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1380年),初名国珍,河中(今山西)人。明朝初期军事将领。

其早年跟从韩林儿,担任御史。吕珍攻破安丰后,丁玉归降朱元璋。此后跟随征战彭蠡,担任九江知府。并率众平定彭泽叛乱。朱元璋赞赏其武略,命其兼任指挥,并改名为玉。之后跟从傅友德攻克衡州,并担任指挥同知镇守衡州,后移防永州[1]

洪武元年,晋升都指挥使,兼任行省参政,镇守广西。洪武十年,为右御史大夫。后以平羌将军身份平定四川威茂土酋董贴里叛乱。两年后,平定松州(松潘)。当时朱元璋认为松州多山少田,不宜坚守。丁玉则认为其为西羌要地,不可放弃军事设施。于是朱元璋听从其主张。当时四川人彭普贵造乱,指挥普亮不能平定,之后丁玉讨伐。明太祖写书赞赏丁玉,并授其左御史大夫。后大军返回,升任大都督府左都督。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丁玉因与胡惟庸有姻亲,之后连坐被杀[2]

参考文献

  1. ^ 明史》(卷134):“丁玉,初名国珍,河中人。仕韩林儿为御史,才辨有时誉。吕珍破安丰,玉来归。随征彭蠡,为九江知府。大兵还建康,彭泽山民叛,玉聚乡兵讨平之。太祖嘉其武略,命兼指挥,更名玉。从傅友德克衡州,以指挥同知镇其地。复调守永州。玉有文武才,抚辑新附,威望甚著。”
  2. ^ 明史》(卷134):“洪武元年,进都指挥使,寻兼行省参政,镇广西。十年召为右御史大夫。四川威茂土酋董贴里叛,以玉为平羌将军讨之。至威州,贴里降。承制设威州千户所。十二年平松州,玉遣指挥高显等城之,请立军卫。帝谓松州山多田少,耕种不能赡军,守之非策。玉言:松州为西羌要地,军卫不可罢。遂设官筑戍如玉议。会四川妖人彭普贵为乱,焚掠十四州县。指挥普亮等不能克,命玉移军讨灭之。帝手敕褒美,转左御史大夫。师还,拜大都督府左都督。十三年坐胡惟庸姻诛。”
官衔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尤忠
元朝衡州路总管
明朝衡州府知府
龙凤年间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吴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