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得救永远得救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3月21日) |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英语:Once saved, always saved,简称OSAS)亦称圣徒的坚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圣徒蒙保守(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或永远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是源于基督教改革宗其中一套神学理论,指如果天选之人在得救以后,他便可永远得救,这也是《预选说》的要点之一。
基督新教神学家加尔文(1509-1564年)基于奥古斯丁的思想,对《新约》、《旧约》经文的注解与整理时,侧重上帝的主权与其工作,由此带出上帝对其选民的保守,而选民在保守中得以有力量来实践信仰。其后,加尔文的追随者在相关神学议题的论辩中,便归纳出此说,属“五点加尔文主义”(Five-Point Calvinism)之一。
关于此神学观念的阐释,大体上被认为有如下两点[1]:
反对观点
路德宗(即信义宗)教会相信上帝会保护信徒的信仰到底的应许[2],但并不接受“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说法,路德宗认为圣经记载了基督徒离开信心的可能性[3][4]。其教条指出:“他们故意转离圣诫命,使圣灵担忧不安,再度与世界的污秽牵连”[5]。
罗马公教曾在特伦多会议颁布以下的命令:“如果有人说,一旦称义便不会失去救恩,因此,跌倒犯罪者从来就没有称义过!说这话的人应该被处以破门律!”
亚米念派也曾在《雷蒙史全特斯会议》(Conference of Remonstrants)作出类似的声明:“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因为忽视救恩而犯罪使圣灵忧伤,将会完全离道,至终从恩典中堕落到被弃的光景。”亚米念派主要的论点是:神若“勉强”人坚持到底,就与人的自由意志有所矛盾。另外,得救后是否保证天上成圣也是争议。
争论
“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论成为基督教内争论焦点,可能有以下成因:
预选说五要点
- 全然败坏(Total depravity),人类由于亚当的堕落导致原罪,而无法以自己的能力作任何灵性上的善事。
- 无条件的拣选(Unconditional selection),上帝无条件地拣选得救者,并非因为该人的行善积德,也非预言了该人即将因信称义。
- 限定的代赎(Limited atonement),基督受极刑,是为那些天选之人而赎罪,不是为世上所有的人。
- 不可抗拒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又称有效的恩典(Efficacious grace),天选之人不可能拒绝上帝的救恩,上帝的恩典,不可能因为人的原因而被阻挠,因为神恩强势,无法拒绝。
- 圣徒恒忍蒙保守(Perseverence of the saints),已得到的救恩不会丧失,上帝必能保守并引导天选之人在信仰的路上得胜。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 ^ 五點加爾文主義. Daniel Ku. [2008年3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18日) (中文(台湾)).
- ^ Position on "once saved, always saved". WELS. [202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4) (美国英语).
- ^ 《我们所信》,亚洲路德宗神学院翻译事务社,页16:“我们拒绝接受那些指信徒永不会离开信心说法(即“一次得救,永远得救"之说),因为圣经说信徒是有可能跌倒离开信心的(哥林多前书10:12)。”
- ^ 《路加福音》8章13节:“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欢喜领受,但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等到碰上试炼就退后了。”
- ^ 《协同书‧协同式》,香港路德会文字部,页563
- ^ 吴主光. 險些被篩去的人. 整全训练神学院. [2008年3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4月29日) (中文(台湾)).
- ^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真理天城. [2008年3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3月27日) (中文(台湾)).
- ^ Section 8A .. A Question Of Salvation/Calvinism. inplainsite.org. [2008年3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2月15日) (英语).
来源
- 书籍
- 布鲁斯.米尔恩. 《認識基督教教義》. 由蔡张敬玲翻译. 台北市校园书房出版社. 1995年: 312–313页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