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 (核试验)

三位一体(英语:Trinity),也有音译作托立尼提特里尼泰,是人类史上首次核试验代号,是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美国陆军在1945年7月16日[4][5][6][7][8]新墨西哥州索科罗县托立尼提沙漠[9]进行,这次试验被认为是核子时代开始的象征。

三位一体
Trinity
三位一体核试验的爆炸和随后的蘑菇云,估计产量为25,000吨TNT
基本信息
国家 美国
试验地点新墨西哥州三位一体核试场
时期1945年7月16日
试验性质大气核试验
引爆方法核裂变
最大当量2万吨爆炸当量
导航
前次核试
后次核试十字路口行动
三位一体核试场
三位一体核试场
三位一体 (核试验)在新墨西哥州的位置
三位一体 (核试验)
三位一体 (核试验)在美国的位置
三位一体 (核试验)
地点白沙导弹靶场
最近城市圣安东尼奥
坐标33°40′38.27″N 106°28′31.41″W / 33.6772972°N 106.4753917°W / 33.6772972; -106.4753917
占地面积36,480英亩(147.6平方千米)[1]
建于1945年
NRHP编号66000493
重要日期
NRHP收录1966年10月15日[2]
指定NHLD1965年12月21日[3]

该核试测试的是一个内爆式的爆炸装置,核装药为5kg的伽玛相的。其昵称为“小工具”(The Gadget[10]。1945年8月9日在长崎投放的胖子原子弹采用了同样的内爆式设计,三位一体试验的当量约为20,000吨TNT,爆炸高度30.5米,爆炸温度7千万K,1,000码内放射性沾染达1,000伦琴,最佳爆炸高度应为458米,弹体重3吨,内径1.4米,有效系数5%。

历史背景

核武器的制作在1930年代完全是超乎原来的政治及科学发展。有关原子的自然本质的新发现,美国联合英国加拿大本来就已积极开发核裂变能源。基于欧洲大陆的法西斯主义政府的兴起,由于担心纳粹德国会赶在英美诸国之前开发出原子弹,美国遂提出进行曼哈顿计划,积极发展核科学。

筹备实验

1944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肯尼茨·班布里奇英语Kenneth Bainbridge受命为核试验场选址,此人曾在炸弹专家乔治·基斯提亚科斯基英语George Kistiakowsky手下工作。虽然当时人们尚未了解核武器的威力,但在选址时已考虑场址的隐蔽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探测核试验的仪器也将安放在试验场上,摄影师亦在现场架起了若干摄影机。

选址

项目负责人列出了八个候选地点,它们是加利福尼亚州圣尼古拉斯岛得克萨斯州帕德雷岛圣路易斯山谷英语San Luis Valley马尔派斯国家遗迹英语El Malpais National Monument的熔岩区和新墨西哥州的一些地方。加州布莱斯附近的莫哈韦沙漠军事基地最初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场址,但由于军方的项目负责人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将军不喜欢和该军事基地的指挥官打交道,所以提案被否决。[11]最终,核试验场的位置被定在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索科罗县白沙导弹靶场的北端。[12]

军队在1944年末到达并展开核试验的准备工作。马文·戴维斯中士的宪兵队在同年12月30日到达洛斯阿拉莫斯担任戒备工作。他们最初准备骑马巡逻,但由于试验场的面积过大,因此宪兵改为使用吉普车和卡车。驻守在试验场的士兵成了索科罗县的常客,他们起先准备打井饮水,却发现水的碱性过强无法饮用,只好从索科罗县的一个消防站运送饮用水。其他实验人员则在1945年间到达。

场地上还建起了三个观察用的碉堡。奥本海默和一些军方人士曾在原爆点9.7公里以南的碉堡观看核爆,格罗夫斯将军则在16公里以外的军事基地中观测。[13]

命名

目前尚未能了解到将此次核试验命名为“三位一体”的具体来源,但人们通常认为其得名于奥本海默引用的约翰·多恩诗句。1962年格罗夫斯就命名一事致信奥本海默。他在信中问他是否是他将这次核试验命名为“三位一体”,美国西部的河流和山脉常以此词命名,并不会引人注意。奥本海默回复到:[14]

我的确给出了这个建议,但并不是那么直接……我并不确定为什么我选了这个名字,我当时脑海中响起了约翰·多恩临死前创作的一首诗,这是为我熟知并深爱的一首。引用如下:“As West and East / In all flatt Maps—and I am one—are one, / So death doth touch the Resurrection”[15],这并不是三位一体,但约翰·多恩的另一句虔诚的诗开头是“Batter my heart, three person'd God”。[16][17]

核爆炸

 
引爆后数十秒

在1945年7月16日的早上五点三十分[18],实验核弹被引爆,爆炸力约为两万五千吨TNT爆炸当量,爆炸造成了一个大约 4.7 英尺(1.4 m)深、88 码(80 m)宽的核弹坑,而该处中的沙子被融化,并变成了一种具有轻度放射性的浅绿色玻璃结晶,这些结晶亦因为这次核试而被称为“托立尼提物质[9]Trinitite),Trinitite 层的半径约为 330 码(300 m)。

在爆炸时,周边的山有一到两秒时间被照得“比日间还要光亮”,即使远至基地营地也感觉到热度“好像在烤炉旁一样”。爆炸发出的光线,从最初的紫色转为绿色,再转为白色。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需时40秒传送至观测者,而据报远至100英里(160千米)外的人亦感受到该次爆炸。另外,有关爆炸产生的蘑菇云高达7.5英里(12.1千米)。

参考文献

  1. ^ Richard Greenwood.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Inventory-Nomination: Trinity Site (PDF). National Park Service. 1975-01-14 [2009-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27).  and Accompanying 10 photos, from 1974.PDF (3.37 MB)
  2. ^ National Register Information System.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7-01-23. 
  3. ^ 三位一體核試場. 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08-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5). 
  4. ^ Szasz, Ferenc Morton. The Day The Sun Rose Twice: The Story of the Trinity Site Nuclear Explosion July 16, 1945.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84. ISBN 978-0-8263-0768-2 (英语). 
  5. ^ The First Atomic Bomb Blast, 1945. Eyewitnesstohistory.com.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8). 
  6. ^ Chris Demarest. Atomic Bomb-Truman Press Release-August 6, 1945. Trumanlibrary.org.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07). 
  7. ^ Final Preparations for Rehearsals and Test | The Trinity Test | Historical Documents. atomicarchive.com.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7). 
  8. ^ TRINITY TEST - JULY 16, 1945. Radiochemistry.org.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1). 
  9. ^ 9.0 9.1 印度河文明之謎. 奥秘. 1993, 1993年 (1) [2013-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6) (中文(繁体)). 
  10. ^ Westcott, Kathryn. The day the world lit up. BBC. 2005-07-15 [201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7) (英语). 
  11. ^ Trinity Atomic Web Site. Walker, Gregory. [2016-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6). 
  12. ^ Trinity Site. White Sands Missile Range. [200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1). GPS Coordinates for obelisk (exact GZ) = N33.40.636 W106.28.525 
  13. ^ Rhodes, p. 675.
  14. ^ Richard Rhodes,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6), pp. 571–572.
  15. ^ Hymn to god, my god, in my sicknes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urce: Donne, John. Poems of John Donne. vol I. E. K. Chambers, ed. London: Lawrence & Bullen, 1896. 211–212.
  16. ^ John Donne, Holy Sonnets, XIV. The clause is the truncated first line of a four-line sentence from the (14-line) sonnet.
  17. ^ Holy sonnets. XIV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ource: Donne, John. Poems of John Donne. vol I. E. K. Chambers, ed. London: Lawrence & Bullen, 1896. 165.
  18. ^ Guttenberg, B. Interpretation of Records Obtained from the New Mexico Atomic Test, July 16, 1945. 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46, 36: 327–33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