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雄 (1914年)

金雄(韓語:김웅,1914年—1956年),中國名王信虎。生於日治朝鮮慶尚北道延安派之一。韓戰開戰時任第2軍軍長。

生平

金雄1930年代初來到中國。1933年至1937年進入黃埔軍官學校學習,1937年,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朝鮮義勇軍創建時任第1支隊長。後成為新四軍第3師敵工科的幹部,成為新四軍中地位最高的朝鮮人,1947年回國,[† 1]

1946年12月任朝鮮幹部訓練副大隊長。1947年任保安隊聯隊長。1948年任第1師師長。

1948年2月朝鮮人民軍成立後他任總參謀部的少將戰鬥訓練局長。1949年5月金雄和金光俠中國東北接收朝鮮族部隊,率領由21000名朝鮮族組成的第164師和166師回國,分別整編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第6師。1950年6月任第2軍中將軍長,10月任前線總司令部參謀長。12月4日任中朝聯合司令部副司令員。1951年1月底開始的第四次戰役任中朝聯軍「金集團」(也稱「金指」)司令員。1953年2月5日,崔庸健次帥接替金雄擔任中朝聯合司令部副司令員。金雄晉升為大將,出任民族保衛省副相。

1956年3—4月,金雄大將率人民軍代表團訪華,在回國後即從朝鮮政壇上消失。他被金日成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將朝戰初期的失敗、仁川登陸的失誤、「傷心嶺」和「血染嶺」的失守皆歸罪於他,其最後結局不明。後據朝鮮流亡者稱,金雄於回國後遇刺,數日後傷重不治。西方資料稱其為朝鮮最有才幹的將領,也說他性格粗暴,部下都敬而遠之。

腳註

  1. ^ 朝鮮戦爭/韓國編中巻では八路軍に所屬した後、ソ連に渡りソ連軍少佐となったとしてい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