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蓉剧
玛咏剧(Makyong,或写作Makyung、Mak Yong,又译作慢蓉、麦雍、马克-扬等)是一种综合了唱、舞、演、宾白、音乐演奏、插科打诨等表演艺术的传统马来戏曲,它流传于马来西亚的吉兰丹、吉打、玻璃市、登嘉楼和泰国的北大年等地。对于这种戏曲的起源,学界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说法,但从戏曲的内容来看,这种曲艺应该在马来半岛伊斯兰化以前已开始流传,至少已有超过800年的历史。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玛蓉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了这种曲艺的艺术文化价值。
玛咏剧史
玛咏剧是一种口传表演,历史学家尚未能确定这种戏曲是起源于宫廷或民间,对其起源时间也未有确切说法。因戏曲内容中含有感谢神明、民间信仰和巫术治疗等元素,所以可推断玛咏剧的流传应在马来半岛信奉伊斯兰教之前。根据马来传统文学作品《北大年传》(Hikayat Patani)记载,玛蓉剧在距今200多年前由北大年古国(Kerajaan Pattani)传播到吉兰丹,然后再从吉兰丹传播到吉打、丁加奴、廖内群岛。
在1920年代以前,吉兰丹的玛咏戏班一直由吉兰丹皇室所资助,当时在哥打峇鲁(Kota Bharu)有一个称作“甘榜天猛公”(Kampung Temenggung)的表演场所。根据古兰沙瓦·尤索夫教授(Prof. Ghulam-Sarwar Yousof)搜集的口述历史资料,有五个玛咏戏班同时住在甘榜天猛公范围内,他们都必须接受严格的戏曲训练,即使是在平日,也要以剧中的表演方式去说话、行动和唱歌。玛蓉剧在当时处于鼎盛时期,无论在贵族阶层或在平民阶层都得到欢迎。可是,1926年的一场大水灾导致吉兰丹的经济严重衰退,与此同时,英国殖民者的入侵也削弱了吉兰丹皇室的经济能力,紧接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种种的外在因素导致玛蓉剧风光不再,表演水平也大幅度滑落。为了迎合观众喜好,一些玛蓉艺人改变了传统的表演方式,有的省略了表演开始阶段的朝拜仪式,有的大量加插荤笑话,有的减少了乐器的使用,原本长段的表演缩短得只剩约45分钟。
1970年代,古兰沙瓦教授对玛咏剧的变质和逐渐消亡感到担忧,于是他和士里天猛公戏班(Kumpulan Budaya Seri Temenggung)携手合作推动复原传统玛蓉剧的工作。他安排戏班把十二部经典的玛蓉剧剧目重新般上舞台,摄录他们表演的实况,采访老艺人以收集口述历史。同时,他也邀请玛蓉剧著名艺人卡迪嘉·阿旺(Khatijah Awang,1941-2000)到大学校园内讲授表演课程。在他们的努力下,1970年代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玛蓉剧学术资料。此后,玛咏剧除了在民间表演以外,也开始获得了较多知识分子的关注。
玛咏剧的表演形式
传统的玛咏剧在户外戏棚表演,戏棚四面无围栏,其中三面开放给观众围观,剩下的一面留给奏乐的乐师。运用于玛咏剧的演奏乐器有弦琴(rebab)、马来鼓(gendang)、锣(gong)、笛子(serunai)等。其中,拉弦琴的乐师是乐师之首,他主导着演奏速度的急缓、曲调的临时转换,其他乐师都以他为中心配合演奏。
玛咏剧里的角色主要是由女艺人扮演,最重要的是两位分别被称作“玛咏”(makyong)和“伯咏”(pakyong)的女艺人。玛咏扮演剧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如:公主),而伯咏扮演剧中的主要男性角色(如:国王、王子)。玛咏在玛蓉剧中负责独唱、领舞,而围绕在她身边的侍女、宫女们(dayang-dayang)则为她伴舞、伴唱。玛咏剧里能由男艺人扮演的只有插科打诨的丑角(peran),他们一般是扮演伯咏的臣子。
玛咏剧被禁止演出
1991年,伊斯兰党在州选举中赢得吉兰丹州的执政权。该党基于玛咏剧有一些不符合回教教义的元素(如涉及民间宗教信仰、艺人的表演服饰露出手臂、不披戴头巾)而禁止了玛咏剧的演出。虽然许多艺术爱好者和艺人反对这项禁令,但是禁令还是实施了,自此之后玛咏剧就不能在该州的公开场合演出。
参见
参考资料
- "Road Ahead for Mak Yong Dance Theat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Dr.Zulkifli Mohamad, New Straits Times. 2009-1-25.
- "Mak Yong: Yet another Malay Dilem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Prof. Ghulam-Sarwar Yousof, Lone Travell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9-5-8.
- Krishen Jit. Membesar bersama teater. Kuala Lumpur: Dewan Bahasa dan Pustaka, 1986.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