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村(英语:Yau Yat Tsuen,亦作Yau Yat Chuen[1])位于香港九龙半岛西部山丘,与九龙塘相邻,界限街以北,为香港市区罕有低密度高尚住宅区。西临石硖尾,东临港铁东铁线路轨,进出此地区的街道只有达之路歌和老街桃源街,村名取自南宋诗人陆游著作“游山西村”中的著名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2]

从高处航拍又一村一带,左边可见红色建筑为又一居,右方为南山邨,其他平房建筑则为又一村的其他住宅

地理位置

 
又一居

根据早年规划署的分区计划大纲图,又一村属于九龙仔的一部分,但随着都市发展,地理环境被人为改变,加上行政区划的变动,又一村已从九龙仔分离,成为深水埗区下的一个与石硖尾、长沙湾等地并列的独立分区[3]。由于又一村为了迁就飞机降落当时邻近九龙城的启德机场,而跟相邻位处九龙城区范围的九龙塘一样以低密度住宅区建筑为主,加上又一村东面只有港铁东铁线划分深水埗区及九龙城区,地理分界不明显,而距离又一村最近的港铁站又座落在两地分界线上且被命名为九龙塘站,故大多数人已将又一村视为九龙塘一部分,或误以为从九龙塘站向南延伸到界限街、位于东铁线铁路两侧的高尚住宅区都是又一村,甚至受到区内大型购物商场又一城的影响,误以为“又一村”三字是九龙塘附近的高尚住宅区的“屋苑名称”[4]

不过从现实角度来说,既然现今绝大部分香港市民都将又一村视为九龙塘的一部分,而香港政府至今未有设立以地区为单位的地方管理架构,故对又一村区属的讨论仅具有学术和历史意义。

历史

九龙塘早于1920年代发展为低密度住宅区,但又一村一带则未有任何发展,只是一个名为花墟山的地方。二次大战过后,糖姜大王余达之(曾任职市政局议员)创立又一村建设有限公司牵头发展,因为九龙塘是洋人聚居的地方,余达之认为,华人亦应有一个自己的高尚住宅区。故在九广铁路西面兴建平房,形成成花园别墅区,而命名为又一村的原因,是来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该区的名气与九龙塘齐名。

基于余氏对倡建又一村作出了很大的功劳,区内最主要的干道(达之路)正是纪念余达之[5]。由于余达之生前喜爱花卉,故在区内的道路,大多都以花卉名称去命名,诸如海棠路、石竹路 、地锦路高槐路牡丹路等。又一村内也有大型屋苑如又一村花园及又一居等,全以又一村作命名基础。

1950年,又一村正式动工平整土地,[6]全村114幢花园式洋房、会所陆续于1953-55年落成。1956年,达之路的大坑东道口建立又一村牌坊[7],1963-64年因扩展道路被清拆[8]。1956年秋季,又一村学校正式开始办学。[9][10]

1980年代,由太古地产发展的的又一村花园落成。

1990年代,大型屋苑又一居分期落成,旧称香港城市理工学院的香港城市大学永久校舍亦在1990上半年逐步启用,至1998年以又一村命名的九龙塘大型商场又一城启用。

2017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访港[11]其夫人彭丽媛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的夫人梁唐青仪的陪同下参观又一村学校。[12]

又一村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区,政府多年来特别将此特式保留,规定区内建屋的最高地积比率和层数为0.6及三层,因而又一村多年来都能维持低密度人口。

另外,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部、商界环保协会及旧称香港工业科技中心的创新中心亦位于又一村。

著名地点

 
达之路
 
桃源街游乐场

私人屋苑

学校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又一城公共运输交汇处
达之路
海棠路
桃源街
大坑东道
;红色小巴

区议会议席分布

年度/范围 2000-2003 2004-2007 2008-2011 2012-2015 2016-2019 2020-2023
石硖尾公园香港城市大学又一居以北、达之路又一村花园以北、东铁线
泽安选区的一部分
龙坪选区的一部分
又一村选区
大坑东道协同中学又一居以南、达之路又一村花园以南、东铁线
大坑东及又一村选区的一部分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及条目。

参考资料

  1. ^ 香港政府的官方拼法为“Yau Yat Tsuen”,不过“Yau Yat Chuen”之拼法在坊间亦十分常见,如当地的又一村学校就使用“Yau Yat Chuen School”之名。更甚者,官方路牌中,两种拼法皆出现。
  2. ^ 林永坚. 【恒管清思】錯譯香港街名 泉水誤作春園. 香港文汇报. 2017-05-12 [2019-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9). 当然另一方面,不少香港街道的取名却饶有深意,甚或带有相当中国文化色彩。如九龙塘著名住宅区“又一村”,其名称固然是取自南宋诗人陆游名句“柳暗花明又一村”。 
  3. ^ 九龙仔原为涵盖九龙塘、又一村、大坑东等大片土地的地名,但在1920年代后九龙塘发展后,跃升为主要分区,占据原有九龙仔中间部分,使九龙仔被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但两部分都仍然保留以九龙仔之名。1970年代后期九龙仔的范围继续萎缩,九广铁路以西的又一村、大坑(指现时大坑东、大坑西两地)脱离九龙仔。现今“九龙仔”一名仅指九龙仔公园一带地区,在现今香港政府的地图上亦属于主要分区,不过区内部分较年长的居民仍习惯称大坑东邨南山邨一带作九龙仔。
  4. ^ 香港的商住混合发展极为常见,遍布全港十八区,多数情况下屋苑名称及其附属的购物商场名称会有内在连系,甚至完全相同。
  5. ^ 梁涛:《九龙街道命名考源》,市政局,1993年。
  6. ^ 华侨日报. 興建又一村工程開始. 1950-06-18 [202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6). 
  7. ^ 华侨日报. 又一村古香古色 橫跨達之路入口處之大牌坊興建憲成壯觀. 1956-07-09. 
  8. ^ 华侨日报. 九龍又一村建設公司開股東年會報告會務. 1963-09-04. 
  9. ^ 华侨日报. 又一村小學秋季開課. 1956-06-26. 
  10. ^ 华侨日报. 又一村學校開幕 教育司及余達之痛論教師待遇應提高 今年內全港增加五萬四千小學學額. 1956-08-26 [2022-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6). 
  11. ^ 香港各界熱烈歡迎習近平總書記來港視察. 星岛环球网. 2017-06-26 [2018-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12. ^ 國家主席夫人參觀幼稚園.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7-06-29 [2018-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6). 
  13. ^ 黃大仙及九龍城 — 青山道. [2016-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14. ^ 觀塘協和街 — 青山道香港紗廠. [2016-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15. ^ 青山道香港紗廠 — 藍田及油塘. [2016-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6). 
  16. ^ 觀塘及黃大仙 — 青山道. [2016-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