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經邦(1537年—1615年),字公望,號肅庵,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

陳經邦
大明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籍貫福建興化府莆田縣
出生丁酉十月二十三日
逝世卒年不詳
配偶配林氏,累封淑人
親屬陳言;(子)陳翰臣(舉人)
出身
  •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舉人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進士出身

生平

福建鄉試第十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七名進士[1][2]。戶部觀政,選庶吉士,隆慶元年(1567年)三月授翰林院編修,二年九月丁憂。明神宗在東宮時,充講讀官。神宗御極日,升修撰,萬曆元年(1573年)六月升左中允,八月主考順天府鄉試,四年十二月升左諭德兼侍讀,五年八月升俸一級,閏八月給假省親,隨即丁憂。八年閏四月復除原官,九年十一月升侍讀學士,掌翰林院事,復充經筵[3],每進講,條析敷陳,吐音洪亮,神宗改容聽之,呼為白面先生而不名。親書「責難陳善」四大字賜之。時當秋試,經邦於例宜典南畿,以張居正子在南雍,辭不往。居正奪情,京僚皆希旨疏留,經邦獨否,以此啣之,數年不遷。居正卒,十年七月始擢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九月加太子賓客,十二月升吏部左侍郎、兼官如故[4],十一年四月掌詹事府事[5],六月教習庶吉士,十月晉禮部尚書[6]、兼翰林院學士。會壽宮役興,台省異議,經邦奉命覆視,不盡如輔臣指嗾,言官論之,十二年十月遂乞歸[7]

家族

曾祖陳必清,壽官;祖父陳一通,壽官;父陳言,南京刑部郎中。母朱氏[8]。弟經世(庠生)、經政、經學。子陳翰臣,字子卿,萬曆十三年乙酉應天府鄉試舉人,年三十九卒,父經邦以詩紀其事曰:年來不盡西河淚,為爾浮名一解顏。

參考文獻

  1. ^ 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萬曆九年十月,升左春坊左諭德陳經邦為侍讀學士掌院事仍充經筵日講官。
  4. ^ 萬曆十年十二月,升太子賓客禮部右侍郎陳經邦為吏部左侍郎兼官如故。
  5. ^ 萬曆十一年四月,太子賓客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陳經邦以原職掌詹事府事照舊充經筵日講官。
  6. ^ 萬曆十一年十月,升太子賓客吏部左侍郎兼侍讀學士掌詹事府事陳經邦為禮部尚書。
  7. ^ 萬曆十二年十一月,許禮部尚書陳經邦致仕。經邦再疏乞休,遂令給驛以行。
  8.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