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改制考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0年7月22日) |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的一部著作,共二十一卷,1897年出版。
康有为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讬古改制”的作品,假托于尧、舜之言论,康有为宣称:“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删述者,误也。”康有为因此提出变法要求。廖平认为《孔子改制考》是抄袭他的《知圣篇》。
目录
版本
各卷内容
以下列出该书各卷内的小标题,以备读者查阅。
各卷内容
- 卷一 上古茫昧无稽考
- 卷二 周末诸子并起创教考
- 卷三 诸子创教改制考
- 卷四 诸子改制托古考
- 卷五 诸子争教互攻考
- 卷六 墨老弟子后学考(表附)
- 卷七 儒教为孔子所创考
- 孔子创儒显证
- 孔子自明创儒大义
- 孔子弟子后学发明创儒大义
- 异教非儒专攻孔子知儒为孔子所特创
- 孔子创儒后其服谓之儒服
- 孔子创儒后其书谓之儒书
- 孔子创儒后诸弟子传其口说谓之儒说
- 孔子创儒后从其教者谓之儒生
- 卷八 孔子为制法之王考
- 孔子为制法之王显证
- 孔子为新王
- 孔子为素王
- 孔子为文王
- 孔子为圣王
- 孔子为先王
- 孔子为后王
- 孔子为王者
- 孔子托王于鲁
- 孔子为制法之王总义
- 卷九 孔子创儒教改制考
- 明孔子改制总义
- 孔子与弟子商定改制大义
- 孔子弟子后学发明改制大义
- 据异教攻儒专攻制度知制为孔子所改
- 明儒服为孔子创制
- 明孔子亲迎之制
- 明孔子立嗣之制
- 明丧葬之制为孔子改定者
- 孔子定削封建大一统之制
- 明授时乃孔子之制
- 明孔子制土籍田之制
- 明选举为孔子之制
- 明孔子定刑罚之制
- 明孔子定姓之义
- 明孔子定礼乐之义
- 明孔子作经以改制
- 卷十 六经皆孔子改制所作考(纬书附)
- 卷十一 孔子改制托古考
- 卷十二 孔子改制法尧舜文王考
- 孔子法尧舜文王总义
- 孔子法尧舜
- 孔子法文王
- 孔子改制后弟子后学皆称尧舜
- 孔子改制后弟子后学皆称文王
- 卷十三 孔子改制弟子时人据旧制问难考
- 孔子改制弟子据旧制问难
- 孔子改制时人据旧制问难
- 弟子仍旧制 孔子以所改之制定之
- 时人仍旧制 弟子以孔子所改之制告之
- 孔子改制后 弟子从之而舍旧制
- 孔子改制后 时人从之而舍旧制
- 时人惑旧制 后学以孔子所改之制辟之
- 时人别创新制 后学以孔子所改之制折之
- 卷十四 诸子攻儒考
- 春秋时诸子攻儒
- 战国时诸子攻儒
- 秦时诸子攻儒
- 两汉时诸子攻儒
- 卷十五 墨老攻儒尤盛考
- 墨学攻儒
- 老学攻儒
- 卷十六 儒墨争教交攻考
- 儒墨互攻
- 儒攻墨
- 墨攻儒
- 卷十七 儒攻诸子考
- 卷十八 儒墨最盛并称考
- 儒墨最盛
- 儒墨并称
- 卷十九 鲁国全从儒教考
- 鲁人从儒通论
- 孔子负圣人之誉 吴太宰鲁叔孙陈大夫所言 中外皆称之如此
- 孔子为吏自行其道
- 鲁人尽服孔子之教
- 鲁能尊敬孔子之子孙弟子后学加崇异礼
- 鲁之儒生战国秦汉时尤盛
- 卷二十 儒教遍传天下战国秦汉时尤盛考
- 孔子弟子后学遍传儒教于天下
- 天下皆尊慕孔子服从儒教
- 儒教盛行于战国
- 儒教盛行于秦
- 儒教盛行于汉初
- 卷二十一 汉武帝后儒教一统考
- 汉武帝罢黜百家专崇儒教
- 汉武后特尊孔子加崇异礼
- 汉武后崇尚儒术盛行孔子学校之制
- 汉武后崇尚儒术盛行孔子选举之制
- 两汉帝者及诸侯王皆受经通儒术皇后附
- 两汉帝者屡诏诸儒评定五经以一学术
- 两汉廷议多召儒生
- 两汉学人皆从儒教
- 两汉郡吏皆以儒术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