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畎」的古字「𡿨」,發音則取官話「畎」字(音ㄑㄩㄢˇ)的聲母。《說文解字》:「𡿨:水小流也。」

注音符號
灰底不用於國語官方注音;每格次行爲萬國音標
聲母
發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重脣
/p/

/pʰ/

/b/

/m/

/β/
輕脣
/f/

/v/
舌尖
/t/

/tʰ/

/d/

/n/

/ɫ˭~ɫʰ/

/l/
軟齶
/k/

/kʰ/

/ɡ/

/ŋ/

/x/

/ɣ/
脣軟齶
/kʷ/

/kʷʰ/

/ʔ/

/h/

/ɦ/
舌冠
/tɕ/

/tɕʰ/

/dʑ/

/ɲ~ȵ/

/ɕ/

/ʑ/
翹舌
/tʂ/

/tʂʰ/

/dʐ/

/ʂ/

/ɻ~ʐ/
平舌
/ts/

/tsʰ/

/dz/

/s/

/z/
介母、高元音
部位
普通
/i~j/

/y~ɥ/

/ɨ/

/ɯ/

/u~w/
鼻化
/ĩ/

/ũ/
韻母
單韻
/a/

/ã/

/ɐ/

/o/

/ɔ/

/ɔ̃/
複韻
/ai/

/ei/

/au/

/ou/
鼻韻
/m̩/

/am/

/ɔm/

/n̩/

/an/

/ɔn/

/ŋ̩/

/aŋ/

/ɔŋ/
韻尾
/p̚/

/t̚/

/k̚/

/ʔ̚/
其他
聲調
官話 ˉ ˊ ˇ ˋ ˙
客閩 ˪ ˫

「ㄑ」在國語、閩南語的發音為送氣清齦顎塞擦音/t͡ɕʰ/,不過單講「ㄑ」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ㄑㄧ」。在國語中也可寫作「·ㄑ」(q) 作為成音節,如啐(·ㄑ)

漢語拼音中對應的為〔q〕;由於ㄑ與互補分佈通用拼音中將ㄑ與共用〔c〕,威妥瑪拼音中則與共用〔chʻ〕,臺羅拼音則與共用〔tsh〕,取決於韻母來發聲。

粵語中,「ㄑ」用來表示送氣清齒齦塞擦音/t͡sʰ/或送氣清顎齦塞擦音/t͡ʃʰ/,有少數人也會讀成送氣清齦顎塞擦音/t͡ɕʰ˭/,這三個音在粵語裏是自由變異粵拼中寫作〔c〕。

編碼與拼音

字元 圖檔 編碼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臺羅拼音 通用拼音 粵拼 馬拼 拉丁苗文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11 A3A2 A8D1 t͡ɕʰ q[1] chʻ tsh c c q
t͡sʰ / t͡ʃʰ c

註解

  1. ^ 漢語拼音的擴充版本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中改作〔c〕。

參考資料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農民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職工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教育部,200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