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港臺灣南部古地名之一,指今日的雲林縣北港鎮鎮上以及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1][2]

笨港
漢字 笨港
白話字 Pùn-káng
台語羅馬字Pùn-káng
又音
白話字 Pūn-káng
台語羅馬字Pūn-káng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
1661-1683
清治時期
1683-1895
日治時期
1895-1945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 - 族群 - 經濟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軍事 - 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歷史

在17世紀荷蘭人所描繪的地圖中,鄰近現在笨港附近的河流有「R.Ponkan」字樣[3],隨後閩粵移民來此,這一河口港名稱遂演變為笨港,其位置約在今新港南壇水月庵與北港北壇碧水寺之間。笨港出現於清文獻,始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台灣府志》記載「一曰山疊溪,源流有三,至笨港入於海」。

該地原為洪雅族貓兒干社棲地,漢人移入始於明朝天啟年間漳州顏思齊登陸築寨,之後鄭芝龍招閩籍墾戶拓墾,陳衷紀、許友儀、林天生等漳泉墾首跟進,陳立勳建笨港街,清朝雍正之前港市盛極一時。

早年笨港港道迂迴,易於迴避官兵,成為先民入墾台灣渡口之一。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樹璧和尚自湄洲,奉請媽祖赴臺傳香,笨港始建「笨港天妃廟」。道光年詩人進士施瓊芳寫有「北港靈祠冠闔臺」的詩句[4]

商業上,笨港因依畔笨港溪而興起,康熙年諸羅縣志即記稱:「笨港街、臺屬街市,此為最大」[5],乾隆年府志更記稱:「笨港街、俗稱小臺灣。」,除此之外也有「一府二笨」之說。

宗教信仰方面,當年古笨港主要三大廟宇為天后宮(今北港朝天宮)、水仙宮、協天宮,也因地理位置變遷造成目前分隔兩岸情形。

分裂

乾隆十五年(1750年),笨港溪(今北港溪)嚴重氾濫,將笨港分為「笨港北街」(笨北港)及「笨港南街」(笨南港)兩部份;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發生漳泉械鬥,造成泉州人居笨北港、漳州人居笨南港的局面。

之後笨北港原地發展成為今日之北港鎮,笨南港則因接下來的林爽文事件及笨港溪水氾濫,使笨南港據民再次遷移至東南方的「麻園寮」,改稱「新南港」,至清末易名「新港」。笨南港舊街市則改稱「舊南港」(今新港鄉南港村),雖已因街市遷移而沒落,但今日尚留有不少當年舊跡。

注釋

  1. ^ 《北港鎮志》
  2. ^ 《新港鄉志》
  3. ^ 楊先驊. 北港發展史(一):號稱「台灣梵諦岡」,400年歷史重鎮「笨港」是如何發跡的?. 關鍵評論. 2023-01-30 [202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1). 
  4. ^ 周美瑩. 雲林.北港 海不揚波澤蓬萊 北港靈祠冠闔台. 人間福報. 2022-07-18 [2023-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3). 
  5. ^ 北港鎮地名由來.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2023-09-1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