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阿登纳

第1任西德總理

康拉德·赫爾曼·約瑟夫·阿登纳(德語: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德语发音:[ˈkɔnʁaːt ˈhɛɐman ˈjoːzɛf ˈaːdənaʊɐ],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曾任西德總理。生于德意志帝國科隆,逝世于西德莱茵-勒恩多夫(Rhein-Rhöndorf),二戰前曾以天主教中央黨身份擔任科隆市長十幾年,二战结束后當選首位西德總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黨魁,著名政治家、法学家。

康拉德·艾德諾
Konrad Adenauer
第1任聯邦德國總理
任期
1949年9月15日—1963年10月16日
总统
聯邦德國副總理弗朗茨·布吕歇尔英语Franz Blücher
路德维希·艾哈德
前任首任(职位设立)
继任路德维希·艾哈德
聯邦德國外交部部长
任期
1951年3月15日—1955年6月6日
前任鲁茨·冯·科洛希克(1945年)
继任海因里希·冯·布伦塔诺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领袖
任期
1950年10月21日—1966年3月23日
前任职位创立
继任路德维希·艾哈德
科隆市长
任期
1945年5月4日—1945年10月6日
前任威利·苏特
继任威利·苏特
任期
1917年10月13日—1933年3月13日
前任马科斯·瓦尔拉夫
继任京特·里森
普鲁士国务委员会主席
任期
1922年12月—1933年4月26日
前任职位创立
继任罗伯特·莱伊
个人资料
出生康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
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

(1876-01-05)1876年1月5日
 德意志帝國普鲁士莱茵省科隆
逝世1967年4月19日(1967歲—04—19)(91歲)
 西德巴特洪内夫
国籍 西德
政党
配偶
  • 艾玛·魏尔(1904年–1916年)
  • 奥古斯特·琴瑟(1919年–1948年)
儿女8名子女
母校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
签名

艾德諾致力於以市場為基礎的社会体制將西德的經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中恢復到歐洲的中心地位,與他的經濟部长路德維希·艾哈德一起主持了德國經濟奇蹟。自1955年以來,他一直是在西德重建國家軍事力量(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動力。艾德諾反對東德,並使他的國家成為北約成員。

他曾是是魏瑪共和國的主要政治人物,曾擔任科隆市長(1917-1933)和普魯士國務委員會主席(1922-1933)。

生平

早年生活和教育

 
康拉德·艾德諾(1896年)
 
學生時代的艾德諾(最右側,1896/97年)

1876年1月5日,康拉德·艾德諾出生於萊茵普魯士科隆。他是Johann Konrad Adenauer (1833–1906) 和他的妻子 Helene (née Scharfenberg; 1849–1919)五個孩子中的第三位。 [1] 他的兄弟姊妹有August (1872–1952)、Johannes (1873–1937)、Lilli (1879–1950)和Elisabeth,Elisabeth在1880年出生後不久死亡。對青年時期的艾德諾影響深遠的是「文化鬥爭」,這與他父母有關的經歷讓他終生厭惡「普魯士主義英语Prussianism」,並使他像十九世紀的許多其他萊茵蘭天主教徒一樣深深地恨萊茵蘭被列入普魯士。[2]

1894年,他開始在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學學習法律和政治。1896年20歲時,他被徵入了德國軍隊,但由於他從小經歷過的慢性呼吸問題沒有通過體格檢查。他在波恩是K.St.V. Arminia Bonn德语Katholischer Studentenverein Arminia Bonn之下的幾個羅馬天主教學生協會的成員。他於1900年畢業,[1] 之後在科隆的法庭擔任律師。[3]在赫爾曼·考森(Hermann Kausen)的事務所任職。

據他所認識和結識的法國著名草藥家Maurice Mességué英语Maurice Mességué表示,他對草藥的使用非常感興趣。艾德諾將晚年的健康狀況歸功於晚上攝入大麥水,還有玉米柱頭、錦葵、鼠尾草和黃玫瑰,他用來治療咳嗽。根據Mességué的說法,這些是他最喜歡的藥用植物,雖然他對各種植物有廣泛的知識。他同意Mességué的觀點,即植物必須沒被噴灑,也不能人為過度生長。他告訴Mességué,他將自己的健康歸功於「植物、自然」。

艾德諾在義大利的硬地滾球比賽中找到了放鬆和享受的樂趣,並在他的漫長政治生涯中玩這個遊戲。他最喜歡的度假地點是在義大利的卡代納比亞,一座俯瞰科莫湖(Lake Como)的租賃別墅,後來這裡成為康拉德·艾德諾基金會英语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會議中心,由艾德諾的政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建立的政治基金會。

1904年1月與第一任妻子Emma Weyer結婚,這段婚姻直到1916年Emma Weyer過世。1919年艾德諾再婚。

科隆的領導者

 
在1928年的威廉港,當新巡洋艦被用他的家鄉城市名字命名“科隆号”時,阿登纳(在中心,在他的旁邊从左手可見为) 威廉·格勒納古斯塔夫·諾斯克中將。

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徒,艾德諾於1906年加入天主教保守政黨中央黨,3月獲得中央黨提名成為科隆市議員,同年父親逝世。1909年10月,艾德諾被中央黨提名當選成為科隆市第一議員暨副市長,一個人口數為635,000的工業大都市,在1914年時。為了避免在他那時代具吸引力的極端政治活動,艾德諾致力於資產階級的禮儀、勤奮、秩序、基督教的道德和價值觀,致力於消除混亂、無效率、非理性和政治上的不道德行為。[4]1917年9月18日科隆市議會選舉艾德諾出任一任12年的科隆市長,10月18日就職,艾德諾以當時41歲年齡成為德國最年輕的市長。之後艾德諾連任。從1917年到1933年,他出任科隆市市長,並在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徵召艾德諾普魯士貴族院的成員。

艾德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領導科隆,與軍隊緊密合作,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西部前線後方供應和運輸基地的作用。他特別關注民用食品供應,使居民能夠避免1918-1919年期間困擾大多數德國城市的食物嚴重短缺。[5] 面對舊政權的崩潰和1918年底革命和廣泛混亂的威脅,艾德諾利用他與社會民主黨的良好合作關係在科隆保持控制。在1919年2月1日的一次演講中,艾德諾呼籲解除普魯士,並讓普魯士萊茵蘭州成為「帝國」(Reich)中一個新的自治「土地」(Land)。[6] 艾德諾聲稱這是防止法國吞併萊茵蘭地區的唯一辦法。[6] 「帝國」和普魯士政府都完全反對艾德諾打散普魯士的計劃。[7]在1919年6月凡爾賽條約提交給德國時,艾德諾再次向柏林建議他的萊茵蘭自治州的計劃,他的計劃又被「帝國」政府拒絕。[8]

在戰後的英國占領期間,他是市長。他與英國軍事當局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用他們來中和在該城市已經成為左翼權力基礎的工人和軍人委員會。[9]威瑪共和國期間,他從1921年至1933年擔任普魯士國務委員會主席(Preußischer Staatsrat), 這是普魯士各省在其立法會中的代表。自1906年以來,中央黨內部的一場重大辯論涉及中央黨是否應該「離開塔樓」(即允許新教徒加入成為一個多信仰政黨)或「留在塔樓」 (即繼續是一個天主教徒黨)。艾德諾是「離開塔樓」的主要倡導者之一,這導致了他在1922年的天主教徒日中與樞機主教Michael von Faulhaber英语Michael von Faulhaber之間的戲劇性衝突,樞機主教公開譴責艾德諾希望將中央黨「帶出塔樓」。[10]

1923年10月中旬,總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宣布柏林將停止對萊茵蘭的所有財政支付,並且取代現在毫無價值的「馬克」的「地產抵押馬克」將不會在萊茵蘭流通。[11]為了挽救萊茵蘭經濟,艾德諾在1923年10月底與法國高級專員Paul Tirard英语Paul Tirard開了一次會議,讓萊茵河共和邦與法國進行經濟聯盟,實現法德和解,艾德諾稱其為「大計劃」。[12] 與此同時,艾德諾堅持希望地產抵押馬克仍然可以在萊茵蘭流通。施特雷澤曼使艾德諾的計畫化為泡影,他堅決反對艾德諾的「大計劃」,認為這接近叛國。[12]

1926年,中央黨建議艾德諾出任總理,這是他感興趣的一個提議,但在德國人民黨堅持要求在艾德諾領導下加入聯盟的條件之一是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繼續擔任外交部長時,他最終拒絕了這一提議。[13] 艾德諾不喜歡施特雷澤曼的「太普魯士人」,拒絕了這一條件,這表示他結束了在1926年成為總理的機會。[14]

納粹黨統治下

1930年至1932年,納粹黨接連在全國及地方選舉上取得勝利,身為科隆市長的艾德諾,仍然相信國民經濟的改善將使他的戰略奏效:無視納粹並專注於共產主義的威脅。即使他已經成為強烈人身攻擊的目標。1933年1月30日,在納粹的政治操弄圍繞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德國總理

納粹黨掌權後,艾德諾拒絕與納粹合作,1933年2月17,總理希特勒到科隆從事競選活動時,艾德諾拒絕去機場迎接他,並禁止在城市橋樑上懸掛納粹旗幟。[15]1933年3月12日,中央黨在科隆的地方選舉中被擊敗,1933年3月13日,艾德諾被解除職務;1933年4月4日,艾德諾被正式免去市長職務,他的銀行賬戶也被凍結。此時「他沒有錢,沒有家,也沒有工作。」[16] 在安排好家人的安全後,他向Maria Laach Abbey的本篤會修道院院長求助。

1934年6月30日長刀之夜事件後,艾德諾被監禁了兩天。遭到短暫拘捕後,艾德諾開始了逃亡生活,1944年7月20日發生密謀刺殺希特勒事件後,艾德諾被質疑參加其中又遭到逮捕。後來他時任中尉的兒子親自去柏林向蓋世太保申辯他父親與7月20日爆炸無關後,艾德諾終於在1944年11月26日被釋放,結束60多天的牢獄之災。

由於敢於反對納粹希特勒的作為,有別於與希特勒時期合作的大部份官員,二戰後在西德初始領導人的規劃選擇上,因不與希特勒合作而受同盟國青睞,支持他出任之後首任西德總理。

德國總理

 
1949年大選時艾德諾的競選海報。上面表示「和艾德諾一起為和平、自由與統一而戰」

二次大戰後,科隆成為廢墟,盟軍召集政治背景無虞的艾德諾出任。但沒多久,艾德諾因對英國占領區(Britische Besatzungszone)的佔領政策有所批評而遭英國佔領軍解除職務。[17]:41

盟軍佔領德國後,准許在德國籌組民主性質的政黨。1945年6月,在科隆成立了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黨,CDU)。艾德諾於1946年2月起任英国占领区萊茵邦基民盟主席,[18]:704一個月後獲選為代表英佔區各邦的黨主席。[17]:411950年出任基民盟联邦主席。

1949年8月15日,73岁的阿登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参加战后西德聯邦議院第一次大选,選後基民盟拿下31.0%選票成為最大黨,9月15日在聯邦總理的選舉中,艾德諾在自己投自己情況下以一票之差、獲得202票,以73歲高齡當選第一任聯邦联邦总理,9月20日组成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的联合政府,[18]:725-726并主张西德倒向西方的同时尽量独立和与伙伴国的平等。

 
攝於1957年4月1日,時任西德總理康拉德·艾德諾、德國學者華特·霍爾斯坦和時任意大利總理 安东尼奥·塞尼,在意大利羅馬簽署歐盟關稅同盟(European Union Customs Union,EUCU)及歐洲原子能共同體(Euratom)相關文件。
 
柏林的德法關係修復紀念碑,右為艾德諾、左為戴高樂

外交方面,1951年占領條例修正後,西德聯邦政府成立外交部,艾德諾出任西德第一任外交部長直到1955年。在外交部長任內與法國同盟國和解,並得到時任法國外交部長罗贝尔·舒曼善意回應,提出舒曼計劃。共同掌管成員國煤鋼工業,並免除相關關稅,並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促成西歐進一步經濟合作。1955年與同盟國締結巴黎條約,回復主權。對法國方面,艾德諾極力修補雙方在二次大戰的破裂關係,並與法國總統戴高樂交好,德法的友好關係導致1963年簽訂了德法合作條約Élysée Treaty)。而對東德的外交政策,則奉行哈爾斯坦主義,宣示西德為德國唯一代表政權,對承認東德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除蘇聯外予以斷交,並先後與南斯拉夫葉門斷交。

1952年3月10日,史達林向西方列強及西德建議組成一個「中立的德國」,允許德國有微薄的軍備及在四強共同監督下成立民主體制國家。遭到西德與西方三列強反對。艾德諾認為蘇聯提出的德國中立化,最終是迎合蘇聯在中歐擴張的利益,並且一個與西方盟國合作的西德,勢必勝過一個軟弱、介於東西方搖擺不定的統一德國。[18]:7411955年5月5日,《德國條約》生效,三個占領國結束占領狀態,西德取得自主權。[18]:743

與較積極「去納粹化」的東德不同,艾德諾反對盟軍在德國實行「去納粹化」措施。早在1946年5月5日,艾德諾在公開演說中,就反對「去納粹化」,要求不要打擾「納粹同路人」。兩個月後,在對新成立的基督教民主聯盟演說時,再度表達去納粹化已進行太久,有害無益的觀點。艾德諾認為要德國人面對納粹的罪行比較可能造成民族主義者的反彈,而非促成悔罪。[19]:106冷戰開打後,西方同盟國停止去納粹化。西德成立後,1951年在巴伐利亞,有94%的法官、檢察官,77%的財政部職員曾是納粹黨員;1952年,波昂的外交部官員裡,有三分之一曾是納粹黨員,新成立的西德外交團,有43%曾是納粹黨衛軍成員,另有17%曾在帝國保安部或蓋世太保任職。1950年代擔任艾德諾幕僚長的漢斯·格洛布克(Hans Globke)在戰時曾針對希特勒頒布的紐倫堡法案代表官方寫了評論文章。[19]:107-108

針對被納粹政權迫害的人,艾德諾政府分攤賠償任務,對在納粹時期由於種族、宗教和政治原因被迫害的人進行賠償。1951年9月27日,聯邦眾議院一致通過,並由政府發表聲明,準備對以色列進行賠償事宜。1952年9月10日和以色列簽訂賠償條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十二年內將支付以色列三十億馬克。1956年6月29日,西德制定《聯邦賠償法》,定義被納粹政權迫害的人及規範一切已在處理的事項,賠償事項包括養老金、部分補償,對於治療、疾病和劫後餘生照顧、貸款和教育都有追加補償費用。西德政府對納粹罪刑負起責任,獲得舉世讚揚,也因此獲得國際聲望。[18]:733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作法則是拒絕賠償,他們的理由是東德不是戰敗的第三帝國之法定繼承人,而是一個德國工人和農人國家。[18]:733

艾德諾的親西方路線雖然曾遭在野黨社民黨抗議,其德國再建軍也引起黨內同志不諒解,導致內政部長古斯塔夫·海涅曼辭職以示抗議。[18]:738然而在1953年聯邦議院選舉中,基民盟獲得45.2%選票支持,到第三屆聯邦議院選舉時,基民盟已獲得過半的50.2%選票支持,證明艾德諾政府深得民心。[18]:738

 
1955年9月,尼基塔·赫魯曉夫和其他蘇聯領導人在莫斯科向阿登纳致敬。

1955年夏天,蘇聯以「兩個德國」主動尋求與西德建立外交關係,獲艾德諾同意。1955年9月9日至9月13日艾德諾率團訪問莫斯科,商談兩國建交及互換大使事宜。[18]:745-746

1955年11月,西德建立國防軍。1956年7月21日制定《兵役法》。

艾德諾在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的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得勝利,四度出任德國總理,擔任長達14年,實際掌權時間超過整個威瑪共和國立國時期。直至1998年才被同为基民盟的科尔(1982-1998)打破。

下台

從1959年左右,艾德諾的威信開始低下。1961年基民盟/基社盟聯邦議院选举中,雖然仍為最大黨,但成績不理想,年事已高的艾德諾只得與自民黨(FDP)組織聯合政府,[18]:770於期中辭去總理職務。

同年東德興建柏林圍牆,艾德諾雖然對柏林圍牆的興建提出強烈抨擊,但仍對蘇聯駐西德大使保證不會做出使雙邊惡化和危及世界局勢的行為。又因沒在第一時間趕到西柏林,引起包括市長勃蘭特在內的批評。8月22日,艾德諾首度於圍牆興建後抵達西柏林,卻未受到盛大歡迎。[17]:68

艾德諾於1963年10月15日任期中辞去总理职务,由經濟部長路德维希·艾哈德接任。1966年艾德諾辭去基民盟主席一職。

1967年4月19日下午13時21分,艾德諾因心臟病發作病逝於自宅,於科隆主教座堂舉行國葬,葬在自家附近的墓地。

主要政绩

 
由於艾德諾訪問莫斯科,艾德諾與一名於1955年從蘇聯帶回家的德國战俘的母親。

1949年阿登纳说服同盟国不要大量拆除德国原有的工业设施,保护了战后西德近30年高速的工业成长的潜力。

1951年阿登纳与劳工阶层达成企业委员会协议,给与工人较大的决策权,保证了西德战后劳资关系的相对和谐。

1952年艾德諾拒絕了史達林所擬的「兩德統一方案」,為此遭到反對黨強烈抨擊。然而艾德諾與西方密切合作,取得西方盟國的信任,為西德爭取到自主權。[18]:726

阿登纳推动西德1954年加入了北约

1955年在苏联访问时,他促成了苏联释放德国战俘回德国,和苏联西德的建交。

阿登纳和戴高乐促成了德法这两个征战数百年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宿敌的和解,1963年签署的德法条约奠定欧共体合作的基础。

評價與其他

 
科隆大教堂中為阿登纳舉行的國葬
 
阿登纳在巴特洪内夫的墳墓。
  • 阿登纳於1967年4月19日在他在巴特洪内夫(Rhöndorf)的家中去世。 據他的女兒說,他的遺言是“ Da jitt et nix zo kriesche!”,科隆方言中“沒什麼可哭的!”。
  • 91岁的阿登纳去世后,很多西德民间团体表示:感谢他“为德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他“勤奋、刚直”的品格和求实态度,他的政敌也赞赏他的“真正领导者的素质”。
  • 西方评论界普遍赞誉他“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
  • 邱吉爾在評論世界領袖人物很少有讚美之詞,但他在1953年卻對英國下院說:艾德諾是「俾斯麥以來最英明的德國政治家」。[21]:168
  • 艾德諾與盟國的合作,曾遭到德國人的刺耳意見。對此艾德諾表示:「他們到底以為是誰打了敗仗?」。[21]:181
  • 紐約時報》記者索爾茲柏里曾在波昂問艾德諾,誰是他見過最偉大的人物。艾德諾走到辦公室旁,拿起一張嵌在鏡框裡杜勒斯的照片,對索爾茲柏里說:「在這裡」。索爾茲柏里問他為什麼是杜勒斯,艾德諾回答:「他思想清晰,有遠見,對將要發生的事總有預見,而且說話算數,信守他的諾言。」[21]:188
  • 苏联人在歷數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對蘇聯的暴行,總是理直氣壯并以此要求西德政府进行赔偿。艾德諾卻不吃克里姆林宮這一套,拒絕將那些卑鄙的罪行攬下來。他告訴布爾加寧赫魯雪夫,許多德國人是反對戰爭的,並補充說他的國家在苏联軍隊的手下也苦不堪言。引起赫魯雪夫暴跳如雷稱其為挑釁。對此艾德諾提醒赫魯雪夫,他在戰前及戰爭期間兩次被納粹關進監獄,因此有充分的時間思考那些支持希特勒國家的動機。暗指1939年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至此赫魯雪夫道德說教的氣泡被捅破了,不再堅持原來的態度。[21]:192-193
  • 殷海光於〈自由中國之路〉一文稱:「自由西德不曾像我們這裡的『領導中心』藉『反共抗俄』來壓制民主自由;自由西德不曾像我們這裡的『領導中心』一年到頭空喊口號濫貼標語;自由西德更不曾藉反共為名把社會生機斲喪殆盡。恰恰相反,自由西德十年來在艾德諾和愛爾哈特(Erhart)的負責之下,迅速走上復興之途。現在,西德經濟力量之暢茂,僅次於美國。在短短十年之間,自由西德已成一片民主、幸福、康樂之土。」[22]:1125-1126
  • 2003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阿登纳当选第一。

荣誉

官方奖勋

荣誉公民

阿登纳基金会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tung)1962年成立,是有基民盟背景的政治性基金会,宗旨之一是向德国内外的优秀青年提供奖学金,培养学术人才和领导人才,并设立有“优秀人才培养研究所”(Institut für Begabtenförderung),负责管理奖学金。

著作

  • 阿登纳四卷回忆录在1965至1968年出版。

延伸阅读

  • Ahonen, Pertti. Domestic Constraints on West German Ostpolitik: The Role of the Expellee Organizations in the Adenauer Era.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March 1998, 31 (1): 31–63. JSTOR 4546774. doi:10.1017/S0008938900016034 . 
  • Cudlipp, E. Adenauer (1985)
  • Epstein, Klaus. Adenauer and Rhenish Separat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 October 1967, 29 (4): 536–545. doi:10.1017/s0034670500040614. 
  • Frei, Norbert. Adenauer's Germany and the Nazi Past: The Politics of Amnesty and Integr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231-11882-1. 
  • Gaddis, John Lewis. We Now Know: Rethinking Cold War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19-878070-0. 
  • Goda, Norman J. W. Tales from Spandau: Nazi Criminals and the Cold W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86720-7. 
  • Granieri, Ronald J. The Ambivalent Alliance: Konrad Adenauer, the CDU/CSU, and the West, 1949–1966.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4. ISBN 978-1-57181-492-0. 
  • Heidenheimer, Arnold J. Adenauer and the CDU: the Rise of the Leader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rty (1960)
  • Herf, Jeffrey. Divided Memory: The Nazi Past in the Two Germanys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674-21303-3. 
  • Hiscocks, Richard. The Adenauer Era (1966)
  • Large, David Clay. Germans to the Front: West German Rearmament in the Adenauer Era.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6. ISBN 0-8078-4539-6. 
  • Mitchell, Maria. The Origins of Christian Democracy: Politics and Confession in Modern German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2. ISBN 978-0-472-11841-0. 
  • Rovan, Joseph. Konrad Adenauer (1987) 182 pages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Schwarz, Hans-Peter. Konrad Adenauer: A German Politician and Statesman in a Period of War, R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Vol. 1: From the German Empire to the Federal Republic, 1876–1952.. Oxford: Berghahn Books. 1995. ISBN 1-57181-870-7. 
    • Schwarz, Hans-Peter. Konrad Adenauer: A German Politician and Statesman in a Period of War, R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Vol. 2: The Statesman: 1952–1967. Providence: Berghahn Books. 1997. ISBN 1-57181-960-6. 
  • Williams, Charles. Konrad Adenauer: The Father of the New Germany. Wiley. 2001. ISBN 978-0471407379. 
  • "Konrad Adenauer"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Macropedia) © 1989
  • Tammann, Gustav A. and Engelbert Hommel. (1999). Die Orden und Ehrenzeichen Konrad Adenauers = The orders and decorations awarded to Konrad Adenauer. Bad Honnef, ISBN 3-9806090-1-4.

参考文獻

  1. ^ 1.0 1.1 David W. Del Testa (编). Adenauer, Konrad. Government Leaders, Military Rulers, and Political Activists. Westport, CT: Oryx Press. 2001: 4 [2018-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3).  – 通过Questia  
  2. ^ Jenkins, Roy Portraits and Miniatures, London: Bloomsbury Reader, 2012 p. 81
  3. ^ Lebenslauf - Ein kurzer Überblick. Konrad Adenauer Stiftung.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德语). 
  4. ^ Schwarz Vol.1 1995,第94頁.
  5. ^ Schwarz Vol.1 1995,第97-99頁.
  6. ^ 6.0 6.1 Epstein 1967,第539頁.
  7. ^ Epstein 1967,第539-540頁.
  8. ^ Epstein 1967,第540-541頁.
  9. ^ Schwarz Vol.1 1995,第128-131頁.
  10. ^ Mitchell 2012,第20頁.
  11. ^ Epstein 1967,第541-542頁.
  12. ^ 12.0 12.1 Epstein 1967,第542頁.
  13. ^ Jenkins, Roy Portraits and Miniatures, London: Bloomsbury Reader, 2012 page 88
  14. ^ Jenkins, Roy Portraits and Miniatures, London: Bloomsbury Reader, 2012 pages 81 & 88
  15. ^ Hans-Peter Schwarz: Adenauer – Der Aufstieg: 1876–1952. Stuttgart 1986, S. 345.
  16. ^ Williams 2001,第212頁.
  17. ^ 17.0 17.1 17.2 黃智欽. 〈西德總理艾德諾重建外交體系之研究〉 (PDF).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論文. 2012-06 [2023-03-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7).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賴麗琇. 《德國史》. 五南出版. 2003年11月初版. ISBN 957-11-3438-4. 
  19. ^ 19.0 19.1 東尼·賈德著,黃中憲譯. 《戰後歐洲六十年:(卷一)進入旋風1945-1953》. 新北: 左岸文化出版. 2012年. ISBN 978-986-6723-62-9. 
  20. ^ Foreign Gues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21.0 21.1 21.2 21.3 理查·尼克森著,尤勰等譯. 《改變歷史的領袖》. 臺北市: 貓頭鷹出版社. 2000年2月初版. ISBN 957-0337-52-4. 
  22. ^ 殷海光. 殷海光全集10 政治與社會(下).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1年6月出版. ISBN 978-986-02-8332-7. 
政府职务
前任:
卢茨·什未林·冯·克罗西克
(大德意志帝国总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
1949年—1963年
繼任:
路德维希·艾哈德
前任:
卢茨·什未林·冯·克罗西克
(大德意志帝国外交部长)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长
1951年—1955年
繼任:
海因里希·冯·布伦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