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达养璧
邦达养璧(藏語:སྤོམ་མདའ་ཡར་འཕེལ,威利转写:spom mdav yar vphel;1898年7月1日—1968年)汉名罗绍亭,藏族,昌都宁静县(今西藏芒康县)人,西藏商人,邦达昌重要人物。[1]
生平
1898年7月1日,邦达养璧出生于昌都宁静县(今西藏芒康县),在兄弟中为老大,二弟为邦达饶嘎,三弟为邦达多吉。其父不尼江是西康省商号“邦达昌”的业主,青年时曾为西藏一位贵族的侍从,后来转而经商。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到民国元年(1912年)间,清朝派川军进驻拉萨。十三世达赖于1910年因此而逃往英属印度。十三世达赖在印度期间,不尼江积极供应其饮食及旅行费用。1912年十三世达赖回到西藏后,将不尼江封为村巴(五品官),并予其不受普通法令限制的经商特权。不尼江遂借此垄断了羊毛和黄金的出口,以及噶厦的军火采购等,成为西藏首屈一指的大商人。[1]
不尼江逝世后,邦达养璧子承父业。邦达养璧精通英语,并略懂汉语,在拉萨主持“邦达昌”的业务,其二弟邦达饶嘎常驻印度噶伦堡,负责进出口业务;其三弟邦达多吉常驻昌都,主管和国外以及中国内地的商品周转及土畜产品的收购工作。 1930年代,“邦达昌”主营粮油、副食品、茶叶、畜产品、西药、地产药材、日用工业品的批发。[1]
在五世热振活佛摄政的藏历木狗年至铁龙年(1934年至1940年)间,邦达养璧任西藏噶厦的列村巴(五品官),任内经常斥巨资布施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在政治上获得宗教势力的支持。1934年,因其弟邦达多吉被噶厦指控为“叛藏投康”,噶厦派兵包围了邦达养璧的住宅准备抄家,幸获色拉寺颇章喀活佛以及僧众的援助,并同噶厦疏通,才保全了邦达养璧的家财。[1][2]
1939年,邦达养璧升为仁希(四品官)。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日本切断中国大后方的海运,导致中国西南部商品匮乏。邦达养璧乃开辟了从印度经西藏到四川和云南、全靠骡马运输的陆路交通线。1941年,邦达养璧仅在拉萨的流动资金便已达到70.91万两藏银。1942年,邦达养璧任卓木基巧(亚东总管),並兼任亚东宗本和商务专员,在康定创立康藏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在理塘创建“邦达昌”临时总号。[1]
1943年,邦达养璧派仲麦·格桑扎西(后来曾任昌都地区政协副秘书长)参与重庆金融市场组织,了解每日美元、黄金、公债行情,不时买入外汇,汇到印度购买中国大后方需要的商品。1943年到1946年,共有1,000多万卢比汇往印度邦达昌总号。[1]
1950年,由于弟弟邦达多吉出任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副主任,噶厦将邦达养璧以亲汉嫌疑免去官职。1952年,邦达养璧自亚东回到拉萨,同年底被噶厦任命为驻印度噶伦堡商务总办兼亚东商务总管。任内,他曾以十四世达赖的名义从印度购买汽油,供应进入西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担任西藏工商代表团团长,出席了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议,并在中国内地四处参观。1954年夏,先后辞去了在亚东、噶伦堡的职务。同年冬,被任命为驻噶伦堡商务代理。同年,邦达养璧捐出2,000秤藏银,以收容乞丐并用于社会救济。[1]
1955年,邦达养璧回到拉萨。同年,他准备将此前200余户商人共同所有的经营羊毛所得利润30多万盾卢比全部用于购买物资,捐献给拉萨小学及拉萨人民医院等单位,乃将此提议呈报西藏噶厦。此后,他获知功德林寺扎萨威萨坚赞、孜本朗色林·班觉久美、达札扎萨丹巴塔钦等三人向噶厦提出,应将捐款交给“人民会议”代表组织的“献金会”作为基金。为此他十分不满,遂向噶厦声明这笔资金不捐给“献金会”。[1]
1956年4月到1957年8月,邦达养璧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工商处处长。1958年2月初,因身体欠佳、赴萨迦寺修缮大经堂、庄园收入等事宜,故向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请假一年,1959年2月,邦达养璧假满将回拉萨之时,突然获悉拉萨发生骚乱,乃于1959年3月18日逃到印度。在印度,邦达养璧听说西藏平息叛乱,并开始民主改革,对未叛领主及上层人士的财产予以保护。为此,邦达养璧借赴瑞士治病为由,自印度加尔各答经瑞士、伦敦到达香港,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关心,于1964年8月4日携妻白玛卓嘎、子次登多吉及随行人员扎西顿珠抵达北京。1965年,出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邦达养璧遭到冲击,[1]
1968年,邦达养璧病逝,享年70岁。[1]
参考文献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龙齐亚. 西藏著名历史商务人物邦达养壁传略. 西藏商务之窗.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7).
- ^ Goldstein, Melvyn C.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8 June 1991: 180–185 [2023-03-03]. ISBN 978-0-520-9117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