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性偏好
顯示性偏好理論(Revealed preference theory),經濟學術語,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提出的消費者行為理論。通過這個理論可以從消費者行為分辨最好的可能選擇。換句話說,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可以顯示他們的喜好。
歷史背景
這個理論的出現,是基於消費者需求理論以邊際替代率作為依歸。而邊際替代率的假設,就是消費者是為了把功用極大化而作消費決定。雖然功用極大化的假設不受爭議,但顯示性偏好隱含著的功用函數就難以被準確計算。顯示性偏好理論就能彌補需求理論的不足,借觀察行為來界定功用函數。
理論
假設某甲有兩個消費選擇:買兩個蘋果和三條香蕉,或者買二條香蕉和三個蘋果。如果兩個選擇的費用一樣,而他選了前者,那就表示某甲喜歡前者多於後者。然後,這顯示前者永遠都較後者受歡迎。如果該消費者買後者,就一定是他負擔不起買前者的費用。
理論進一步顯示,偏好是帶有傳遞關係的。如果我們有A、B、C到Z多個選擇,而偏好A多於B、B多於C,如此類推。那結論就顯示出,我們對A的偏好多於C,一直數下去,多於Z。有了這套理論,經濟學家就可以規劃與消費者理論的模組一致的無差異曲線。
參考
Nicholson, W. (2005) Microeconomics, Thomson, Southwestern.
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