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熊属
印度熊属(学名:Indarctos)是一个灭绝的熊属,生存于中新世时期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其存在时间约为620万年,从大约1100万年前到530万年前。
印度熊属 化石时期:
| |
---|---|
I. atticus 化石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熊科 Ursidae |
亚科: | 大熊猫亚科 Ailuropodinae |
族: | †印度熊族 Indarctini Abella et al., 2012 |
属: | †印度熊属 Indarctos Pilgrim, 1913 |
模式種 | |
†鹽嶺印度熊 Indarctos salmontanus Pilgrim, 1913
| |
種 | |
†旁遮普印度熊 I. punjabiensis (Lydekker, 1884) |
最古老的印度熊属化石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大约1100万年前至770万年前),最年轻的化石来自哈萨克斯坦(大约900万年前至530万年前)。在北美洲,这种动物与Plionarctos同时存在(大约1030万年前至330万年前)。
发现、历史和分类学
发现
1988年在Karabulak地层中发现了一颗臼齿(编号为MNA 1839/km-83),最初被临时归为Indarctos sp.属。在2017年重新检查后,该牙齿被归入了旁遮普印度熊属。这颗牙齿被发现属于一只年轻个体,可能是一只雄性熊,也是已知的该物种中最大的牙齿。这可能是由于性二形性,因为现生的雄性熊比雌性熊更大[3]。
物种
印度熊属已知有几个物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洲和北非,但大多数物种仅有残片化石,这使我们对某些物种的解剖学、生活方式、分类学和古生态学知识不足。这些物种通常是基于较差的遗骸建立的,没有考虑到性二形性、古地理变异和个体变异的存在,结果出现了一些其分类有效性受到质疑的物种。
以下是该属的一些物种:
I. arctoides:该物种以草食为食,是后来的旁遮普印度熊的祖先。
旁遮普印度熊(学名:I. punjabiensis):该物种是印度熊属地质年代最年轻、最后的物种。在晚中新世期间(6.3-6.5百万年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它存在于哈萨克斯坦的Karabulak地层,到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的Dhon Pathan地层都有发现。它是从早期的I. arctoides进化而来,但与其祖先不同的是,它是杂食性的,并且体型更大。基于其前肢与现代棕熊相似,它可能具有类似的运动适应性,这样的进化特征导致印度熊属样的熊移入了北美洲。晚中新世末期,旁遮普印度熊作为其属中的最后一个物种灭绝了。
分布和古生态学
一些化石发现地点和标本的年龄如下:
- Box T Site,德克萨斯州利普斯科姆县,年代为大约930万至920万年前。
- Rattlesnake site,俄勒冈州格兰特县,年代为大约1030万年前至490万年前。
- Withlacoochee River Site 4A,佛罗里达州马里恩县(Indarctos sp.),年代为大约1030万年前至490万年前。
- 中国云南省禄丰市(I. atticus),年代为大约900万年前至530万年前。
- 土耳其Trace地区Yulafli (CY)(I. arctoides),年代为大约970万年前至870万年前。
- 西班牙马德里盆地的Batallones-3(I. arctoides),年代为大约1160万年前至530万年前[4][5]。
在哈萨克斯坦,旁遮普印度熊物种在Karabulak地层中发现,年代为晚中新世(6.3-6.5百万年前)。它与三个鼬科动物(Martes sp.,Promeles sp.,Plesiogulo crassa Teilhard),三个食肉动物(Adcrocuta eximia,Hyaenictitherium hyaenoides orlovi,Amphimachairodus kurteni),四个奇蹄类动物(Hipparion hippidiodus,H. elegans,Chilotherium sp.,Sinotherium zaisanensis)和六个偶蹄类动物(Cervavitus novorossiae,Procapreolus latifrons,Samotherium cf. irtyshense,Paleotragus(Yuorlovia)asiaticus,Tragoportax sp.,Gazella dorcadoides)共存。旁遮普印度熊生存的气候温和干燥,是广阔的开阔草原的栖息地。
参见
参考资料
- ^ Qiu, Zhan-Xiang; Tedford, R. H. Shānxī bǎo dé yìndù xióngyīxīn zhǒng 山西保德印度熊一新种 [A New Species of *Indarctos* from Baode, China] (PDF).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3, 41 (4): 278–288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3-28).
- ^ MacDonald, J. R. The Middle Pliocene Mammalian Fauna from Smiths Valley, Nevad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59, 33 (5): 872–887. JSTOR 1300922.
- ^ Late Miocene Indarctos (Carnivora: Ursidae) from Kalmakpai Locality in Kazakhstan. www.zin.ru. [202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6).
- ^ Batallones-3 site
- ^ Abella J, Valenciano A, Pérez-Ramos A, Montoya P, Morales J (2013) On the Socio-Sexual Behaviour of the Extinct Ursid Indarctos arctoides: An Approach Based on Its Baculum Size and Morphology. PLoS ONE 8(9): e73711. doi:10.1371/journal.pone.007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