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7″N 120°32′39″E / 24.15194°N 120.54417°E / 24.15194; 120.54417

大甲東
漢字 大甲東
白話字 Tāi-kah-tang
台語羅馬字Tāi-kah-tang
閩南拼音Dâigāhdāng

大甲東,為臺灣臺中市外埔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與大東里相近。大甲東位於大甲平原中央,以燒陶業「大甲東陶」而知名。

歷史

大甲東最早可以追溯到1710年代(乾隆年間),道卡斯族大甲東社於該地域活動、墾殖,是大東村地名的由來,直到1874年(同治13年)大甲東社東遷至今天的中山村[1][2]

清治末期,大甲東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大甲東庄」,隸屬於苗栗三堡。該庄北與頂店庄鐵砧山腳庄為鄰,東與馬鳴埔庄為鄰,南邊為磁磘庄內水尾庄,西邊為山腳庄[3]

1901年(日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苗栗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該庄編入「外埔區」,仍隸屬於苗栗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全台二十廳合併為十二廳,苗栗廳廢止,外埔區改隸屬於臺中廳。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該庄改制為「大甲東」大字,隸屬於臺中州大甲郡外埔庄[4]

日治時期,林景洄自福州帶來製陶技術,興建窯場,後湖盆地300年前原為湖泊,湖底沉澱了大量黏性佳、含鐵量高的黏土,適合製作大型及質地堅硬的陶器。

戰後外埔庄改制為外埔鄉,隸屬於臺中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外埔鄉隸屬不變。2010年12月,隨著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臺中市,外埔鄉改制為外埔區,村亦改制為里。

地理

大甲東位於大甲平原之中的後湖盆地,位置在外埔區最西,靠近大甲區市區。大甲東的範圍南以后里圳第三排水線與大同里為界,西至東泰新城與大甲區中山里為鄰,北約略以大馬路為界,東至中山路接中山里[5]

交通及運輸

公路

國道3號又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是貫穿台灣西部的兩條縱向高速公路之一,大致以東北—西南走向轉東北東—西南西走向經過大甲東地區東南部邊界地帶,並在市道132號交會處設有大甲交流道。由此可快速前往台灣西部各地。[6]

市道132號(甲后路五段)是大安港至后里的道路,大致以西北—東南走向蜿蜒經過本地區中部。由該道路向西北可前往大甲、大安港並止於區道中7線路口,向東南繞過外埔市區西側後可前往后里並止於台鐵后里車站前。

區道中24線(開元路)是大甲東至三崁頭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東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西北部一小段邊界。由該道路向西南西可前往山腳中部偏東北並止於市道132號路口,向東北東可前往頂店南端的大甲高工南側、鐵砧山腳、馬鳴埔、六分西部邊界地帶並止於市道132號舊線(甲后路三段)路口。[3][6]

區道中26線(甲東路、甲后路四段、大馬路)是外水尾至五崁腳的道路,大致以西南西—東北東走向經市道132號路口後轉西北西—東南東走向經過本地區。由該道路向西南西可前往山腳南部並止於市道132號路口,向東南東轉東北東可前往馬鳴埔、廍子、土城、中社地區西部的五崁腳並止於區道中33線路口。[3][6]

市道132號(甲后路[7])以及鄉道中26線(大馬路)交匯於大東村,可連結中社、大甲區市區、外埔區市區。2003年,位於大甲東中部,將大甲東一分為二的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大甲交流道完工通車,使得大甲東成為鄰近地區南來北往的交通集散地。

大眾運輸

大甲東的大眾運輸堪稱便捷,公共汽車每日有150班以上車次[8]來回臺中、大甲、豐原、后里、外埔市區,於大東村內設有大甲東、大甲東新城、東泰新城、大東里活動中心4座站牌。

大甲東沒有鐵路經過,最近的鐵路車站為4公里外的臺灣鐵路管理局海線大甲車站

大甲東陶

1901年起,台灣總督府推動台灣陶業工業化政策。1902年,福州陶師林景洄至大甲東,在大甲東蓋了該地第一座窯廠「內窯」,同時也教導當地居民製陶的技術,被認為是「大甲東陶」的開山鼻祖。林景洄因為自己會砌窯,把窯廠轉讓出去可以獲得一筆很大的利潤。於是把內窯轉讓給王潭經營。把獲得的資金又在莊外新蓋一座蛇窯,有別於莊內的「內窯」,當地人稱作「外窯」。內窯經過三次轉手之後,今名一成陶器工廠。而外窯也經過兩次轉手,現在由紀榮芳經營。

比起台灣其他地區的燒陶業,大甲東陶業因為沒有日本資金進入,一直到日治時期結束之後,都還維持著福州式的陶業風格。

大甲東的燒陶業早期生產一般日常用品為主,例如水缸、酒甕、缽、罐等容器,或是筷筒、桌腳、香爐、龍罐、夜壺,還有裝飾用的尺磚、墓庭用的獅子座,1960年代之後,因為時代變遷,陶器品逐漸被塑膠製品所取代,順應市場需求,大甲東陶由生活上的需要轉為生活上的藝術,大甲東陶器轉型生產高層次的陶器藝術品。 [9]

特色景點

  • 大甲東蛇窯
  • 七庄王爺

参考文献

  1. ^ 台灣中部平埔族古文書數位典藏網站,道卡斯族大甲東社生活領域,存档副本.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29). 
  2. ^ 台灣中部平埔族古文書數位典藏網站,道卡斯族大甲東社遷徙活動, 存档副本. [200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9). 
  3. ^ 3.0 3.1 3.2 《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
  4.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
  5. ^ 大東里的地域範圍係參考中央研究院所屬的台灣地區地名查詢系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所登載的外埔區地圖,該地圖的由中國測量工程學會編繪,原臺中縣外埔鄉公所出版,調查繪圖日期為民國八十二年(1991年)5月。
  6. ^ 6.0 6.1 6.2 《臺中縣外埔鄉行政區域圖》,內政部,2005年12月
  7. ^ 連接后里大甲,故名甲后路
  8. ^ 參考豐原客運網站,粗估豐原大甲線、大甲外埔台中線、大甲台中線三條路線的班次總和,http://www.fybus.com.tw/bus8.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臺中縣外埔鄉公所全球資訊網,產業篇,存档副本. [2008-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