志》有关记载。大乘亦有记载:石鼓山东北麓的朱陵后洞传与南岳朱陵洞相通而得名。石鼓山也僧道众多:《舆地纪胜》载:“董奉仙天宝中修九华丹法于衡阳,栖朱陵后洞。”由于唐王朝的推崇,道教在此进入鼎盛时期。“朱陵洞内诗千首”,它以诗词名冠三湘。唐宋以来,许多诗人墨客,在此乘兴作赋吟诗,常常把诗词刻在岩洞石壁的内外,被衡阳山水所陶醉的杜甫、韩愈、张籍、吕温、杜荀鹤、范成大、文天祥等文坛名士,都用诗抒发了他们的情怀。这个洞可能是几千年以前经过湘水冲击而形成的溶洞,内壁上留下历代诗人们的作品,年久月深也残缺不全了,尤其是日寇的狂轰烂炸,里面的碑文、镌刻都被破坏了。解放后,只剩下小洞的残边及洞口上“朱陵后洞”和“东崖”几个镌刻大字。近几年,又设法恢复了洞的原形。

七贤八景

创院始祖李宽、哲学与文学大家韩愈、李士真、理学鼻祖周敦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东南三贤”之一——张栻、黄斡。

 
石鼓七贤

石鼓书院八景:“东岩晓日,西豀夜蟾,绿净蒸风,洼樽残雪,江阁书声,钓合晚唱,栈道枯藤,合江凝碧。”

一曰东岩晓白。石鼓山东西峭壁上,唐太守宇文炫分题“东岩”、“西谷”。东岩悬崖壁立,当太阳初升之时,削壁沐日光呈金黄色,远望尤甚,故描绘此景为“东岩晓白”。

二曰西豀夜蟾。西豀夜深人静之时,便有蟾出现,与“东岩晓白”形成鲜明对照。

 
西谿题额

三曰绿阁蒸风。合江亭位于石鼓山北端,亦称绿净阁。合江亭下,深潭之上,有一石坪,宽约丈余,相传为仙翁濯足处,石上仙迹依稀可辩。明朝时曾在石上修筑一亭,名为濯足亭。现今雨水激石,亭址俱废。

 
合江亭(绿净阁)

四曰洼尊藏雪。石鼓山下有怪石,外实中空,衡郡风雅之士在石上刻“洼尊”二字(“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冬日雪后,石鼓山上上下下,积雪皆消融无迹,唯独尊内积雪经冬不化,至春始融,为石鼓山第一奇景。

五曰江阁书声。石鼓乃为书院,读书声声声入耳,从阁楼当中传出,亦为一景也。

六月钓合晚唱。石鼓地处湘水和蒸水,夜幕之时,垂钓者倚坐船头,小船随波缓缓移动,渔歌想起,打破暮色宁静。

七曰栈道枯藤。山上韩愈吟咏“绿净不可唾”的合江亭右下,有一深潭,东可通汪洋大海,北可达南岳水濂洞。山上有古藤经数百年成长,沿江底爬行,由西岸牵至东岸。相传明万历年间,曾有渔人潜至水底还见过。岁月悠悠,孤藤不知存否,也许仍静卧江底,也许已化龙飞去。

八曰合江凝碧。石鼓山地处蒸水和湘水交合之后,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放眼望去,如一块碧玉。

诗篇楹联

诗篇 石鼓书院

宋 范成大

古磴浮沧渚,新篁锁碧萝。

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弥天肃,衣冠盛事多。

地灵钟俊杰,宁但拾懦科.

 
Shigu-Academy

石鼓动书院怀古

清 刘正心

郁葱青翠护层阴,仙洞危楼半出林。

万户晓烟明夹岸,两江流水抱孤岑。

夏王未剖金泥迹,蜀相坚依玉垒心。

千顷波澜谁作砥,苍茫入望古犹今。

 
石鼓广场

舟夜过石鼓书院

清李稳

石鼓空清似镜中,亭台涟漪画桥东。

一团山影江边绿,几处灯光树里红。

卖酒船逢前度雨,读书声送隔楼风。

孤篷日夕天涯内,高咏帆樯起夜龙。

石鼓山

清 旷大中

揽胜到衡州,应输石鼓幽。

鼍梁悬七隧,虎踞瞰双流。

北望长安远,南来吾道悠。

会偕仙洞侣,联步入瀛洲。

 
名园匾额

游石鼓书院谒七贤祠

清 岳宏誉

山形如鼓峙江边,旧有朱陵洞口仙。

胜地蒸湘山水合,真儒唐宋七贤传。

云中雁寺国青嶂,村里虹桥隐画船。

千载渊源勤仰止,登楼一望意悠然。

 
曲径通幽

石鼓书院

清 陶易

旷代儒风喜未颓,一时讲院尽英才。

双流环绕宫墙肃,乔木阴森士气培。

祀典已崇新俎豆,诗篇长焕旧亭台。

自今游屐休嫌扰,绿竹西溪一径开。 楹联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开百粤,看群贤事业名山。

左宗棠题湖南石鼓书院,岳麓书院亦有此联 】

此真净绿唾不可;

我实薄才歌奈何。

【阮元题衡州石鼓书院联 】

不许岳云封古洞;

但愿江月认残碑。

 
石鼓书院一隅

【范研云 题湖南石鼓书院合江亭】

修名千佛上;

至味五经中。

【湖南石鼓书院二门宋至道年间重建】

愿分华山一半席;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李镐题湖南石鼓书院留待轩】

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 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祝澹溪 题湖南石鼓书院】

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

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

【范鹤年题湖南石鼓书院武侯祠】

是七二峰雄峻所钟,看砥柱中流,但莫赏青草烟痕,朱陵石迹;

溯卅六湾波涛而上,听鼓角午夜,应不减船山灯影,岳麓书声。

【周延俊题湖南石鼓书院大门】

参考文献

  1. ^ 论石鼓书院的历史沿革与作用—《船山学刊》—2007年第3期
  2. ^ 衡阳重修石鼓书院恢复“千年学府”古韵. [2010-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6). 
  3. ^ 王永华. 衡阳重修石鼓书院恢复“千年学府”古韵. 华夏经纬网. 2007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7日). 
  4. ^ 李镇东、段小荣. 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开笔礼”重现湖南石鼓书院. 中国新闻网. 2010年9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8日). 
  5. ^ 周旭峰. 百余文人雅士齐聚石鼓书院吟诵“春天奔涌而至”. 中国衡阳新闻网站. 2017年3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8日). 
  6. ^ 山长们 甘建华(原载《蓝墨水的上游》,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外部链接

  这是中国中部条目提升计划正在提升的候选条目。我们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