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 (桃园市)
大潭,是台湾桃园市观音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西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大潭里不含最西端、武威里不含东北边及东南边狭长地带、保生里东南半叶的北部、观音里西北部狭长地带。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大潭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大潭庄”,隶属于竹北二堡。该庄西北临台湾海峡,东北与石观音庄为邻,东南边为三座屋庄,南边及西南边为茄苳坑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桃仔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隶属不变。1920年(大正九年),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大潭”大字,隶属于新竹州中坜郡观音庄,大字下有“大潭”、“塘背”、“塘尾”、“小饭坜”小字名[2]。
战后观音庄改制为观音乡,隶属于新竹县,大字亦改制为村。1950年桃、竹、苗分治,观音乡改隶属于桃园县。2014年12月,桃园县升格为直辖桃园市,观音乡改制为观音区,村亦改制为里。
聚落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大潭、塘背、塘尾、小饭坜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此外,本地区尚有上塘尾、下塘尾、上大潭、塘头、横圳顶、横圳头、对面厝、廖厝、黄厝、林厝等聚落[3]。
交通
省道台15线(滨海路武威段、滨海路)是关渡至香山的传统北台湾西部海岸平面干道,大致以东南—西北走向转东北—西南走向经过大潭地区。由该道路向东南转东北再转东北东绕过观音市区,可前往大园、林口、八里等地,向西南可前往崁头厝、红毛港、树林子(坑子口地区北部)、猫儿锭、旧港等地,其中树林子至猫儿锭南端凤山溪桥路段与省道台61线共线。
省道台61线又称“西部滨海快速公路”,是八里至安南的快速公路,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蜿蜒经过本地区西北部,并于本地区西北部与省道台66线交会处设有“观音交流道”。在该交流道以南主线已于2017年12月5日通车,并设有两侧平面车道。由该道路向东北可前往大园、林口、八里等地,向西南可前往崁头厝、红毛港、坑子口、猫儿锭后,止于凤山溪桥南岸,并以省道台15线作为代用道路至香山区浸水桥始续接快速公路主线。
省道台66线又称“东西向快速公路-观音大溪线”,其西北侧端点即位于省道台61线交会处。由此向东南出境后可前往新屋、平镇、大溪南兴,可在平镇系统交流道连接国道1号,亦可在终点处转市道112甲线经由大溪交流道连接国道3号。
市道112号(信义路)是观音至大溪崎顶的道路,其西侧端点位于本地区东部的省道台15线路口。由此向北北东转东北再转东南穿越观音市区后,可前往中坜、八德、大溪崎顶等地。
区道桃89线(仁爱路二段)是观音至新屋的道路,大致以北北东—南南西走向蜿蜒经过本地区东南部。由该道路向北北东可前往观音市区并止于市道112号路口,向南南西转南再转南南东可前往保生、新屋市区并止于中正路路口。
区道桃92线是大潭海边至石磊的道路,其西北侧端点位于观音交流道东北侧的省道台61线路口。由此向东南蜿蜒而行,至省道台66线、台15线交会处后与省道台66线共线一小段后,转南南东出境可前往石磊子并止于市道115号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