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地

蘇格蘭的一個城市

丹地(英語:Dundee聆聽i/dʌnˈd/蘇格蘭蓋爾語Dùn Dè 或 Dùn Dèagh,[ˈt̪uːn tʲeː][1])是英國蘇格蘭東部北海沿岸泰河入海口城市。正式名稱為丹地市(City of Dundee),是蘇格蘭行政區劃里的32個議會區之一。該市占地面積約60平方公里,人口148,710(2017年中期預測)[6],是在格拉斯哥愛丁堡亞伯丁之後蘇格蘭的第四大城市。丹地市的年平均日照時間是1523小時,是蘇格蘭日照最充足的城市之一,[7]這在陰雨天頻繁的不列顛島上尤為難得。丹地市還擁有兩所大學——丹地大學亞伯泰大學,兩支職業足球俱樂部——丹地足球俱樂部丹地聯足球俱樂部

丹地
英語:Dundee
蘇格蘭蓋爾語Dùn Dè
城市
最上:泰鐵路橋、中間:RRS發現號市中心
左下:室外音樂演奏台、右下:丹地大學

旗幟

圖章
詞源:蘇格蘭蓋爾語 - Dùn Dè[1]
綽號:「發現之城」
丹地在蘇格蘭的位置
丹地
丹地
蘇格蘭的位置
坐標:56°27′43″N 2°58′15″W / 56.462°N 2.9707°W / 56.462; -2.9707
國家 英國
構成國 蘇格蘭
議會區丹地市
中尉區丹地
成立時間11世紀
城鎮憲章1191年
城市地位1889年
政府
 • 行政機構丹地市議會
 • 市長Ian Borthwick[2]
 • 丹地市議會區議長John Alexander[3]
面積[4]
 • 總計60 平方公里(20 平方英里)
海拔[4]18 公尺(59 英尺)
人口(2016年)[5]
 • 總計148,270人
 • 密度2,478人/平方公里(6,420人/平方英里)
 • 語言英語低地蘇格蘭語
居民稱謂丹地人(Dundonian)
時區GMTUTC±0
 • 夏時制BSTUTC+1
郵區DD1-5
電話區號01382
ISO 3166-2GB-DND
ONS編碼S12000042
OS格網參考NO4030
NUTS 3UKM21
主要機場丹地機場
網站www.dundeecity.gov.uk(市政)
www.dundee.com(旅遊)

丹地在歷史上曾屬安格斯,在12世紀後期發展成為一個臨海城鎮,並成為蘇格蘭東海岸的重要貿易港口。[8]中世紀時期,它曾多次受到戰火的摧殘。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丹地在19世紀成為了全球黃麻工業中心。[9]連同其它相關有影響力的產業,人們把丹地稱為「黃麻,果醬和新聞」之城。[7]

因為歷史上眾多的發明發現(如郵票[註 1])以及知名的「發現號」南極探險,丹地在20世紀後被稱為「發現之城」(City of Discovery)。城市的推廣口號是「一個城市,許多發現」(One City, Many Discoveries)。[7]

如今,隨著傳統產業的逐漸衰弱,丹地市正大力發展生命科學研究、高等教育、高新科技產業、電子遊戲產業、通訊業和旅遊業等現代產業。2014年,丹地市因其在醫學研究、漫畫、電子遊戲等多個領域對世界的重大貢獻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城」稱號。它是英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城市。[11][12][13]丹地市被GQ雜誌評為2015年「英國最酷的小城」,[7]入選《華爾街日報》2018年「全球熱門旅遊目的地」第5位。[14]

由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負責設計,耗資近8000萬英鎊(約7.66億港幣)的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丹地畫廊分館於2018年9月15日對外開放。[15][16]

歷史

「丹地」這個地名的語源至今沒有定論。古英語文獻中出現過「Donde」(1177年)、「Dunde」(1199年)以及「Dundoo」(1200年)的表記。[17]從現代蘇格蘭蓋爾語的表記「Dùn Dè」來分析,前半部分「Dùn」是一個重要的地名構詞成分,意為「堡壘」。而這個詞綴凱爾特語族中的蓋爾語布立吞語皮克特語中也很常見。[18]後半部分「Dè」的來源則不甚明顯。目前的語言學界有三種主流說法:一種可能性是它來自蓋爾語的「Dèagh」,意為「火」。現代蘇格蘭蓋爾語也用「Dùn Dèagh」表記該地名。還有一種假說認為它與泰河(Tay)的名稱同源。從一位蘇格蘭地圖學者(約1583-1596年)的地圖中可以看到「Duntay」的表記。[19]按此說法,「丹地」可以解釋為」泰河邊上的堡壘「。最後一種假說認為,該名稱來源於一位名為「Daigh」的地方統治者。[20]

民間語源則認為該鎮原名「Alectum」,第八代亨廷頓伯爵大衛從「聖地」歸來,將這裡改名為「Dei Donum」(來自上帝的禮物)。[21]這種說法可能受到了羅馬-不列顛文化的影響。

石器時代

丹地在中石器時代就有早期人類定居的跡象。[22][23]1879年,考古學者在丹地港口附近出土了一個貝冢,在裡面發現了一些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時代的燧石、木炭和石斧。[24]

在該市西北端,考古學家還發現了一條古石碑道英語cursus,附近有環狀列石英語stone circle遺蹟和數個墳冢[25]這些遺蹟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痕跡,如今已經被保護了起來。據稱,它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早期。[26]

王權時代

丹地作為一個主要城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末期。當時,蘇格蘭國王威廉一世將丹地及附近領地授予了他的弟弟大衛王子英語David, Earl of Huntingdon(第八代亨廷頓伯爵)。[27]大衛將丹地建設成了一個貿易中心,推動了這個海港城市的快速發展和繁榮。[28]

蘇格蘭第一次獨立戰爭期間,丹地被英格蘭軍隊占領數年。1306年,羅伯特·布魯斯成為了蘇格蘭國王,並於1312年初率軍重新奪回了丹地。[29]

1542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去世,僅有六天大的瑪麗一世繼承王位。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意圖破壞蘇格蘭與法國的老同盟關係,並試圖通過武力手段為其子愛德華六世迎娶瑪麗,從而繼承蘇格蘭王位。1547年,丹地被英格蘭占領。一年後,該城被蘇格蘭與法國聯軍奪回,但已經受到了英格蘭軍隊的嚴重破壞。[30]

1642年,以查理一世為代表的保皇派宣布討伐國會,英國內戰爆發。1645年,丹地被保皇派的蒙特羅斯侯爵第五代蒙特羅斯伯爵詹姆斯·格雷厄姆圍困。[31]1651年,奧利弗·克倫威爾的手下喬治·蒙克率領議會派軍隊襲擊了丹地,並將該城洗劫一空,甚至殺害了許多居民。[32][33]

大英帝國時代

1688年,英國發生光榮革命,信奉舊教斯圖亞特王朝君主詹姆斯二世被罷黜。蘇格蘭的一些貴族為了維護傳統的氏族制度,迫切希望詹姆斯二世重歸王位。1689年,第一代丹地子爵約翰·格雷厄姆在丹地附近樹立了斯圖亞特王朝旗幟,該鎮成為了詹姆斯黨的重要據點。[34]從1715年開始,詹姆斯黨在丹地連續起事。1716年1月6日,詹姆斯黨人在伯斯斯康宮英語Scone Palace擁戴詹姆斯三世和八世(老僭王)登基為王。幾天後,「國王」公開訪問了丹地。蘇格蘭的大多數民眾,包括很多丹地人,都認為他是合法的國王。[35]

 
1693年的丹地

隨後,大英帝國迅速崛起,大量擴張海外殖民地。在工業革命時期,丹地從印度次大陸成批進口植物原料,再加工製成亞麻黃麻成品出口海外,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36]到19世紀末期,丹地的大多數工人都在黃麻工廠工作。由於黃麻成品需要用鯨油處理,丹地的捕鯨業造船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37]其中著名的船隻包括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1901年乘坐的南極科考船RRS發現號。這艘船被完好地儲存了下來,成為了丹地市的標誌。[38]雖然當時丹地的經濟以黃麻產業為主,但它也因小型工業而聞名。其中最有名是「丹地橘子醬」以及1905年成立的新聞出版公司DC湯姆遜英語DC Thomson[39]當時的丹地被冠以「3個J」和「黃麻、果醬和新聞」(jute, jam & journalism)的綽號。[7]

然而,進入20世紀後,印度的織布工業開始發達,加爾各答的麻織品變得更加廉價。[40]丹地的工業製品逐步失去了競爭力,大批工人失業,經濟開始走下坡路。[41]丹地的最後一家黃麻加工廠於20世紀70年代關閉。由於石油取代了鯨油,丹地的捕鯨活動於1912年停止,造船業也於1981年最終停止。[42]

 
災難後的泰鐵路橋

丹地曾經發生過被稱為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鐵路災難」之一的「泰橋災難」。1879年12月28日,一場風暴襲擊了丹地,泰鐵路橋發生部分坍塌,一列客運列車墜入大海,75人喪生。而當時距離泰鐵路橋的正式開通還不到兩年。[43]

1906年7月,丹地市的一處保稅倉庫著火,後來火勢不斷擴大,持續了近12個小時。據目擊者描述,這場火災堪比「燃燒的威士忌」。[44]最後火災造成了當時約450,000英鎊的損失,[45] 被稱為丹地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火災。[46]

地理

位置

丹地坐落在蘇格蘭東海岸的泰灣北岸。在WGS84坐標系統中的地理位置為西經2°58′,北緯56°27′。該市位於愛丁堡的東北偏北58公里處,[47]倫敦的西北偏北580公里處。[47]2007年的地圖資料顯示,丹地的城市建成區東西距離約為13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大致呈矩形分布,總占地約60平方公里。[48]

地質特徵

丹地位於地質構造的背斜處,主要的基岩類型為老紅砂岩[49]由地層火山噴發形成的岩漿岩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作用,形成了許多突出的山丘。[49]在該市東部的港口,基岩突出起伏,基本構成包括鎂鐵質熔岩凝灰岩。丹地周圍的土地,特別是西部和東部的低洼地帶,擁有特別適合耕種的高質肥沃土壤。這些土地屬於褐色土壤類型,深處有經過老紅砂岩被風化、侵蝕形成的沙子礫石層。[50]

氣候

蘇格蘭低地的其他地區一樣,丹地市在柯本氣候分類法中屬於海洋性氣候[51]冬季溫和濕潤,夏天較為涼爽。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丹地(平均海拔:31米) 1981–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4.6
(58.3)
15.2
(59.4)
21.6
(70.9)
22.9
(73.2)
23.7
(74.7)
27.8
(82.0)
29.3
(84.7)
28.7
(83.7)
25.0
(77.0)
22.8
(73.0)
16.7
(62.1)
14.5
(58.1)
29.3
(84.7)
平均高溫 °C(°F) 6.4
(43.5)
6.9
(44.4)
9.1
(48.4)
11.5
(52.7)
14.4
(57.9)
17.1
(62.8)
19.3
(66.7)
19.2
(66.6)
16.5
(61.7)
12.7
(54.9)
9.1
(48.4)
6.5
(43.7)
12.4
(54.3)
平均低溫 °C(°F) 0.7
(33.3)
1.0
(33.8)
2.2
(36.0)
3.9
(39.0)
6.3
(43.3)
9.1
(48.4)
11.0
(51.8)
10.9
(51.6)
8.9
(48.0)
6.1
(43.0)
3.0
(37.4)
0.7
(33.3)
5.3
(41.5)
歷史最低溫 °C(°F) −17.1
(1.2)
−11.2
(11.8)
−10.0
(14.0)
−4.4
(24.1)
−2.3
(27.9)
−0.7
(30.7)
2.8
(37.0)
1.7
(35.1)
−0.6
(30.9)
−3.4
(25.9)
−10.4
(13.3)
−12.7
(9.1)
−17.1
(1.2)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71.1
(2.80)
47.2
(1.86)
53.3
(2.10)
46.3
(1.82)
48.1
(1.89)
57.3
(2.26)
56.9
(2.24)
64.6
(2.54)
65.7
(2.59)
82.0
(3.23)
68.4
(2.69)
61.2
(2.41)
722.0
(28.43)
月均日照時數 53.6 77.3 116.2 145.9 191.2 166.4 174.3 166.3 126.0 95.9 69.8 43.1 1,426.3
資料來源1: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KNMI)[52]
資料來源2: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53]

政治

 
丹地市盾徽
 
市政廳

丹地市盾徽上有兩句拉丁語Dei Donum(上帝的禮物)和Prudentia et Candore(理性和純潔)。它們是該市的銘言[54]

地方議會

丹地是蘇格蘭行政規劃中的32個議會區之一。[55]丹地市地方議會由29名當選議員組成。地方議會通常每隔四年進行一次選舉活動。最近的一次地方選舉於2017年5月4日舉行,蘇格蘭民族黨占據14人的近半數議席。[56]

蘇格蘭獨立公投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舉行了獨立公投,丹地市有78.8%的投票率,其中57.3%的居民支援蘇格蘭從英國獨立。最後的公投結果顯示,只有4個議會區總體支援蘇格蘭獨立,包括丹地市、格拉斯哥市北拉納克郡西丹巴頓郡。而丹地市的獨立支援率高居此次投票的32個議會區之首,成為最渴望蘇格蘭獨立的地區。[57][58]

經濟

 
原黃麻工廠的煙囪

近代經濟

20世紀之前,丹地的經濟以黃麻產業為主。二戰結束後,丹地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電子高新技術產業逐漸占據市場。1945年底,美國電子公司NCR選擇將丹地作為其在英國的營運基地。[59]主要原因是該市在二戰中沒有受到破壞,以及交通便利、日光照射時間長。到了20世紀60年代,NCR公司已經成為該市收銀機自動取款機的主要生產商。該公司還開發了用於收銀機的磁條讀取器,並生產了一批早期電腦。[60]

之後有許多類似NCR的公司入駐丹地,吸收了大量因產業結構變化而失業的工人。一家以丹地為中心,生產和銷售冰箱和旋轉式乾衣機的公司與摩飛電器英語Morphy Richards合併,並迅速擴充,雇用了超過1000名本地員工。米其林輪胎也開始在丹地建立工廠,大量招收失業工人。[61]

20世紀80年代,造船廠的倒閉以及黃麻貿易的徹底消失造成了近1萬個製造業崗位的流失。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失業率和經濟狀況的惡化,丹地市於1984年1月成立了企業園區,吸引外商投資。1983年,第一台ZX82家用電腦在丹地市出產。然而該公司將一座生產車間改造為超市的計劃引起了工人的強烈不滿。工人聯合發起了長達六個月的罷工靜坐示威活動。1993年,該工廠被迫關閉。[62]

當代經濟

在2011-2015的五年期間,丹地市註冊企業數量從2655增加到3210個,增長率20.9%。[63]該市的主要企業包括NHS泰賽德、丹地市議會、丹地大學樂購DC湯姆遜英語DC Thomson英國電信。其他企業包括一些有限和私營公司,如NCR、米其林英傑華集團蘇格蘭皇家銀行阿斯達斯巴超市HBOS德本漢姆等。[63]

在2009年至2014年期間,丹地市的資訊通訊產業、建築業和製造業連續裁員,造成了每個行業約500個工作崗位的流失。相比之下,工商管理、職業技術與後台支援服務、高新科技產業的就業人數激增,在六年間增加了大約1000個全職工作崗位和300個兼職崗位。[63]2015年,丹地市全職員工周薪的中等水平為523.5英鎊,其中男性為563.4英鎊,女性451.8英鎊。丹地市所有員工的平均周薪從2000年的325英鎊增加到了2015年的380英鎊。[63]

資訊科技電子遊戲開發已成為該市的重要支柱產業。[64]1984年,遊戲開發公司Rockstar North在丹地成立。1991年,該公司發行了智力遊戲《百戰小旅鼠》。1997年發行了《俠盜獵車手》系列。[65]

人口

丹地人口與蘇格蘭整體比較
(2011年英國人口普查)
[5]
丹地市 蘇格蘭
總人口 147,268 5,295,403
失業率(16-74歲) 5.7% 4.8%
男女比例 0.923 0.942
平均年齡 39.3 40.3
65歲以上人口比例 16.7% 16.8%
16歲以下人口比例 16.1% 17.3%

英國政府自1801年以來,每隔十年舉行一次人口普查2001年的結果顯示,丹地市常住人口145,663人。2011年增長到了147,268人。[5]

《2017年蘇格蘭人口預測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丹地市人口為148,710人,人口密度為2,486人每平方公里。從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間,丹地人口增長率為3.5%,低於蘇格蘭平均的4.9%。[6]人口構成與蘇格蘭其他地區的情況大致相符,30至44歲年齡組占人口比例最高,約為20%。

方言

丹地市常住居民中的絕大多數用英語交流,有30.6%的人會說蘇格蘭語[5]丹地具有獨特的方言口音,其中最明顯的是單元音/ɛ/代替了雙元音/ai/,如單詞buy(買)粗體部分的讀音。[66]

移民

19世紀中葉,愛爾蘭大饑荒爆發,成批的愛爾蘭人逃到蘇格蘭,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參與到了丹地的黃麻工業中。在19世紀末到二戰時期的歐洲反猶太主義浪潮下,大量猶太人移民到了蘇格蘭。2011年英國人口普查顯示,丹地的蘇格蘭人占總人口84.1%,亞裔及亞洲移民占總人口4%,波蘭裔占1.4%。[5]

文化

宗教信仰

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丹地市有25.3%的居民信仰蘇格蘭教會,18.3%信仰羅馬天主教,40.8%無宗教信仰。[5]

體育

丹地市共有兩支職業足球俱樂部,丹地足球俱樂部丹地聯足球俱樂部,它們是傳統的敵對球隊。兩隊的主場在同一條大街,相距僅200碼(183米),是英國境內相距最近的兩個職業足球俱樂部主場球場。[67]

 
丹地大學

教育

丹地市有兩所大學:丹地大學亞伯泰大學。除此之外,還有一所繼續教育學院和一所教師培訓學校。[68]

亞伯泰大學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丹地理工學院。

交通

A90公路從丹地北部穿過,向西連接伯斯,向北連接福法亞伯丁[69]

 
丹地機場4號登機口

航空

丹地機場位於泰灣岸邊,遠處是泰鐵路橋,距離市中心3公里,距離城市南部海港以西0.5海里(0.93公里)。[70]丹地機場也是距離皇家古老高爾夫俱樂部所在地聖安德魯斯最近的機場。該機場規模較小,大多數為小型飛機。附近的主要國際機場是距離丹地市以南約95.3公里的愛丁堡機場

由於燃料成本過高,丹地機場飛往伯明罕機場貝爾法斯特的航班已於2012年12月停止。弗萊比航空於2016年5月23日開通丹地直飛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國際航班。11月19日,該航線由於雷達覆蓋範圍不足被迫暫停。目前該機場只有洛根航空提供的倫敦史坦斯特機場往返航班。[71]

友好城市

 
丹地市政廳內陳列的友好城市國旗和圖章

2010年,丹地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德州市締結了友好合作關係城市協定。[77]

圖集

著名人物

出生

逝世

相關條目

注釋

  1. ^ 1837年,英格蘭學者羅蘭·希爾和蘇格蘭丹地市書商詹姆斯·查門斯英語James Chalmers (inventor)幾乎同時向政府提出郵票的實用建議。[10]詹姆斯·查門斯曾在丹地市的信件中使用郵戳,早於英國全國範圍發行的最早郵票「黑便士」。

參考資料

  1. ^ 1.0 1.1 Gaelic Place-Names of Scotland. 2011 [2016-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2. ^ leaders. The Courier.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9). 
  3. ^ new-council. Evening Telegraph.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9). 
  4. ^ 4.0 4.1 Population Matters (PDF). Dundee City Council. [2016-07-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1-07). 
  5. ^ 5.0 5.1 5.2 5.3 5.4 5.5 Area profiles in Scotland. National Records of Scotland. 2011 [2018-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0). 
  6. ^ 6.0 6.1 Estimated population by sex, single year of age and administrative area, mid-2017 (PDF). gro-scotland. [2018-08-0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5-11). 
  7. ^ 7.0 7.1 7.2 7.3 7.4 Dundee Knowledge. [2018-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8. ^ Dundee's Maritime History.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9. ^ Dundee: Jute and Empire. [2017-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1). 
  10. ^ Patrick Chalmers. Robert Wallace MP and James Chalmers, the Scottish Postal Reformers. Effingham Wilson & Co. 1890 [2018-08-10]. 
  11. ^ Dundee awarded UK's first Unesco City of Design status. BBC News. [201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0). 
  12. ^ Dundee wins City of Design status from UNESCO. thecourier.co.uk. [201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3). 
  13. ^ Dundee the UK's first Unesco ‘City of Design’. scotsman.com. [201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1). 
  14. ^ Dundee named worldwide 'hot destination'. 華爾街日報. [2018-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3). 
  15. ^ V&A Dundee Museum of Design announces opening date. BBC News. 2018-01-18 [201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16. ^ (簡體中文)2018最期待新建筑;隈研吾:V&A博物馆邓迪分馆. 搜狐. 2018-01-26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17. ^ Mackay, George, Scottish Place Names Geddes & Grosset p.30, 2000 
  18. ^ Taylor, I, Names and Their Histories: A Handbook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opographical Nomenclature, London: Rivingtons, 1898 
  19. ^ Pont, T, Lower Angus and Perthshire east of the Tay., www.nls.uk, c1583-96 [2008-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5) 
  20. ^ Barrow, G.W.S. Earl David's Burgh. Kay, W (編). The Dundee Book. Edinburgh: Mainstream Publishing. 1990. 
  21. ^ Boece, H., The History and Chronicles of Scotland (Translated by J. Bellenden, 1536), 由Bellenden, J.翻譯, Edinburgh: W&C Tait, 1821 [1527] 
  22. ^ Mathewson 1879
  23. ^ Dundee, Stannergate.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ncient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Scotland: Canmore Database. [2011-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8). 
  24. ^ Mathewson(1878–79), Dundee, Stannergate, www.rcahms.gov.uk, [2009-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8) 
  25. ^ Historic Scotland, Amended entry in the Schedule of Monuments. Re: The monument known as Greystane Lodge, cursus and barrows SW of. In the parish of Longforgan and county of Angus, hsewsf.sedsh.gov.uk, 1998 [2009-03-12] 
  26. ^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Ancient and Historical Monuments of Scotland. Balgarthno Stone Circle. www.rcahms.gov.uk. [2009-03-11]. 
  27. ^ Barrow 2003,第266頁
  28. ^ Barrow 1990,第20–21頁; Turnock 1982,第23頁; Mackie 1836,第23–24頁
  29. ^ Barrow 1965,第272頁
  30. ^ McKean 2009,第9–10頁; Merriman 2000 pp. 263, 292, 304, 360–361
  31. ^ Lythe 1958,第27–28頁; Reid 1990,第97–99頁; Cowan 1995,第195–198頁; Cullen, Whatley & Young 2009,第61–63頁
  32. ^ Mackie 1836,第32–38頁; Lythe 1958,第28–30頁; Cullen, Whatley & Young 2009,第63–64頁
  33. ^ English Historical Fiction Authors: General George Monck and the Siege of Dundee. [2016-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2). 
  34. ^ Lenman 1980,第30頁; Patrick 2009,第85–88頁
  35. ^ J. Baynes, The Jacobite Rising of 1715 (1970), p.166
  36. ^ History of Dundee in Scotland & Map and description. A vision of Britain through tim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2004 [2006-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4). 
  37. ^ Jackson & Kinnear 1990,第16–22頁
  38. ^ Huntford 1986,第47頁
  39. ^ Mathew 1998,第12頁
  40. ^ Roul 2009,第103頁; Stewart 1998,第16–17頁; Stewart 2011,第37頁
  41. ^ Whatley 1990,第45頁; Devine, Lee & Peden 2005,第166頁
  42. ^ Hunting the Whale: The Whale Ships. HistoryShelf.org. East Lothian Council. 2003 [2011-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43. ^ Appalling Catastrophe, Fall of the Tay Bridge. The Scotsman. 1879-12-29: 5 [200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44. ^ Dundee fire postcard tells the 1906 tale of rivers of burning whisky. [2018-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4. 
  45. ^ McKean, Charles, and Whatley, Patricia, with Baxter, Kenneth. Lost Dundee. Dundee's Lost Architectural Heritage. Edinburgh: Birlinn. 2008: 192–193. ISBN 9781841585628. 
  46. ^ July 1906 - Bygone Dundee: Dundee's Greatest Fire. Dundee City Council. [2014-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7. ^ 47.0 47.1 UK Postcode to PostCode Distance Calculator. [2011-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48. ^ Dundee and Montrose, Forfar and Arbroath (地圖). Ordnance Survey Landranger Map. 2007. ISBN 0-319-22980-7. 
  49. ^ 49.0 49.1 GeoIndex Onshor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2011-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50. ^ Sheet 5, Eastern Scotland (地圖). Soil Survey of Scotland (Aberdeen: Macaulay Institute for Soil Research). 1982. 
  51. ^ Peel, Finlayson & McMahon 2007
  52. ^ Climate Normals and extremes. 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KNMI). [2011-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3). 
  53. ^ Dundee climate information. 英國氣象局. [2015-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2). 
  54. ^ A Chronicle of The City's Office Bearers, Chambers, Regalia, Castles & Twin Cities (PDF). Dundee City Council. [2011-04-2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26). 
  55. ^ Local Government etc. (Scotland) Act 1994. Office of 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 [2011-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56. ^ Lord, Dave. Council elections: SNP lose majority in Dundee. The Courier (D C Thomson Co Ltd). [2017-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8). 
  57. ^ Scotland Decides. BBC. [2018-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9). 
  58. ^ Scottish Independence. The Scotsman. [2018-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31). 
  59. ^ NCR. Cash Advance. NCR (Scotland) limited. 1996. ISBN 0-9529630-0-0. 
  60. ^ First Dundee computer next year. The Courier. 1966-12-07. 
  61. ^ General Agreements on Tariffs and Trade (PDF). Committee of Trade and Development. 1969-12-12 [2011-05-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19). 
  62. ^ Timex pulls the plug on Dundee plant. The Scotsman. 1993-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4). 
  63. ^ 63.0 63.1 63.2 63.3 Dundee Economic Profile (PDF). [2016-10-3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1-01). 
  64. ^ How Dundee became a computer games centre. BBC News. [2018-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9). 
  65. ^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DMA Design. The DMA History Site. [2006-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7). 
  66. ^ dundee_scots. Scots online.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5). 
  67. ^ Tannadice Park Dundee United. [2018-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68. ^ DUNDEE One City, Many Discoveries. Dundee City Council.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3). 
  69. ^ 存档副本. [2018-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70. ^ Dundee - EGPN. [2022-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6). 
  71. ^ Dundee Airport. HIAL.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72. ^ language culture&twin towns. Complete France.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3). 
  73. ^ 73.0 73.1 73.2 Dundee's Twins. [2017-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5). 
  74. ^ Twinned towns Dundee and Alexandria Virginia. Scotsman.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8). 
  75. ^ Scotlands links with UAE celebrated in Dundee. STV.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5). 
  76. ^ West Dundee partners with its Scottish namesake. Daily Herald.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5). 
  77. ^ (簡體中文)德州和国外22个城市成为“好朋友”. 山東新聞 大眾網.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4). 
  78. ^ Captain William Kidd.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79. ^ Blundell, John, "Farewell to the man who mad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2006-01-29.

資料來源

  • Barrow, G.W.S., Robert Bruce and the community of the Realm of Scotland, London: Eyre & Spottiswoode, 1965 
  • Barrow, G.W.S., Earl David's Burgh, Kay, W. (編), The Dundee Book, Edinburgh: Mainstream Publishing: 19–32, 1990 
  • Barrow, G.W.S., The Beginnings of Military Feudalism, Barrow, G.W.S. (編), The Kingdom of the Scots 2,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 Cowan, Edward J., Montrose: For Covenant and King, Edinburgh: Canongate Books Ltd., 1995 
  • Cullen, Karen J.; Whatley, Christopher A.; Young, Mary, Battered but Unbowed – Dundee during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McKean, Charles; Harris, Bob; Whatley, Christopher A. (編), Dundee: Renaissance to Enlightenment, Dundee: Dundee University Press: 57–83, 2009 
  • Devine, Thomas Martin; Lee, Clive Howard; Peden, G. C.,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otland. The Economy Since 1700,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 Huntford, Roland, Shackleton, New York: Atheneum, 1986 
  • Jackson, Gordon; Kinnear, Kate, The trade and shipping of Dundee 1780 – 1850, Dundee: Abertay Historical Society, 1990 
  • Lenman, Bruce, The Jacobite risings in Britain 1689–1746, London: Eyre Methuen, 1980 
  • Lythe, S.G.E., Life and labour in Dundee from the Reformation to the Civil War, Abertay Historical Society Publication, 1958, 5 [2011-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Mackie, C.,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the town of Dundee, Glasgow: Joseph Swan, 1836 
  • Mathew, William M ., Keiller's of Dundee, The Rise of the Marmalade Dynasty 1800–1879, Dundee: Abertay Historical Society, 1998 
  • Mathewson, Allan, Notes on stone cists and an ancient kitchen midden near Dundee (PDF), Proceedings of the 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Scotland, 1879, 13: 303–315 [2011-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7 
  • McKean, Charles; Swan, Claire; Archibald, Malcolm, Maritime Dundee and its Harbour c. 1755–1820, McKean, Charles; Harris, Bob; Whatley, Christopher A. (編), Dundee: Renaissance to Enlightenment, Dundee: Dundee University Press: 268–293, 2009 
  • Merriman, Marcus, The Rough Wooings: Mary Queen of Scots 1542–1551, East Linton: Tuckwell Press, 2000 
  • Patrick, Derek J., Dundee in the Nation c. 1686–1746, McKean, Charles; Harris, Bob; Whatley, Christopher A. (編), Dundee: Renaissance to Enlightenment, Dundee: Dundee University Press: 84–110, 2009 
  • Peel, M.C.; Finlayson, B.L.; McMahon, T.A., Updated world map of the Köppen-Geiger climate classification (PDF),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007, 11 (5): 1633–1644 [20 April 2011], doi:10.5194/hess-11-1633-2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09) 
  • Reid, Stuart, The campaigns of Montrose, Edinburgh: The Mercat Press, 1990 
  • Roul, Chhabilendra, The international jute commodity system, New Delhi: Northern Book Centre, 2009 [2011-04-22], ISBN 978-81-7211-274-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Stewart, Gordon Thomas, Jute and empire: the Calcutta jute wallahs and the landscapes of empir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11-04-22], ISBN 978-0-7190-5439-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Stewart, Gordon, Endgame for Jute: Dundee and Calcutt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mlinson, Jim; Whatley, Christopher A. Whatley (編), Jute No More: Transforming Dundee, Dundee: Dundee University Press: 29–51, 2011 
  • Turnock, Davi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cotland Since 170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2011-04-21], ISBN 978-0-521-8922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Whatley, Christopher, From Second City to Juteopolis: The Rise of Industrial Dundee, Kay, W. (編), The Dundee Book, Edinburgh: Mainstream Publishing: 33–50, 199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