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卡洛网球大师赛
蒙特卡洛网球大师赛(英語:Monte-Carlo Masters),因赞助商的缘故目前赛事名称为蒙特卡洛劳力士大师赛(Rolex Monte-Carlo Masters),是一项男子职业网球赛事,属于ATP1000大师赛系列之一,每年四至五月间在法国罗克布吕讷-卡普马丹的蒙特卡洛乡村俱乐部举行,比赛场地为室外红土球场。该赛事是每年的首个红土大师赛,也是欧洲红土赛季的重要一站。虽然赛事名称中含有“蒙特卡洛”,但其实际举办地并不在摩纳哥境内,而是在与之相邻的法国小镇罗克布吕讷-卡普马丹。[1]
蒙特卡洛网球大师赛 Monte-Carlo Masters | |
---|---|
ATP巡回赛 | |
巡迴賽 | ATP巡回赛 |
創立 | 1897年 |
地點 | 法國 罗克布吕讷-卡普马丹(毗邻摩纳哥蒙特卡洛) |
場館 | 蒙特卡洛乡村俱乐部 |
類別 | ATP1000大师赛 |
地面 | 室外红土球场 |
籤表 | 56S / 28Q / 24D |
獎金 | 5,950,575欧元 (2024) |
網站 | 官方网站 |
應屆冠軍 (2024) | |
單打 | 斯特凡诺斯·西西帕斯 |
雙打 | 桑德尔·吉勒 / 约兰·弗利根 |
该赛事的前身是蒙特卡洛网球锦标赛(The Monte Carlo tennis championship)於1897年首次舉行,是历史悠久的网球赛事之一。1969年网球公开赛年代之后,从1970年~1973年以及从1976年~1989年,蒙特卡洛大师赛成为大奖赛网球巡回赛最高等级赛事之一大奖赛超级系列赛的一站。1973年,蒙特卡洛短暂成为罗斯曼春季地中海巡回赛(Rothmans Spring Mediterranean Circuit)的一部分[2],从1973年-1977年,蒙特卡洛转为大奖赛网球巡回赛的主要竞争对手世界网球锦标赛(WCT)巡回赛的一站。
1990年,ATP巡回赛成立之后,蒙特卡洛成为ATP单周冠军系列赛的一站,2009年开始成为ATP世界巡迴賽1000大師賽非强制赛之一,但仍然有众多顶级球员选择参加该站比赛。
拉斐尔·纳达尔已经在2005~2012年連續8年赢得此賽冠军,這使他成為了在同一赛事中唯一赢得8连冠的球员。他在2016~2018年也再度奪冠,因此也成為史上第一個能夠在1000分大師賽贏得雙位數以上冠軍的球員。到2018年,纳达尔已经创纪录地11次获得蒙特卡洛大师赛的冠军。
斯特凡諾斯·西西帕斯在四年内获得第3个蒙特卡洛大师赛冠军也成为公开赛时代第五位在该赛事中赢得三个冠军的球员,前三位是伊利·纳斯塔塞(3个)、比约恩·博里(3个)、托马斯·穆斯特(3个)和拉斐尔·纳达尔(11个)。
歷屆冠亞軍
單打
- 僅列出1969年以後
年份 | 冠军 | 亚军 | 比分 |
---|---|---|---|
2024 | 斯特凡诺斯·西西帕斯 (3) | 卡斯珀·鲁德 | 6–1, 6–4 |
2023 | 安德烈·鲁布廖夫 | 霍尔格·鲁内 | 5–7, 6–2, 7–5 |
2022 | 斯特凡诺斯·西西帕斯 (2) | 亚历杭德罗·达维多维奇·福基纳 | 6–3, 7–6(7–3) |
2021 | 斯特凡诺斯·西西帕斯 | 安德烈·魯布列夫 | 6–3, 6–3 |
2020 | 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没有举办 | ||
2019 | 法比奥·福尼尼 | 杜尚·拉约维奇 | 6–3, 6–4 |
2018 | 拉斐尔·纳达尔 (11) | 錦織圭 | 6–3, 6–2 |
2017 | 拉斐尔·纳达尔 (10) | 阿尔伯特·拉莫斯 | 6–1, 6–3 |
2016 | 拉斐尔·纳达尔 (9) | 加埃尔·孟菲尔斯 | 7–5, 5–7, 6–0 |
2015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2) | 托馬什·貝爾迪赫 | 7–5, 4–6, 6–3 |
2014 | 斯坦·瓦林卡 | 罗杰·费德勒 | 4–6, 7–6(7–5), 6–2 |
2013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拉斐尔·纳达尔 | 6–2, 7–6(7–1) |
2012 | 拉斐尔·纳达尔 (8)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6–3, 6–1 |
2011 | 拉斐尔·纳达尔 (7) | 大卫·费雷尔 | 6–4, 7–5 |
2010 | 拉斐尔·纳达尔 (6) | 費爾南多·貝爾達斯科 | 6–0, 6–1 |
2009 | 拉斐尔·纳达尔 (5) |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 6–3, 2–6, 6–1 |
ATP1000大师赛 (2009-) | |||
2008 | 拉斐尔·纳达尔 (4) | 罗杰·费德勒 | 7–5, 7–5 |
2007 | 拉斐尔·纳达尔 (3) | 罗杰·费德勒 | 6–4, 6–4 |
2006 | 拉斐尔·纳达尔 (2) | 罗杰·费德勒 | 6–2, 6–7, 6–3, 7–6 |
2005 | 拉斐尔·纳达尔 | 基列莫·科里亚 | 6–3, 6–1, 0–6, 7–5 |
2004 | 吉列尔莫·科里亚 | 莱纳·舒特勒 | 6–2, 6–1, 6–3 |
ATP大师赛系列赛 (2004-2008) | |||
2003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吉列爾莫·科里亞 | 6–2, 6–2 |
2002 | 胡安·卡洛斯·费雷罗 | 卡洛斯·莫亞 | 7–5, 6–3, 6–4 |
2001 | 古斯塔沃·库尔滕 | 希查姆·阿拉茲 | 6–3, 6–2, 6–4 |
2000 | 塞德里克·皮奧林 | 多米尼克·賀巴提 | 6–4, 7–6, 7–6 |
网球大师系列赛 (2000-2003) | |||
1999 | 古斯塔沃·库尔滕 | 马塞洛·里奥斯 | 6–4, 2–1 (退賽) |
1998 | 卡洛斯·莫亞 | 塞德里克·皮奧林 | 6–3, 6–0, 7–5 |
1997 | 马塞洛·里奥斯 | 亚历克斯·克雷特加 | 6–4, 6–3, 6–3 |
1996 | 托馬斯·穆斯特 | 阿爾伯特·科斯塔 | 6–3, 5–7, 4–6, 6–3, 6–2 |
ATP超九系列赛 (1996-1999) | |||
1995 | 托馬斯·穆斯特 | 鲍里斯·贝克尔 | 4–6, 5–7, 6–1, 7–6, 6–0 |
1994 | 安德烈·梅德維傑夫 | 塞爾希·布鲁格拉 | 7–5, 6–1, 6–3 |
1993 | 塞爾希·布鲁格拉 | 塞德里克·皮奧林 | 7–6, 6–0 |
1992 | 托馬斯·穆斯特 | 亚伦·克里克斯坦 | 6–3, 6–1, 6–3 |
1991 | 塞爾希·布鲁格拉 | 鮑裡斯·貝克爾 | 5–7, 6–4, 7–6, 7–6 |
1990 | 安德烈·切斯诺科夫 | 托馬斯·穆斯特 | 7–5, 6–3, 6–3 |
ATP单周冠军系列赛 (1990-1995) | |||
1989 | 阿尔贝托·曼奇尼 | 鲍里斯·贝克尔 | 7–5, 2–6, 7–6, 7–5 |
1988 | 伊万·伦德尔 | 马丁·杰特 | 5–7, 6–4, 7–5, 6–3 |
1987 | 马茨·维兰德 | 吉米·阿里亚斯 | 4–6, 7–5, 6–1, 6–3 |
1986 | 约阿基姆·尼斯特伦 | 雅尼克·诺阿 | 6–3, 6–2 |
1985 | 伊万·伦德尔 | 马茨·维兰德 | 6–1, 6–3, 4–6, 6–4 |
1984 | 亨里克·桑德斯特伦 | 马茨·维兰德 | 6–3, 7–5, 6–2 |
1983 | 马茨·维兰德 | 梅尔·珀塞尔 | 6-1, 6-2, 6-3 |
1982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伊万·伦德尔 | 6–1, 7–6, 6–3 |
1981 | 吉米·康纳斯 vs. 吉列爾莫·維拉斯 | 5–5 (因雨中斷) | |
1980 | 比约恩·博里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6–1, 6–0, 6–2 |
1979 | 比约恩·博里 | 维塔斯·格鲁莱蒂斯 | 6-2, 6-1, 6-3 |
1978 | 劳尔·拉米雷斯 | 托马什·施密德 | 6-3, 6-3, 6-4 |
1977 | 比约恩·博里 | 科拉多·巴拉祖蒂 | 6–3, 7–5, 6–0 |
1976 | 吉列爾莫·維拉斯 | 沃伊切赫·菲巴克 | 6–1, 6–1, 6–4 |
1975 | 曼努埃尔·奥兰特斯 | 鲍勃·休伊特 | 6–2, 6–4 |
1974 | 安德鲁·帕蒂森 | 伊利耶·納斯塔塞 | 5–7, 6–3, 6–4 |
1973 | 伊利耶·納斯塔塞 | 比约·博格 | 6–4, 6–1, 6–2 |
1972 | 伊利耶·納斯塔塞 | 弗朗齐歇克·帕拉 | 6–1, 6–0, 6–3 |
1971 | 伊利耶·納斯塔塞 | 汤姆·奥克 | 3–6, 8–6, 6–1, 6–1 |
1970 | 热利科·弗拉努洛维奇 | 曼努埃尔·奥兰特斯 | 6–4, 6–3, 6–3 |
大奖赛超级系列赛 (1970–1989) | |||
1969 | 汤姆·奥克 | 约翰·纽康姆 | 8–10, 6–1, 7–5, 6–3 |
公开赛年代 |
雙打
- 从1968年开始
外部連結
- ^ Navettes. Monte Carlo Masters. [2017-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 John Barrett (编). World of Tennis '74. London: Queen Anne Press. 1974: 330, 331. ISBN 978036200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