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重定向自益州牧

益州中國東漢末至北宋時的,前身為監察區益州刺史部,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汉中盆地一带。

益州
東漢北宋
188年-607年

618年-742年

981年-988年

994年-1059年
國家東漢北宋
人口 
• 282年
149300戶
• 464年
53141戶,248293口
• 639年
117889戶,743102口
歷史 
• 成立
188年
• 改為蜀郡
607年-618年
• 改為蜀郡成都府
742年-981年
• 改為成都府
988年-994年
• 废除
1059年
前身
继承
益州刺史部
蜀郡
成都府
成都府
蜀郡
蜀郡
成都府
成都府
今属于 中国四川省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
 緬甸撣邦
 老挝琅南塔省豐沙里省
 越南奠邊省萊州省老街省河楊省

沿革

漢朝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益州刺史部地處今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陝西省甘肃省小部分地区。但此时的益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益州廣漢郡綿竹縣(今四川省德陽市北),領十郡三屬國: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

漢末,張魯割據漢中郡,改為漢寧郡興平元年(194年),州治遷至蜀郡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興平二年(195年),分巴郡永寧郡固陵郡建安六年(201年),改巴郡為巴西郡,永寧郡為巴郡,固陵郡為巴東郡,分巴東郡置巴東屬國。建安十八年(213年),分犍為郡江陽郡。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犍為屬國為朱提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張魯,復漢寧郡為漢中郡,分漢中郡置西城郡上庸郡,改廣漢屬國為陰平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劉備改巴東郡為固陵郡,巴東屬國為涪陵郡。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分廣漢郡梓潼郡。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巴西郡宕渠郡,不久即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佔領漢中郡。至此,劉備所據益州領十六郡一屬國:蜀郡汶山郡漢中郡巴郡巴西郡固陵郡涪陵郡廣漢郡梓潼郡犍為郡江陽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蜀郡屬國[1]

三國

三国時期刘备據益州建立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固陵郡巴東郡蜀郡屬國漢嘉郡建興三年(225年),改益州郡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置雲南郡,分建寧、牂牁二郡置興古郡。建興七年(229年),佔領曹魏雍州武都郡陰平郡,屬益州。延熙中(238年-257年),分廣漢郡東廣漢郡,分犍為郡南廣郡。後省南廣郡。至蜀漢末,益州領二十二郡:蜀郡汶山郡漢嘉郡漢中郡武都郡陰平郡巴郡巴西郡巴東郡涪陵郡廣漢郡東廣漢郡梓潼郡犍為郡江陽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建寧郡永昌郡雲南郡興古郡

曹魏景元四年(263年),滅蜀漢,佔領益州,分益州漢中、陰平、梓潼、廣漢、東廣漢(併入廣漢)、涪陵、巴、巴西、巴東九郡置梁州武都郡改屬雍州。至此,益州領十二郡:蜀郡汶山郡漢嘉郡犍為郡江陽郡朱提郡牂牁郡越巂郡建寧郡永昌郡雲南郡興古郡[2]

两晉十六國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置寧州太康三年(282年),寧州併入益州。太康十年(289年),改蜀郡為成都國永康元年(300年),益州亂,改成都國為蜀郡。

太安二年(303年),蜀、汶山、漢嘉、犍為(部分)四郡陷於李雄;分益州建寧、興古、雲南、永昌、朱提、牂牁郡、越巂七郡復置寧州,晉之益州僅餘江陽、犍為(部分)二郡,州治遷至江陽郡江陽縣(今四川省瀘州市)。永興元年(304年),梁州涪陵、巴、巴東三郡改屬益州。永嘉五年(311年),江陽、犍為二郡陷於,州治遷至巴東郡魚復縣(今重慶市奉節縣)。永嘉六年(312年),巴郡陷於建興二年(314年),涪陵郡陷於,益州僅餘巴東郡。[2]

晏平元年(306年),分蜀郡置漢原郡,分漢嘉郡置沈黎郡,益州領蜀、漢原、汶山、漢嘉、沈黎、犍為六郡。後改益州為司隸。玉衡元年(311年),以晉之益州江陽郡置荊州。後以巴郡、涪陵郡屬荊州。[3]

東晉咸康八年(342年),安州越巂郡改屬益州。永和三年(347年),滅,以其蜀、漢原、汶山、沈黎、犍為五郡還屬益州,改漢原郡晉原郡,不久蜀郡陷於范賁;巴東郡還屬荊州。永和五年(349年),平范賁,收復蜀郡,益州還治成都。永和八年(352年),因安置三蜀流民,分蜀郡寧蜀郡。後僑置江陽郡。至此,益州領八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晉原郡沈黎郡越巂郡寧蜀郡江陽郡

寧康元年(373年),益州陷於前秦太元十年(385年),收復益州。義熙元年(405年),益州陷於譙蜀。義熙九年(413年),收復益州。後以關隴流民置始康郡,以秦州流民置晉熙郡,以江陽郡舊土置東江陽郡[2]

南北朝

南朝宋初,梁州廣漢郡遂寧郡巴郡巴西郡南陰平郡改屬益州。後分廣漢郡新城郡元嘉十年(433年),僑置宋寧郡宋興郡。元嘉十二年(435年),僑置南新巴郡南晉壽郡。元嘉十六年(439年),梁州梓潼郡南宕渠郡南漢中郡懷寧郡南秦州安固郡改屬益州。元嘉二十六年(449年),秦州北陰平郡武都郡改屬益州。後僑置天水郡,省南宕渠郡。

至宋末,益州領十二實土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東江陽郡晉原郡沈黎郡越巂郡梓潼郡廣漢郡遂寧郡巴郡新城郡;十六僑郡:南陰平郡(有實縣)、寧蜀郡(有實縣)、江陽郡始康郡晉熙郡巴西郡宋寧郡宋興郡南新巴郡南晉壽郡南漢中郡懷寧郡安固郡北陰平郡武都郡天水郡

南朝齊時,改宋寧郡永寧郡宋興郡安興郡;分遂寧郡為東遂寧、西遂寧二郡;析置齊樂、齊基二郡;省晉熙、南漢中、武都三僑郡;僑置西宕渠、扶風、南安四郡;改越嶲、沈黎二郡為獠郡;置東宕渠、甘松、始平三獠郡;置北部都尉。建元二年(480年),巴郡改屬巴州永明元年(483年),省巴州,巴郡還屬益州。建武三年(496年),置齊開、齊通二左郡。

至齊末,益州領二十實土郡:蜀郡汶山郡犍為郡東江陽郡晉原郡梓潼郡廣漢郡西遂寧郡東遂寧郡巴郡新城郡齊樂郡齊基郡東宕渠獠郡越嶲獠郡沈黎獠郡甘松獠郡始平獠郡齊開左郡齊通左郡;十六僑郡:南陰平郡(有實縣)、寧蜀郡(有實縣)、江陽郡始康郡巴西郡永寧郡安興郡南新巴郡南晉壽郡懷寧郡安固郡北陰平郡天水郡西宕渠郡扶風郡南安郡

南朝梁時,荊州巴東、建平二郡改屬益州,以實土郡梓潼郡、僑郡巴西郡置雙頭郡巴西梓潼二郡,改晉原郡江原郡,析置東陽郡懷仁郡席郡普慈郡始康郡普通三年(522年),北部郡(前身為北部都尉)改屬繩州。普通四年(523年),分益州巴東、建平二郡置信州。後分益州越嶲郡置嶲州,東江陽郡改屬瀘州太清二年(548年),分益州齊通左郡置青州。太清四年(550年),分益州巴郡置楚州天正元年(552年),武陵王蕭紀據蜀地稱帝,分益州西遂寧、東遂寧、新城、始平、普慈、西宕渠等郡置新州,以巴西梓潼二郡、南陰平郡改屬西益潼二州。天正二年(553年),益州陷於西魏[2]

西魏時,廢始康郡,析置金淵郡武康郡,以懷仁郡陵州北周時,廢東益州九隴郡,屬益州;廢江原郡齊基郡寧蜀郡。至周末,益州領七郡:蜀郡犍為郡九隴郡廣漢郡晉熙郡金淵郡武康郡[3]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益州七郡領縣直屬於州,新州玄武縣改屬益州。至此,益州領十五縣:成都、郫、廣都、新津、僰道、晉原、清城、九隴、新都、雒、陽泉、金淵、陽安、婆閏、玄武。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雒縣綿竹縣新都縣興樂縣陽泉縣孝水縣婆閏縣平泉縣仁壽元年(601年),改廣都縣雙流縣。仁壽三年(603年),分郫縣萬春縣,分益州九隴、郫、孝水三縣置濛州,分益州陽安、平泉二縣置簡州,分益州玄武、綿竹、金淵三縣置凱州大業二年(606年),廢濛、簡、凱三州,領縣還屬益州;廢僰道、萬春二縣;改綿竹縣為雒縣,孝水縣為綿竹縣。至此,益州領十四縣:成都、郫、雙流、新津、晉原、清城、九隴、興樂、雒、綿竹、金淵、陽安、平泉、玄武。

大業三年(605年),改益州為蜀郡,併興樂縣入成都縣。[4]

唐朝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蜀郡益州金淵縣金水縣;分新津縣唐隆縣,分郫縣盤龍縣;改盤龍縣為灌寧縣。武德二年(619年),分成都縣新都縣,分雒縣什邡縣,改灌寧縣為導江縣。武德三年(620年),分新都縣新繁縣,分郫縣萬春縣,分雒縣德陽縣;分益州九隴、導江、綿竹三縣置濛州,分益州陽安、平泉、金水三縣置簡州;玄武縣改屬梓州貞觀二年(628年),濛州併入益州,改萬春縣為溫江縣。貞觀十七年(643年),分成都縣蜀縣。至此,益州領十七縣:成都、蜀、新都、新繁、郫、溫江、雙流、新津、導江、九隴、唐隆、晉原、清城、雒、什邡、德陽、綿竹。

龍朔三年(663年),分雙流縣廣都縣咸亨二年(671年),析置金堂縣儀鳳二年(677年),析置唐昌縣濛陽縣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新津、唐隆、晉原、清城四縣置蜀州,分益州導江、九隴、唐昌、濛陽四縣置彭州,分益州雒、什邡、德陽、綿竹、金堂五縣置漢州,分成都縣犀浦縣。至此,益州領九縣:成都、蜀、新都、新繁、犀浦、郫、溫江、雙流、廣都。

武周久視元年(700年),分蜀、廣都二縣置東陽縣。至此,益州領十縣:成都、蜀、東陽、新都、新繁、犀浦、郫、溫江、雙流、廣都。

唐朝天寶元年(742年),改益州為蜀郡,東陽縣為靈池縣至德二載(757年),升蜀郡為成都府[5]

北宋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降成都府益州,為西川路治所。益州仍治成都,領十縣:成都、華陽、新都、郫、犀浦、雙流、温江、新繁、廣都、靈池。端拱元年(988年),升益州為成都府

淳化五年(994年),平定蜀地王小波李顺之亂,復降成都府益州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益州路,仍治益州。天聖四年(1026年),改靈池縣為靈泉縣嘉祐四年(1059年),復升益州為成都府,益州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6]

長官

東漢益州牧(188年-221年)
蜀漢益州牧(224年-234年)
蜀漢益州刺史(235年-263年)
曹魏益州刺史(263年-265年)
晉朝益州刺史(265年-420年)
成漢益州刺史
前秦益州牧
前秦益州刺史
  • 王廣(?-385年)
  • 李丕(385年)[21]
譙蜀益州刺史(405年-413年)
劉宋益州刺史(420年-479年)
南齊益州刺史(479年-502年)
南梁益州刺史(502年-553年)
北魏益州刺史(504年-534年,治晋寿,今广元)
西魏益州刺史(553年-557年)
北周益州刺史(557年-581年)
隋朝益州刺史(581年-607年)
  • 楊秀(益州總管兼任,581年-602年)[60]
唐朝益州刺史(618年-627年)
  • 段綸(益州總管兼任,618年)
  • 竇璡(益州總管兼任,619年)
  • 張貴(益州總管兼任,619年-620年)
  • 郑诠(武德初年)
  • 李厚德(益州长史兼任,武德初期)
  • 李世民(益州行台尚书令兼任,620年)
  • 竇軌(益州大都督兼任,620年-627年)
  • 郭行方(益州道行臺尚書兼任,626年見任)
唐朝益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兼任,遙領,628年-742年)
唐朝益州大都督府长史(628年-742年)
北宋知益州軍州事(981年-988年,994年-1059年)

參考文獻

  1.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
  2. ^ 2.0 2.1 2.2 2.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
  3. ^ 3.0 3.1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4.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5.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6.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7. ^ 《三國志·卷三十一·蜀書一·劉二牧傳第一》
  8. ^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
  9. ^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
  10. ^ 《三國志·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11. ^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12. ^ 12.0 12.1 12.2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
  13. ^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裴註引《益部耆舊傳》
  14. ^ 《晉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15. ^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
  16. ^ 《資治通鑑·卷九十一·晉紀十三》
  17. ^ 《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
  18. ^ 18.0 18.1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19. ^ 《晉書·卷五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20. ^ 20.0 20.1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三·晉紀二十五》
  21. ^ 21.0 21.1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六·晉紀二十八》
  22. ^ 22.0 22.1 《宋書·卷二十五·志第十五》
  23. ^ 23.0 23.1 《資治通鑑·卷一一四·晉紀三十六》
  24. ^ 24.0 24.1 24.2 《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八》
  25.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26. ^ 《宋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三》
  27. ^ 《華陽國志·卷九·李特雄期壽勢志》
  28. ^ 《資治通鑑·卷一百〇四·晉紀二十六》
  29. ^ 《宋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四》
  30. ^ 《宋書·卷五十三·列傳第十三》
  31. ^ 《宋書·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32. ^ 《宋書·卷二十八·志第十八》
  33. ^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34.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35. ^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36.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37. ^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38. ^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39. ^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40. ^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41. ^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42. ^ 42.0 42.1 《梁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
  43. ^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44. ^ 《梁書·卷十·列傳第四》
  45. ^ 《梁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
  46. ^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47. ^ 47.0 47.1 47.2 《南史·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五》
  48. ^ 48.0 48.1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49. ^ 《魏書·卷九·肅宗紀第九》
  50. ^ 《梁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六》
  51. ^ 《梁書·卷五·本紀第五》
  52. ^ 《南史·卷五十二·列傳第四十二》
  53. ^ 《周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54. ^ 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
  55. ^ 《周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
  56. ^ 56.0 56.1 《周書·卷十九·列傳第十一》
  57. ^ 《周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58. ^ 《周書·卷十二·列傳第四》
  59. ^ 《周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60. ^ 《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
  61.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
  62. ^ 《宋史·卷一百八十·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貨下二》
  63. ^ 《宋史·卷二百六十九·列傳第二十八》
  64. ^ 《宋史·卷二百七十六·列傳第三十五》
  65. ^ 65.0 65.1 《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傳第三十七》
  66. ^ 66.0 66.1 66.2 《宋史·卷二百九十三·列傳第五十二》
  67. ^ 《宋史·卷六·本紀第六·真宗一》
  68. ^ 《宋史·卷二百七十七·列傳第三十六》
  69. ^ 《宋史·卷六十三·志第十六·五行二上》
  70.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五十八》
  71. ^ 《宋史·卷三百〇七·列傳第六十六》
  72. ^ 72.0 72.1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四十五》
  73. ^ 73.0 73.1 73.2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傳第四十七》
  74. ^ 74.0 74.1 《宋史·卷三百〇一·列傳第六十》
  75. ^ 《宋史·卷一百八十三·志第一百三十六·食貨下五》
  76.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77. ^ 《宋史·卷三百一十五·列傳第七十四》
  78.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傳第五十》
  79. ^ 《宋史·卷二百九十八·列傳第五十七》
  80. ^ 《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傳第七十二》
  81. ^ 《宋史·卷二百九十五·列傳第五十四》
  82. ^ 《宋史》本傳誤作“知成都府”,趙希弁《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作“知益州軍州事”。
  83. ^ 《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傳第五十一》
  84. ^ 《宋史·卷二百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三》
  85. ^ 《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傳第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