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雷斯西亞軍區
色雷斯西亞軍區(希臘語:Θρᾳκήσιον θέμα, Thrakēsion thema),更應該說是色雷斯人的軍區(希臘語:θέμα Θρᾳκησίων, thema Thrakēsiōn,常簡稱Θρᾳκήσιοι)位於現土耳其小亞細亞地區的西部,在7世紀中期到8世紀之間作為色雷斯野戰軍的軍營而成立,也正以此命名。色雷斯西亞成為帝國中後期最大最重要的軍區之一,也是存在時間最長的軍區,一直陪伴帝國直到14世紀初期被突厥艾登王朝的軍閥(貝伊)征服。
色雷斯西亞軍區 Θρᾳκήσιον θέμα, θέμα Θρᾳκησίων, Θρᾳκήσιοι | |
---|---|
拜占庭帝國的軍區 | |
640-660年/700-710年–約1078年 1097年–1330年 | |
公元780年時奧普希金軍區因屢次叛亂而被分割後小亞細亞的軍區分布 | |
坐標:38°04′04″N 28°09′46″E / 38.06777023°N 28.16271055°E | |
首府 | 以弗所,之後是士麥那 |
歷史 | |
歷史時期 | 中世紀 |
• 希拉克略開始全面推行軍區制,首先在小亞細亞設立四大軍區 | 640-660年/700-710年 |
• 廢除 | 1330年 |
今屬於 | 土耳其 |
歷史
與其他初設的軍區一樣,軍區的確切設立時間早已成為謎團,而這個軍區最早在711年被證實存在,當時查士丁尼二世曾派遣一位叫做克里斯多福的「色雷斯西亞副將軍」去黑海北邊的赫爾松平叛,而所謂的軍區將軍要最晚到741年才能被證實存在[1][2][3][4],因此可以推斷出,最早的色雷斯西亞實為安納托利亞下轄的副軍區而存在。直到695年,或者是下個世紀的初期才被正式升格成為軍區,然而711年時期是否轉正還仍待更多史料。現代學者,例如拉爾夫約翰尼斯·尼爾和約翰·哈爾頓,認為或許有一支在687年建立的色雷斯野戰軍(拉丁語:Thracianus exercitus,即"色雷斯人的軍隊"),而軍區正為了這支野戰軍而命名,而且也正因此使得色雷斯西亞的名字得以存在於初始的四大軍區(奧普希金軍區,安納托利亞軍區、色雷斯西亞軍區、亞美尼亞軍區)之中[1][3][5]。
7世紀中期穆斯林大舉入侵東羅馬帝國,帝國永久失去了富庶的黎凡特和埃及,軍隊也因此回撤小亞細亞。希拉克略王朝的皇帝們為了安置從黎凡特地區撤回來的野戰軍殘部而開始全面設立軍區,色雷斯西亞軍區說不定就是來自於那個也許存在過的,由色雷斯管區軍務長官率領的那支野戰軍(因為安納托利亞和亞美尼亞軍區也是有著類似起源)[6][7]。當然還存有推斷認為色雷斯野戰軍這支單位在這更早之前,例如4或5世紀的晚期就已存在。來自於中央輔助兵團的「青年騎士狄奧多西亞奇軍團」和「勝利者軍團」在之後的10世紀時期轉化變成了色雷斯西亞軍區下屬的兩個副軍區的名字。在這個軍區的命名結構下面可以看得出羅馬帝國晚期一些最古老的著名軍隊單位[2][8][9]。當然這個說法源自於君士坦丁七世的著作《拜占庭軍論》。呂底亞的阿利亞忒的記載中可以得知色雷斯西亞這個名字來自於6世紀早期移居至此的色雷斯人[10]。
已知最早的色雷斯西亞軍區的將軍是西西尼奧斯,在君士坦丁五世對抗篡位者阿爾塔巴斯托斯的時候站在皇帝這邊,然而卻在之後被君士坦丁懷疑而被剜眼。之後君士坦丁為了他的破壞聖像的政策而任命了一些忠於他的官員,這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一位狂熱的破壞聖像派教徒米海爾·拉哈諾德拉孔,這位將軍在其任上大肆針對聖像崇拜者的迫害(尤其針對教士群體),一直到772年。歷史學家沃倫·崔德戈德的觀點中,這位將軍在這段時間一直在「在軍區轄區下根除聖像崇拜者」[11][12]。其他有名的,例如「突厥人」巴爾達內斯,尼基弗魯斯一世在位期間的色雷斯西亞軍區將軍,在803年起兵造反反叛他的頂頭上司[11];當然還有君士坦丁·孔多米忒,於841年在拉特羅斯山(今土耳其貝斯帕爾馬克山)的戰鬥中擊敗了當時占領了克里特埃米爾國的阿拉伯人,並以此軍功與皇家聯姻[13];米海爾三世的叔叔佩特洛那斯是阿莫里王朝的名將[14];「亞美尼亞人」辛巴提奧斯則和奧普希金將軍喬治·佩伽尼斯謀划起兵推翻先帝米海爾三世的心腹及其繼任者「馬其頓人」瓦西里一世[11]。
在10世紀阿拉伯人的劫掠威脅逐漸衰退,色雷斯西亞的士兵逐漸被徵用於向外擴張而非駐守軍區內拖住敵軍。比如911、949和960年,拜占庭三次徵召色雷斯西亞的士兵用於征服盤踞在克里特島的克里特埃米爾國勢力[15]。同時期的色雷斯西亞也逐漸退化成為一片安寧的窮鄉僻壤,於是在1029年,羅曼努斯三世和佐伊女皇統治時期,帝國任命當時最得力的幹將君士坦丁·第歐根尼到色雷斯西亞做將軍,然而這只是個明褒實貶的舉動,當時君士坦丁被懷疑參與了謀反奪位的陰謀,而皇帝的任命是一種削弱君士坦丁派系和打壓本人的行為[16]。
軍區在曼齊刻爾特戰役後被占領過一段時間,但絕大多數土地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在十字軍的幫助下由約安尼斯·杜卡斯收復,科穆寧王朝的約安尼斯二世重新在此處設立了色雷斯西亞軍區,但是規模被縮減,由在帕夫拉戈尼亞的駐防長官掌管。軍區南部的舊地變成了新設立的米拉薩和梅蘭諾迪翁軍區[1][17],在第四次十字軍後拜占庭的殘餘尼西亞帝國再次重建軍區,而這次重建後的軍區囊括了士麥那督軍區和愛琴海沿岸阿尼亞地區,皮爾吉翁的綽拉地區和卡斯楚斯(今土耳其小門德雷斯)河谷的卡洛伊地區,同時在這段時間這個軍區還下屬一個叫做邁安德的軍區。瓦西里·科里索馬利斯是1204年後的第一位已知的色雷斯西亞長官,1233-1260年之間的長官們也有史料可證[18]。
色雷斯西亞軍區也是拜占庭在小亞細亞最後未被突厥人所占領的領土的一部分,也是作為抵抗外敵劫掠的最後的堡壘,但在14世紀起,拜占庭就只能控制士麥那一帶了,直到1330年,艾登王朝的軍閥徹底征服了士麥那,色雷斯西亞軍區徹底淪陷[1]。
地理
色雷斯西亞軍區囊括了過去的愛奧尼亞(古羅馬時期稱為亞細亞行省),呂底亞、卡里亞的北半邊和部分的弗里吉亞地區。軍區的西岸毗鄰愛琴海,海岸線從以弗所延伸至阿德拉米狄翁;北部鄰接奧普希金軍區,接壤的分界線伴著凱科斯河谷(土耳其語為博克柴河)一直延伸。軍區的東部則是安納托利亞軍區(在科洛賽和勞迪基亞的東部),南部則是基比拉奧特軍區。軍區內大約有20個城市,士麥那和以弗所(當時被稱為狄奧洛戈斯)是當地的核心城市,但是這些城市相比於阿拉伯人入侵前規模已大不如前。波斯地理學家伊本·胡爾達茲比赫在他的著作「道里邦國志」中提到軍區的首府設在以弗所,但這說法有待商榷,因為也有可能設在弗里吉亞的科洛賽[1][19]。
色雷斯西亞將軍在軍區長官中當屬頭籌,年俸40磅黃金。根據阿拉伯學者屈達瑪·伊本·雅法爾在他於928年所寫的《地稅之書》中的說法,色雷斯西亞將軍領兵6000,而依照大其一輩的伊本·阿爾法齊赫的說法則有10000之多[1][20]。在949年的時候,色雷斯西亞將軍的直屬下屬有狄奧多西亞、維克多雷、海岸地區三位地區級副將軍和一個師長(希臘語:μεράρχης,類似於副將軍但是並沒有下轄地區)[2][21],而海岸地區相對特殊,因為這片地區也歸薩摩斯海軍軍區所掌管,薩摩斯的將軍則在此處招募海軍,製造船隻[2]。
參考資料
腳註
- ^ 1.0 1.1 1.2 1.3 1.4 1.5 Kazhdan 1991,第2080頁.
- ^ 2.0 2.1 2.2 2.3 Nesbitt & Oikonomides 1996,第4頁.
- ^ 3.0 3.1 Lambakis 2003,Chapter 2.1.
- ^ Pertusi 1952,第124–125頁
- ^ Haldon 1997,第212–214頁.
- ^ Haldon 1999,第73頁.
- ^ Pertusi 1952,第124頁.
- ^ Treadgold 1995,第97–100頁.
- ^ Haldon 1999,第112頁.
- ^ Pertusi 1952,第60頁; Lambakis 2003,Chapter 1.
- ^ 11.0 11.1 11.2 Lambakis 2003,Chapter 3.
- ^ Treadgold 1997,第364–365頁.
- ^ Treadgold 1988,第325, 355, 454頁.
- ^ Treadgold 1997,第450–451頁.
- ^ Lambakis 2003,Chapter 4.
- ^ Lambakis 2003,Chapter 5.
- ^ Haldon 1999,第97頁.
- ^ Angold 1975,第246–8頁
- ^ Pertusi 1952,第125頁; Lambakis 2003,Chapter 2.2.
- ^ Pertusi 1952,第126頁.
- ^ Treadgold 1995,第99頁.
來源
- Angold, Michael. A Byzantine Government in Exil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Under the Laskarids of Nicaea (1204-126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ISBN 0-19-821854-0.
- Haldon, John F. Byzantium in the Seventh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019-03-13]. ISBN 978-0-521-3191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8).
- Haldon, John F. Warfar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Byzantine World, 565-1204.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1999 [2019-03-13]. ISBN 1-85728-49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5).
- Kazhdan, Alexander (編).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yzantium.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978-0-19-504652-6.
- Lambakis, Stylianos. Θρακησίων Θέμα. Encyclopedia of the Hellenic World, Asia Minor. Athens: Foundation of the Hellenic World. 2003-10-17 [2009-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30) (希臘語).
- Nesbitt, John W.; Oikonomides, Nicolas (編). Catalogue of Byzantine Seals at Dumbarton Oaks and in the Fogg Museum of Art, Volume 3: West, Northwest, and Central Asia Minor and the Orient. Washington, DC: 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 1996 [2019-03-13]. ISBN 0-88402-2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 Pertusi, A. Constantino Porfirogenito: De Thematibus. Rome: 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 1952 (義大利語).
- Treadgold, Warren T. The Byzantine Revival, 780–8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019-03-13]. ISBN 0-8047-189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 Treadgold, Warren T. Byzantium and Its Army, 284–108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19-03-13]. ISBN 0-8047-316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1).
- Treadgold, Warren T. 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018-01-09]. ISBN 0-8047-26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延伸閱讀
- Ahrweiler, Hélène. L'Histoire et la Géographie de la région de Smyrne entre les deux occupations turques (1081–1317). Travaux et mémoires 1. Paris, France: Centre de recherche d'histoire et civilisation de Byzance. 1965: 1–204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