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拳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4月6日) |
永春拳是南拳一种,传说甚多,众说纷纭。
据民国初年的少林传说,永春拳得名于福建南少林寺的“永春殿”,因当年少林寺所习拳术甚多,故形成了今天流派众多的少林拳,寺内有不同拳术,教授地点也不同。其中有罗汉堂、般若室、永春殿、达摩院等多处。当年永春殿所教习的少林拳,即永春拳。
或说福建兴化南少林比丘尼五枚师太遭清朝官吏迫害,至闽南永春州(今泉州永春县)传授武术,故称永春拳,而后传给女弟子侠女严咏春,经严咏春的传播,此拳术得以大行于世,故改称“咏”春拳,就是流传到今的“咏春拳”。
内容
据少林传说,少林永春拳由至善禅师于永春殿所传,至善传师妹五枚师太,所教习的少林拳有小练头,四门,红砂手,伏虎,桩拳,沉桥,标指,佛掌,花拳一路,花拳二路等,武器包含行者棒、二字双刀、少林六点半棍法等套路,五枚把这些合并为永春拳。
少林故事
相传,1795年乾隆帝以赐御酒为名,追剿少林弟子,将福建少林寺烧成一片瓦砾,只剩下永春殿后座一角。至善禅师、洪熙官、黄坤三人当时云游两广,幸免于难。至善禅师为纪念永春殿和三人逃生,故把这套拳术取名为永春拳。
至善禅师为逃避清兵追捕而隐于广东佛山、清远一带,后匿藏于佛山琼花会馆,并随戏班坐红船落乡当伙工,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永春拳传于红船中人黄华葆、梁二娣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