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二乱,指万历十年(1582年)3-5月浙江省府杭州相继发生的杭州兵变杭州民变

背景

明代宣统和正统年间(1426-1449年),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身上日趋严苛的税收和徭役动摇了明初朱元璋制定的里甲制度,大量农民出逃农村,至万历年间张居正建立了“一条鞭法”以平均农村的土地和劳役。这些离开土地的农民很多都为城市所劫难,城市中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原先的城市制度也越发需要进行改革。明代城市的主要徭役为总甲火夫,所谓总甲是轮值负责抵御盗贼、平息治安,而火夫本职是在城墙内外巡夜,最初只是为了防止火灾,但在后来起到了防盗和维持治安的作用,市民在执行劳役时由总甲带领火夫进行巡逻。最初,这种徭役体系按照户为单位执行,例如北京以上户为报价、中户为小甲、下户为火夫。随着系统逐渐修改,这些劳役逐渐转化为雇佣役。虽然张居正改革削减了农村的负担,然而城市居民的负担并没有相应的削减,富人等通过行贿和特权躲避城市中的徭役,城市中贫民等则始终承当劳役。由于城市居民和商贩流动性较大,因此向租房者征收税收相对困难,诸如嘉兴县、武进县在内的江南城市地区开始基于房租向房东征收税收,雇人充当火夫等劳役。[1]

城市改革

丁仕卿的另一项倡议主要针对杭州的“巡警夫役”,即火夫和保甲制度。杭州的火甲早在1545年以前就转为雇佣,用度主要出自间架税,1545年市民陈昱请愿将火甲改为城市居民分三等缴税、雇佣火夫巡夜,然而城市居民由于保甲制度仍然需要无偿和火夫一起巡逻,乃至于强迫执行治安、防卫、官府营造等工作。丁仕卿在1559年第一次提出罢免“巡警夫役”的请愿,并在次年转送至来浙实行“一条鞭法”的庞惺庵手中。然而由于丁仕卿触碰到了低级官员的利益,负责监督官府营造和城市治安的官员不能从民众劳役中收取贿赂,因此官吏攻击丁仕卿“扰乱成法”,且不经调查鞭打、禁锢并遣返丁仕卿。1572年,丁仕卿经过三次斗争,最终得偿所愿改变了这一制度。他害怕反对势力卷土重来,因此把他改革的经过刊刻石碑,于万历五年(1577年)立于杭州城武林门镇海楼作为自己的遗嘱。[1]

经过

嘉靖年间倭寇作乱东南,胡宗宪巡抚浙江,招募浙兵对抗倭寇,功劳甚大,在倭寇平息后这些军队改为防汛,驻扎在杭州罗木营,共计45000人,分为九营,其中七营负责防汛,另外则负责守城,防汛部队还需要每年出巡。罗木营作为募兵,三十年里每月饷银九钱,待遇相对优厚。万历九年(兵变前一年),朝廷认为海防相对安定便计划削减军饷的三分之一,然而由于当时正在币制改革,因此新发行的万历通宝在北京能够换旧钱二,而在浙江就反了过来,士兵很难用新发的饷银来到市面上买东西,迫于生计只能向官府讨要,连续三日而不得。士兵于万历十年(1582年)3月2日士兵一起到时任浙江巡抚吴善言处要求按照原来的方式发放军饷。为首的马文英、杨廷用称“我等迫于饥寒,而主帅不我恤,无以为生,故至此,非敢称乱也”,并下令士兵“毋杀人、毋掠财”。士兵还为民进言,称“历数民间诸不便,首以力役”,表达了对市民的体恤。[1][2]

吴善言则说上面已经决定减饷,如果不满意的人就让他们回家种地吧。次日,士兵在首领马文英、杨廷用的率领下起事。众兵卒拥入督抚衙门,缚吴善言以出痛殴之。巡按御史张文熙等人来劝抚士兵,答应支付两千钱酒食费,士兵这才散去。张文熙弹劾了吴善言,两位侍御答应给士兵5个月的粮饷,又预支了三个月的粮,于是兵乱开始有所平息。朝廷知道后担心其它地方士兵效仿而不敢大动干戈,于是派张佳胤巡抚浙江,张佳胤没有调兵也没有护卫,于5月1日抵达浙江境内。[2]

丁仕卿作为杭州市民反抗重税的领袖,擅长诉讼,不畏权贵,百折不挠,深孚民心。然而政府在沈厪为首的地方权贵推动下,于1580年恢复了强制劳役。丁仕卿立即对省府县官员发起请愿,因此此事交由杭州支付吴日强处理,沈楩沈厪父子则反对取消这一制度。丁仕卿在地方请愿不成,于是匆忙前往北京进行请愿,遭到了杭籍京官的愚弄,无奈返回杭州。丁仕卿目睹了杭州兵变的发生,看到军队闹事后受到了良好的待遇,于是开始策动民众闹事,策划烧毁沈楩、沈厪父子家宅,然而有人密报于沈家,地方官员不久逮捕了丁仕卿。丁仕卿受到杖责,戴上脚镣枷锁上游街示众,他对街坊邻里哭诉:“我是为了你们这些人免受夜巡劳役,自己一个人承受这些刑法与苦楚,你们忍心吗?”市民们群起响应丁仕卿,上百名市民当街释放了丁仕卿,杭州民变由此爆发。[1]

愤怒的市民组织起来,烧毁了所有巡警楼,并彻底烧毁了沈家,约一千名群众参与,仁和县令陈良栋和钱塘县令试图维持秩序,然而最终化装逃跑。到夜里,杭州城已完全为起义民众所掌控,居民以十户为单位组织起来,每单位都将从豪绅家中劫掠的“绛襦裙”作为旗子悬挂,家家户户门前张结灯笼,杭州城白夜如昼。据钱有威记载,受到冲击的陈三谟马三才家中备好佳肴美妾以候丁仕卿等人,希望他们不去毁坏家宅。次日,起义者开始涌入按察司,“拥郝廉使,往见张巡按”,当时巡按司还未开衙,民众破门而入,张文熙遁墙逃去,然而民众就是劫掠那些世家大族。5月1日,杭州市内所有集市及街门、巡警楼全数拆毁,张佳胤最终抵达杭州。夜里,超过两千居民在张佳胤的浙江巡抚衙前喧哗,张佳胤手下打开大门,自己坐着轿子到望仙桥与群众会面,承诺取消夜巡劳役,许多人开始散去,丁仕卿仍不肯退去,继续抢掠地方豪强。张佳胤张贴官方告示,要求民众平息起义否则后果自负,然而市民旋即将他的告示撕毁,抢掠也越发猖獗。张佳胤于是决定采取武力,召见军队领袖马文英、杨廷用,劝说他们剿息乱民,戴罪立功,军队开始对民众开战。[1]张佳胤又找到兵变的马、杨二人,允诺他们如果出力平息民乱则可以戴罪立功,又去劝慰城中的士兵。张佳胤还暗中派人缉拿马、杨等士兵领袖。军民在菜市桥官巷口等地激战,官兵大获全胜,而民变领袖和兵变领袖都被镇压。[2]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注释

古籍

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夫馬, 進. 明末の都市改革と杭州民變. 東方學報. 1977-02-15, 49: 215–262 [2021-07-14]. ISSN 0304-2448. doi:10.14989/665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2. ^ 2.0 2.1 2.2 明代一次市民意识的新觉醒——万历十年杭州兵变和民变研究-维普期刊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yuxiqbs.cqvip.com. [2021-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