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

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的禪宗道場

法鼓山(英语:Dharma Drum Mountain,缩写DDM;或Fagushan),为创立于台湾大乘佛教团体,创办人为释圣严法师,被民间归类为台湾佛教四大山头之一。总本山位于新北市金山区三界里的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在全台湾各地设有道场分支,在香港东南亚北美地区也设有海外道场。

法鼓山
Dharma Drum Mountain
法鼓山山徽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
成立时间1989年,​35年前​(1989
创始人释圣严
创始地农禅寺、中华佛教文化馆
类型宗教团体
总部新北市金山区三界里法鼓路555号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
地址
坐标25°14′25.25″N 121°36′54.4″E / 25.2403472°N 121.615111°E / 25.2403472; 121.615111
释果晖
标语提升人的品质 建设人间净土
网站www.ddm.org.tw
法鼓山入口山徽石,源自佛陀转法轮的说法印

法鼓山由释东初禅师创建的“中华佛教文化馆”与“农禅寺”发展而来。1955年,东初老人于北投兴建中华佛教文化馆,推动佛教文化、开办冬令救济。1971年带领弟子于关渡平原整地开垦,落成启用后东初老人以“禅修为主,务农为生”的理念将此处命名为“农禅寺”。

1977年,圣严法师接任文化馆与农禅寺住持,简化佛法概念与修行法门以推广佛教文化。由于信众与学生与日俱增,于1989年购入新北市金山区土地辟建道场,该道场被命名为“法鼓山”,即现今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圣严法师并以法鼓山名义成立财团法人,从事社会教化,心灵辅导及关怀弱势等公益活动。2005年10月法鼓山园区第一期工程完工,举行落成开山大典。

2006年,圣严法师传方丈之位予果东法师。2018年,果东法师传位予果晖法师[1]

象征

命名

法鼓”一词,佛典中有多处提及。如《妙法莲华经》云:“惟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及大法雨,度无量众生,我等咸归请,当演深远音。”所谓“击大法鼓”,就是敲响佛法净化心灵的鼓声,使人心获得安乐与平静。由于法鼓山的地理形貌,犹如一个纵卧的大鼓,故引经典之喻,取其似鼓之形,“法鼓山”之名遂由此而得也。

山徽

法鼓山山徽图形勾勒出佛陀法轮时的手势,名为说法印,示意众生诸般缠捆已获消解。山徽左侧为山形,右侧则似一人打坐。

法华钟

 
时任中华民国总统总统蔡英文与前总统马英九出席法鼓山除夕撞钟跨年祈福活动

法鼓山法华钟是东南亚最大的法华梵钟,总重达25公吨,采唐式风格,钟体上镌刻有《妙法莲华经》以及〈大悲咒〉共计70,152个字,还有一幅典出《法华经》的“多宝塔双佛并坐图”。所隽刻的经文,取自元朝僧人元浩之书法。

法鼓山以《法华经》铸钟,乃由于法鼓山为观音道场,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千古以来便是观音信仰之主要依据;此外,《法华经》向来备受中国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的推崇和重视,在汉传佛教系统中享有崇高地位;而法鼓山之“法鼓”二字,也出自《法华经》。法华钟自2006年12月正式启用,并于2007年除夕夜起举办首次撞钟祈福活动,以弥陀法会与撞响108声法华钟声,作为去除108种烦恼的象征,并祈愿来年平安、顺利。

理念

众愿成就

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说:“法鼓山没有大资金,但产生的影响力却深远广大,这就是我们的特色。法鼓山为社会带动良好风气,提供有利的修行方法,这是我们的贡献。”

1989年法鼓山正式揭橥其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此后,便循此主题而举办的各项弘化活动。

1992年提出‘心灵环保’之观念,并将该年订定为“心灵环保年”。

1994年提出“四环”观念,所谓的四环即是指:四种环保,是以心灵环保为主导,从心出发、由内而外,推己及人地扩大到对社会、人类、环境、自然、生态的整体关怀。

  • 心灵环保—心灵环保是法鼓山所有行动的总纲,主要意义乃在于保持心灵环境的纯净与安定。
  • 礼仪环保—以心仪、口仪、身仪的净化,促进人我和谐。
  • 生活环保—少欲知足、简朴自然,落实禅宗“修行就在行住坐卧间”的观念。
  • 自然环保—知福惜福、感恩大地,体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极力保护自然免受污染与破坏。

因此,法鼓山近年来举办佛教化的联合奠祭、联合婚礼、联合祝寿等仪式,便是希望引导大众将四环观念落实于生活中。

1999年提出“心五四运动”,整合了历年来提出的重要观念与方法,作为廿一世纪人类的生活标竿。心五四运动是一项心灵建设工程,是法鼓山为实践四种环保而推出的观念与方法,它将佛法中深奥的名相与学理转化为一般人都能的观念与方法。总计五大项,每一项内各有四种“心”的观念和方法,因此称之为“心五四”[2]

  •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业,为提升人品,建立新秩序主张。
  • 四要—需要的才要、想要的不重要、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为面对烦恼,安定人心的主张。
  • 四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为解决人生困境的主张。
  •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种福,为增进全人类福祉的主张。
  • 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1. 感恩——使我们成长的因缘;
  2. 感谢——给我们试炼的机会;
  3. 感化——教化自己;
  4. 感动——用心体会生命,用行动影响他人。

因此,法鼓山则由创办人圣严法师提出了一个共识:

  1. 从理念上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2. 在精神上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
  3. 在方针里—回归佛陀本怀,推动世界净化。
  4. 最后,落实的方法为—提倡全面教育,落实整体关怀。

1990年圣严法师写下“四众佛子共勉语[3],期许能够为普世带来和平共修的力量。:

  1. 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
  2. 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3. 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4. 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
  5.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6. 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7. 为了广种福田,哪怕任怨任劳。
  8.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
  9. 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10. 处处观音菩萨,声声阿弥陀佛

组织团体

基金会

法鼓山体系目前有多个运行的财团法人基金会,其个别成立日期如下:

  • 财团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会 1992年3月17日经教育部核准成立,同年7月14日正式运行。
  • 财团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会 1997年6月25日经内政部核准成立。
  • 财团法人法鼓山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 2001年3月成立。
  • 财团法人法鼓山人文社会基金会 1999年10月4日成立。
  • 财团法人圣严教育基金会 2006年1月18日经教育部核准成立。

僧团

僧团成立于1980年。在编制上则设有都监一位、副都监一位,并设有贤首会、都监院、事务院、禅修推广中心、佛学推广中心、关怀中心、教育院、僧伽大学等单位,是法鼓山的核心组织机构。其成立宗旨为:组织佛教教团、培养青年僧才、弘扬法鼓山理念,并以落实人间净土之理想。此一机构主要的活动则是研发、推展各种禅修、佛学教育、关怀弘化等。法鼓山僧团以圣严法师为精神导师,其成立缘起于1977年师父自美国回台湾接掌中华佛教文化馆和农禅寺,而为了培训弘扬佛法及住持三宝的青年僧众人才,农禅寺于1979年8月成立了“三学研修院”,成员为原译经院的成员与曾参加禅七的学员,共十人。之后陆续增加,成员之中包含僧俗四众。译经院结束后,成员之中有人发心出家,“三学研修院”渐而发展为法鼓山“僧团”。此外,随着“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的完工,目前此一核心组织亦随之搬迁上山。

禅修推广中心(传灯院)

法鼓山向来以推广禅修为主要弘法重点之一,于是于2000年5月成立“禅修推广中心”,裨使禅修活动能更系统化、普及化,并也研发各式适合现代人的禅修活动。2005年起改称为“传灯院”。其宗旨乃在于推广禅法、落实理念。主要举办的活动项目为禅修相关课程。

佛学推广中心

为了使佛学推广与教育更加有制度化,法鼓山遂于2000年4月成立“佛学推广中心”,藉专责单位运作期使能让大众了解佛教经典(如《法华经》、《如来藏经》、《四十二章经》……等)以及认识宗派(如禅宗净土宗华严宗……等),以去除因为艰涩的佛学名相而让大众望之却步的窒碍,并借着对于经文的阐义以推动大普化教育、弘扬正信佛法、推动心灵环保等。此单位的主要活动为举办读书会及培训营、安排各地佛学弘讲等。

法鼓山荣誉董事会

于1989年创设的募款组织。[4]

凡单次捐款达新台币100万元以上,或捐款累计达100万元者,聘为“荣誉董事”;5年内捐款累计达100万元者,为“预约荣誉董事”;8年内捐款累计达100万元者,则为“发愿荣誉董事”。

护法总会

为护持中华佛学研究所、农禅寺的迁建工作,多位热心的信众于1989年3月自动发起成立“中华佛学研究所护法理事会”,推动募款事宜。

是年5月,“中华佛学研究所护法理事会”正式成立,由杨正、赖燕雪担任首届正、副理事长,是为护法总会的前身。

1992年10月为了因应“财团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会”的成立,“中华佛学研究所护法理事会”亦更名为“法鼓山护法会”,主要负责举办各项活动及筹募经费等。其理念是借着劝募基金以弘扬佛法,推动良善风气、提升生命品质。

法青会(青年发展院)

1994年7月农禅寺举办第一届大专禅七,同年11月10日应学员要求组成“法鼓山大专青年学佛会”。

于此同期,法鼓山举办暑期儿童营,而每年都有许多热心的大专青年参与活动企划、执行,为了整合资源,于1997年暑假成立了“法鼓山学佛营队”。

由于“法鼓山大专青年学佛会”和“法鼓山学佛营队”皆是以大专青年为主要成员,因此在1998年合并为“法鼓山青年服务队”,1999年为了组织完整并扩大服务已经毕业的青年,故改组为“法鼓山大专青年会”,简称“法青会”,主要成员及服务对象为18岁至35岁的青年。

其成立的主要目的为接引青年修习正信佛法、推广青年精进修行禅法、培养青年弘法人才。

目前已正式更名为“法鼓山世界青年会”,而为了推广青年族群的加入,于2006年正式成立“青年发展院”,以接纳更广大之青年族群。目前总部设于台北市西门町的法鼓山德贵学苑。

寺院及精舍

 
法鼓山佛教教育园区

在法鼓山组织中,除了位于台湾新北市的总部世界佛教教育园区,以及位于台北市的农禅寺、文化馆,台湾各地另有分院,包含台北市北投区云来寺、新北市天南寺、桃园市斋明寺台中市宝云寺、南投县德华寺、台南市云集寺、高雄市鸟松区紫云寺、台东县信行寺等。此外在香港、东南亚、澳洲与欧美皆设有道场据点,其中以圣严法师早年曾于此弘法的美国发展规模最大。

由于近来参与法鼓山的活动人数不断增加,现有空间不足,故而规划中型道场作为弘化、举办各项活动使用。并以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的“精舍”为名,意指为精进修行的地方,借此提醒四众以佛法修证为依归。目前成立的精舍有:兰阳精舍 、花莲、基隆精舍、中山精舍、三民精舍等。

中华佛教文化馆

中华佛教文化馆创立于公元1955年。其主要宗旨为从事佛教教育、文化与社会关怀工作,弘扬正信佛法、汉传佛教精神。主要的活动项目则是举办各种共修活动,例如地藏法会、千佛忏法会、药师消灾法会、观音法会等。

位于台北北投光明路上的“中华佛教文化馆”,是法鼓山的发源地。一开始东初老人承租光明路上的公有土地,1955年动土开始兴建文化馆,一年后正式落成。文化馆成立之初,在人力物力缺乏的情况之下,仍致力于佛教文化事业的传承与推展,其中包括主持了《大正新脩大藏经》(简称《大正藏》)的影印工作。而在1965年更是创办了《佛教文化》季刊。此外,每年举办两次法会,即七月份为期一个月的地藏法会以及腊月上旬的佛七,提供民众共修、沉淀身心的机会,也借此募集资金、物资以供救济。至此后,“冬令救济”每年举办而且为文化馆的一项传统。1977年12月15日东初老人圆寂,在美国的圣严法师承继老人遗志,立即返台筹组成立“财团法人台北市中华佛教文化馆”,并于1978年春召开第一次财团法人董事会成立大会。1984年文化馆开始动工扩建,并于1986年4月19日举行落成开光典礼。是年,并聘请护持文化馆廿多年的鉴心法师担任文化馆住持。

农禅寺

 
农禅寺水月道场
农禅寺
 
位置  台湾台北市北投区八仙里大业路65巷89号
官方名称农禅寺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寺庙
评定时间2004年7月19日
详细登录资料

农禅寺为法鼓山的重要发源地,是由中华佛教文化馆的开山长者东初老人于北投购地一甲所初建,做为文化馆的下院。1971年由东初老人率领弟子开始建造,直至1975年始落成启用,并以“农禅寺”为名。创建之初为效法唐代百丈禅师所创立的禅林制度,期许弟子自食其力同时禅修与务农维生而取名“农禅寺”。主要的成立宗旨即为从事佛教教育、文化与社会关怀工作,并推动佛法、汉传佛教精神。目前以举办各种法会共修活动,如念佛、初级禅训班、大悲忏法会、净土忏法会,以及皈依典礼、周日讲经等活动为主。

农禅寺早期为一栋两层楼的农舍:一楼为客房;二楼供奉文殊菩萨,称为文殊殿。1977年东初老人圆寂后,由圣严法师接掌管理时,常住众仅有四人。寺院周围遍布菜园、竹林,平日常住众多亲手种植菜蔬,以供寺内食用。

1978年,时任住持的圣严法师开始于寺中举办周日讲经法会;同年4月,农禅寺借予场地给原设在新竹市福严精舍的“美国佛教会”驻台译经院使用。

1979年开始成立“禅坐会”;同年8月成立了“三学研修院”,成员即译经院原有成员与禅七学员,共十位。该院进一步发展为“僧团”,而初期僧团运作的所在地即是在农禅寺。

1982年开始成立“念佛会”,周周举办共修,人数最多可达上百人。农禅寺除了定期举办共修之外,早期各单位如基金会、法鼓文化等办公室均设置在此。时至今日,其不仅是法鼓山的活动核心,更是蕴藏了法鼓人共同的记忆,亦是弘法之重要地点。

1989年,由于北投关渡平原重划开发,农禅寺所在地被纳入“关渡平原保护区”,可能面临拆迁的命运。然而,农禅寺的拆迁问题一直在宗教及地方人士大力奔走之下,并感念法鼓山早年开山筚路蓝缕之历史过程,为传承市民对于北投农禅寺之集体记忆,促请保留。

因此,台北市政府于2004年7月19日公告登录农禅寺开山时期所建之二层农舍与慈悲门等二处建筑物为本市历史建筑,并建议划设为“保存区”,自此也免于拆迁之命运。2010年5月,举行农禅寺新建水月道场动土典礼。2012年12月,水月道场正式落成启用。

斋明寺

 
斋明寺

具有一百六十年历史的桃园大溪斋明寺,由性悦法师创建于清代道光末年(约公元1850年代),其法脉始继于南海普陀洛伽山;1985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审定为三级古迹。1999年1月22日正式交由法鼓山承接法务,由圣严法师为第七任住持。

斋明寺建寺之初原名为“福份宫”,1873年(清同治12年)第二代住持黄普瑟居士改建瓦茸堂宇,更名为“斋明堂”,法脉转承斋教龙华法脉。1911年第三代住持胡普惠居士扩大改建殿宇及东西二厢。1926年第四代住持江普梅居士礼福州鼓山涌泉寺圣恩和尚为师,传承鼓山曹洞宗的禅学法脉。1938年第五代住持江普乾居士因应台湾日治时期之时势,声请加入日本曹洞宗联络寺庙,并更名为“斋明寺”。1998年第六代住持江会观居士期能让斋明寺革新再造,遂邀圣严法师接任住持,将斋明寺回归正信禅寺。1999年1月22日斋明寺举行交接仪式,将印信交与圣严法师,同年9月11日举行晋山典礼,正式敦请圣严法师为第七任住持,斋明寺至此交由法鼓山管理。由于斋明寺历史悠久,加上历代住持对寺产的爱护,寺中保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在经书中,以原版拓印的宋碛砂藏经为最;在书画方面,则保有总统严家淦于右任梁实秋等人之作品。斋明寺环境清幽,临大汉溪,往昔有“崁津归帆”、“灵塔斜阳”者,并列为大溪八景之二,其古道亦为昔日通往大溪之捷径,现已成为古迹巡礼中的重要景点。

云来寺

 
云来寺

云来寺座落于台北市北投区公馆路,在2006年10月7日正式启用。成立云来寺的来由,与1989年农禅寺的被告知拆迁有关,由于农禅寺将被拆迁,创办人圣严法师则感念于让台北市民有一个共同修习佛法的场所,遂在北投地区积极找地兴建。农禅寺之后免于被拆迁,北投新址大楼完工后,则由法鼓山分别各地承租办公的单位或事业体则迁入,如法鼓山佛教基金会、法鼓文化、慈善基金会、护法总会及行政中心......等单位。

云来寺虽名为寺,但由于其主要提供法鼓山行政、文化、慈善与社大等各单位作为办公之用,因此不对外开放参访。其建筑不见飞檐斗栱等传统建筑元素,而其较具现代感的造型,在台湾寺院中算是比较少见的。

宝云寺

 
改建完成的宝云寺

台中宝云寺的缘起于1988年8月,圣严法师在台中信众谢淑琴的邀请下,初次到台中市中兴堂进行为期两天的专题演讲,由于参加民众踊跃,遂发起成立台中分院的愿心。但直到1991年于台中市才购得一间八十多坪的公寓,是年4月4日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台中分院”于是成立。但随着护持人数增加,原有公寓的出入在管理上有所不便,故于1992年10月迁移至柳川东路上,1996年5月再迁移至忠明路上弘法。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基于建筑安全考量,遂于2000年9月迁至位于七期重划区内的西屯区市政路现址,2014年12月3日原址改建落成,更名为宝云寺,是法鼓山中最新完工的寺院建筑。

持续弘法迄今,目前主要以举办各种共修活动、菩萨戒诵戒会、地藏法会、大悲忏法会,以及成长营、合唱团、佛学讲座与儿童读经班等为主。

台南分院

台南分院的成立可溯源至1990年8月17日法鼓山护法总会首度于台南举办联谊会,圣严法师南下慰问,在当时台南唯一一位劝募会员杨黄玉淑,主动邀集友人加入护持,因此揭开了台南分院涓滴成长的路程。最初,共修地在劝募成员家中,随着人数增长,于是透过当时法鼓山台南念佛会会长颜净一居士的协助,借用台南府前路的“德化堂”为共修处,此后在1991年7月1日成为法鼓山“台南办事处”的所在地。1993年5月迁移至南门路上,1998年4月购得台南市西门路上一处房舍,“台南分院”自此成立。1998年11月22日新道场正式洒净启用,翌年三月举行开光,开启了台南地区弘法的新历程。现在以举办各种共修活动,如佛一、佛二、佛三,菩萨戒诵戒会、地藏法会、大悲忏法会,举办法器练习、读书会、佛学讲座、儿童读经班、小法鼓儿童绘本导读、生命成长课程、健康讲座等。另外,位于台南市佳里区的“云集寺”,亦属于法鼓山台南分院所辖之分寺院。

紫云寺

创建于1960年的高雄南天台紫云寺,位于高雄市鸟松区,由开山住持演禅长老尼购地草创,由于长老尼是天台宗高僧斌宗上人的弟子,因此在紫云寺上冠上“南天台”的宗派。第二任为净圆法师。2001年1月演禅长老尼与净圆法师顾及本身年事已高,为承续法务,便交由法鼓山承接,圣严法师为第三任住持,成为法鼓山在高雄地区弘化的重镇。另外,位于高雄市三民区的“三民精舍”,亦属于法鼓山紫云寺所辖之精舍。

信行寺

信行寺位于台东县卑南乡,1968年由查妙法师购地创建,1972年交由会彻法师主持,其取佛法中“信、愿、行”之意涵,故取名为“信行寺”。1997年法鼓山台东办事处因环境所致而意欲另寻新场所,幸遇信行寺也在寻觅适当接掌者,因而促成了法鼓山台东信行寺的成立。1997年12月25日办事处正式迁至台东县台东市信行寺,并持续掌理法务迄今。

东初禅寺

1975年冬,甫于日本东京取得博士学位的圣严法师应美国佛教会沈家桢居士之邀,赴美担任美国佛教会董事长兼任副会长及美国大觉寺住持一职。1977年5月,应当地学佛青年的需求而开办禅坐训练班,于是假沈居士的“菩提精舍”主持第一次禅七。1978年底,在弟子的协助之下,于纽约市皇后区(Queens)林边(Woodside)租下一层房子,成立“禅中心”(Chan Meditation Center)为固定道场。翌年7月,圣严法师为了纪念恩师东初老人,特将此禅中心命名为“东初禅寺”,英文名称则为“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与位于台湾的中华佛教文化馆名称相同。1979年于同为皇后区的爱尔姆斯特(Elmhurst)的柯罗娜街(Corona)集资购置一处二层楼的旧砖房,于1981年5月10日落成使用。随着弘法活动及信众日增,1987年搬迁至原舍对面较为宽敞的三层楼房,并使用迄今。东初禅寺经常性举办的活动中,以“禅七”最具特色,其中多是借此活动接引西方人亲近汉传佛法、修禅的主要管道之一。

象冈道场

至1977年,东初禅寺已举办七十七场禅七与多项活动,随着修禅的弟子与日俱增,东初禅寺的使用已经超过负荷,于是便在1997年7月于纽约上州的象冈镇(Shawanggunk of Ulster County)购置土地,成立“象冈道场”,作为专用之禅修中心。

位在山坡地上的象冈道场,其“象冈”二字,源于印第安语Shawanggunk音译而来,其本意是“白色的山”,而道场取名为“象冈”,则亦期许它成为一个培养佛门龙象人才圣地之深意。

教育文化

 
法鼓文理学院与僧伽大学校园

法鼓文理学院

全衔为“法鼓学校财团法人法鼓文理学院”。由法鼓人文社会学院与法鼓佛教学院于2014年合并成立。法鼓佛教学院自中华佛学研究所改制宗教研修学院,合并后改制为佛教学系。原人文社会学院改为人文社会学群,于2015年春季招收首届“生命教育”、“社区再造”、“社会企业与创新”、“环境与发展”等四个硕士学位学程学生。

僧伽大学

由法鼓山僧团创立,是专为培育僧侣的佛学院。东初老人曾发表多篇文章呼吁佛教界成立佛教大学,而圣严法师则于1961年在《人生》、《觉世》等刊物中为佛教大学请命。然而直到1998年10月2日才得以召集了相关人员拟定了“法鼓山佛学院规划书”,隔年3月2日于农禅寺召开第一次佛学院筹备会议。2000年3月15日再于农禅寺举办一场“佛学院办学经验交流座谈会”,邀集了当时台湾各佛学院负责人,就僧伽教育、佛学院运作进行广泛的交流。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僧大确立了建校目标及完成各项软硬件设备后,于2001年秋开办,首届招生计有男众九名、女众廿九名共卅八名学生报名考试,实际录取男众五名、女众十八名。其中特殊规定则是:学僧必须在第三年剃度,成为僧团的一员。

其教育目标为以汉传佛教的理论及实践,培养德学兼备、解行并重,具有高尚宗教情操,并能带动社会净化之僧才。其次、造就因应时代潮流下的佛教僧才,推动佛教教育文化工作,落实社会关怀。再次之、加强国际交流与语言训练,推动佛学教育国际化,培养深具国际宏观之弘化僧才。僧伽大学虽以大学为名,其学制仍为僧人的养成教育,与一般的大专院校体系并不相同,因此并无中华民国教育部之授业认证。

中华佛学研究所

“中华佛学研究所”前身为“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由前教育部部长暨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博士提倡成立,目的为发扬汉学。创立之初隶属于中华学术院,附设于中国文化学院学区内。

1975年圣严法师获得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张其昀先生有意敦聘法师前往任教。1978年,法师应张其昀先生之聘,正式担任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1981年8月招收第一届学生,1984年由于中国文化大学改制,佛学研究所停止招生,时任所长的圣严法师却认为虽然停止招生,但佛教的高等教育却不能停止。

1985年秋,则以“中华佛学研究所”之名继续招生。1986年移至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

中华佛学研究所于1987年向教育部申请立案,同年7月1日奉准立案,于8月22日举行成立大会。而之前由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发行之《华冈佛学学报》,自第九期起更名为《中华佛学学报》。

1992年由方甯书教授接任圣严法师为第二任所长,1996年则由李志夫教授任第三届所长。

中华佛研所另为社会人士设立了“佛学教育推广中心”,并规划佛学与禅修的研究课程。2001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第一期工程完成,中华佛研所便迁移至金山现址。

其学制课程为每年招收十至十二名具大专学历之研究生,授予三年课程。此外,1990年起每年招考选修生数名,修业期限二年。1996年起,针对无法成为正式研究生者,另甄选选课生若干。2007年法鼓佛教研修学院获准设立后转型为纯研究机构。

法鼓文化

法鼓文化的成立因缘,可溯及至东初老人在中华佛教文化馆推展佛教文化事业的时期,为了保存佛教文献,东初老人先后编纂了《禅学大成》、《莲池大师全集》、《净土十要》、《中华佛教美术》、《中华佛教丛书》、《民国高僧传》及《中印佛教交通史》、《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国近代佛教史》等丛书,以为研究佛教历史文化之依据。老人圆寂之后,一度停摆了的文化事业,直到圣严法师回国后,在方甯书教授的协助下,于1980年5月成立了“东初出版社”,以承续东初老人的文化使命。出版社成立之后,首先出版了七册的《东初老人全集》;其他出版物为圣严法师编写的基础佛教入门书籍,如《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戒律学纲要》等。此外,并出版中华佛学研究所的学术论文著作,另一方面也同时出版“佛学小丛刊”与大众结缘。另一方面出版部发行《人生》、《法鼓》两刊杂志。1989年法鼓山创立,东初出版社开始化不同书系,包括“寰宇自传”、“禅修指引”、“智慧海”、“现代经典”等系列,以及“有声书”系列有声书籍,并于1994年集结圣严法师之前所有著作,辑成一套四十七册的《法鼓全集》。1995年7月将东初出版社扩大为“法鼓文化”,朝向多元出版事业发展。并于1996年开始参加台北国际书展。

参考资料

  1. ^ 法鼓山方丈 果暉法師接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8-06-27 [2018-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2. ^ 心五四運動的時代意義120-2-1. www.ddm.org.tw.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3. ^ 四左共勉予四眾佛子共勉語 - 聖嚴法師數位典藏 (PDF).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30). 
  4. ^ 法鼓山榮譽董事會簡介. 法鼓山荣誉董事会.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1). 
  • 《法鼓山简介》中、英文 2006年版
  • 《法鼓山年鉴-总论1989~2001年》释果毅总编辑 台北市:法鼓山基金会 2005年10月初版 ISBN 986-81352-2-2
  • 《法鼓山年鉴-2002》释果毅总编辑 台北市:法鼓山基金会 2005年10月初版
  • 《法鼓山年鉴-2003》释果毅总编辑 台北市:法鼓山基金会 2005年10月初版 ISBN 957-98949-6-5
  • 《法鼓山年鉴-2004》释果毅总编辑 台北市:法鼓山基金会 2005年10月初版 ISBN 957-98949-8-1
  • 《法鼓山年鉴-2005》释果毅总编辑 台北市:法鼓山基金会 2006年9月初版 ISBN 978-957598-365-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