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俄語: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ССР)是蘇聯為了實現民族自治而成立的地方自治行政單位,隸屬於各加盟共和國,級別和各加盟共和國的州平級,但擁有較大的權利,有自己的憲法。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中,有自治共和國的國家有: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根據《蘇聯憲法》,在加盟共和國投票脫離蘇聯的情況下,各自治共和國、自治州、自治區都有權通過全民公決,自主決定是否留在蘇聯或者隨即將脫離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一起脫離,並提出其國家法律地位的問題。[1]該類行政區大量湧現於1920年代的蘇聯本土化政策時期,一些自治共和國曾被撤銷,在1950年代的去史達林化政策後其中的一些被恢復。[2]

1980年代的蘇聯行政區劃,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顯示為橙色

蘇聯解體後,各地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演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和其他後蘇聯國家的自治共和國

蘇聯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列表

順序 自治共和國 前共和國 今屬 地圖 國旗 國徽
1 巴什基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1919年3月23日)      
2 布里亞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布里亞特共和國(1923年5月30日)      
3 達吉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達吉斯坦共和國(1920年1月20日)      
4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1936年1月5日)      
5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卡爾梅克共和國(1958年7月29日)      
6 卡累利阿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卡累利阿共和國(1923年6月27日)      
7 科米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科米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      
8 韃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韃靼斯坦共和國(1920年5月27日)      
9 莫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莫爾多瓦共和國(1934年12月20日)      
10 北奧塞提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北奧塞提亞-阿蘭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      
11 馬里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馬里埃爾共和國(1936年12月5日)      
12 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圖瓦共和國(1961年10月10日)      
13 烏德穆爾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1934年12月28日)      
14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印古什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1934年1月15日)
     
15 楚瓦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楚瓦什共和國(1925年6月15日)      
16 雅庫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薩哈共和國(1922年4月27日)      
17 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克里米亞共和國(1921年10月18日)      
18 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1918年2月12日至1918年3月20日)      
19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德涅斯特河沿岸(1924年10月12日至1940年8月20日)      
20 卡拉卡爾帕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1932年)      
21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阿布哈茲(1931年2月19日)      
22 阿查拉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阿扎爾自治共和國(1921年7月16日)      
23 納希切萬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納希契凡(1924年2月9日)      
24 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蘇聯   薩拉托夫州(1924年1月6日—1941年8月28日)      
25 吉爾吉斯自治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1920年-1925年)   哈薩克(1920年8月20日-1925年)    
26 吉爾吉斯自治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1926年-1936年)   吉爾吉斯(1926年2月11日—1936年12月5日)      
27 哈薩克自治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哈薩克(1925年存在至1936年)      
28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塔吉克(1924年到1929年8月1日)      
29 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哈薩克
  烏茲別克
  吉爾吉斯
  塔吉克
  土庫曼(1918年4月30日─1924年10月27日)
     
30 山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1921年1月20日至1924年7月7日)
 
31 戈爾諾-阿爾泰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英語Gorno-Altai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阿爾泰共和國(1990年10月25日–1992年3月31日)      
32 卡巴爾達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英語Kabardin Autonomous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1957年恢復原名)      

蘇聯解體後的變化

蘇聯解體後,原各加盟共和國紛紛將境內各自治共和國去除「蘇維埃社會主義」文字,稱為「自治共和國」(俄語:Автоном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惟俄羅斯聯邦(原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憲法中同時還去除了「自治」字樣,僅稱「共和國」(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俄羅斯聯邦(原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將除猶太自治州外的其他自治州全部升格為共和國,另外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分裂,共新增以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

另外,巴什基爾將國名改為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韃靼改名為韃靼斯坦共和國馬里改名為馬里埃爾共和國雅庫特改名為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北奧塞提亞改名為北奧塞提亞-阿蘭共和國

亞塞拜然於1993年成立塔雷什-穆甘自治共和國,但成立不久後就被撤銷。

烏克蘭獨立後,烏克蘭的原克里米亞州成立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但在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後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單方面宣布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脫烏入俄。

列表情況

改制前 改制後 現況 今屬國家 地圖
蘇聯解體時新增的自治共和國
阿迪格自治州 阿迪格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升級為自治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俄羅斯  
戈爾諾-阿爾泰自治州 阿爾泰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升級為自治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哈卡斯自治州英語Khakas Autonomous Oblast 哈卡斯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升級為自治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自治州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升級為自治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車臣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宣告獨立,1999年後被俄羅斯征服,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印古什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與車臣分離並升級為自治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原自治共和國改名
巴什基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改稱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韃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韃靼斯坦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改稱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馬里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馬里埃爾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改稱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雅庫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改稱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北奧塞提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北奧塞提亞-阿蘭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改稱共和國,今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克里米亞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克里米亞州改稱共和國,1992年成為烏克蘭的自治共和國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後成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之一。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阿布哈茲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宣告獨立。阿布哈茲共和國仍被喬治亞視為其自治共和國   阿布哈茲  喬治亞主張其被俄羅斯占領  
納希切萬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改稱共和國,1992年成為亞塞拜然的自治共和國。   亞塞拜然  
卡拉卡爾帕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 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改稱共和國,1993年成為烏茲別克斯坦的自治共和國。   烏茲別克  

參考文獻

  1.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ЗАКОН О порядке решения вопросов, связанных с выходом союзн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из СССР. [13 June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September 2016) (俄語). 
  2. ^ Cornell, Svante E., Autonomy and Conflict: Ethnoterritoriality and Separatism in the South Caucasus – Case in Georgi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6-30.. Department of Peace and Conflict Research, Report No. 61. p. 89-90. University of Uppsala, ISBN 91-506-1600-5.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