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

线上虚拟社区

網路社群(英語:Online Community)是存在於網際網路上供其會員自由交流的虛擬社群。(又稱為在線社群,Web社群)網路社群由一個資訊發布系統組成,如BBS或者個人部落格。網路社群已經成為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社會關係的一種補充。網路社群由各種混合的社交軟體組成,包括網路聊天室論壇,成員可以通過文字、聲音、影片等來交流。網路社群的成員主要通過Internet進行交互。對於許多人來說,在線社群可能感覺像家一樣,由「無實體的朋友家庭」組成,此外,這些「朋友」可以通過遊戲社群和遊戲公司建立聯繫。

目的

數字社群(網路社群以及通過Xbox和PlayStation形成的社群)為用戶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務平台。有人認為,數字社群可以滿足需求層次理論[1]。其允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世界各地進行社會交往,否則他們可能不會有機會見面。網路社群的另一個主要用途是獲取和交流資訊。即使是很小的社群,也有可能找到同樣對某一主題感興趣的人,並尋求和分享關於某一主題的資訊,而這些人在離線時並不在附近。這導致了一系列基於健康、就業、財務和教育等領域的流行網站的出現。在線社群對公司的營銷和推廣來說是至關重要的。[2]

網路社群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創新用途:社交網路被用於衝突中,以提醒公民攻擊即將發生。[3] 聯合國認為網路,特別是社交網路是衝突和緊急情況下的重要工具。[4][5]

網路社群越來越受歡迎,目前流量最大的20個網站中,有6個是基於社群的網站。[6]這類網站的流量預計會增加,因為根據歐洲旅遊委員會的估計,到2015年底,全球42%的人口將接入網際網路,而2006年只有17.6%[7]谷歌現任主席埃里克·施密特表示,他相信到2020年,整個世界都將有網際網路接入[8]

分類

在線社群是動態的,有研究人員和組織正在努力對其進行分類。例如,了解特定類型社群的安全、訪問和技術要求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可能從一個開放的論壇發展到一個私人的、受管制的論壇。[9] 一些作者研究了在線社群,以更好地了解它們的結構。有人認為,可以根據網路社群的技術方面,例如是否可以由許多人創建和編輯頁面,如包括維基百科在內的維基,或者是否只有某些用戶可以發布條目和編輯它們,如大多數部落格的情況,將網路社群分類。另一種方法認為,"網路社群 "是一種隱喻,貢獻者積極地協商該術語的含義,包括價值觀和社會規範[10]

一些研究探討的是網路社群的用戶。Amy Jo Kim對網路社群互動的儀式和階段進行了分類,並稱其為 "會員生命周期"。[11] 克萊·薛基談到了社群實踐,其成員為了使某些東西變得更好或提高某種技能水平而相互協作和幫助。使得這些社群結合在一起的是對某一事物的 "愛",這表現在成員在沒有任何經濟利益的情況下不遺餘力地提供幫助。[12][13] Campbell等人在部落類型學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個分析網路社群的特徵理論。在他們調查的社群中,他們確定了三種性格類型:[14][15]

  1. 大人物(通過親自承受許多衝突,為社群提供某種形式的秩序和穩定)
  2. 巫師(不會與社群中的其他人進行互惠)
  3. 搗蛋鬼(通常是一個滑稽而複雜的人物,在世界大多數文化中都可以找到)

2001年麥肯錫公司的一項研究表明,只有2%的交易網站客戶在第一次購買後返回,而60%的在線社群新用戶在第一次體驗後開始使用並定期訪問這些網站。在線社群改變了零售公司的遊戲規則,迫使他們改變其商業策略。公司必須更多的聯網,調整計算,並改變他們的組織結構。這導致公司與製造商的溝通發生變化,包括為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和利潤而共享和提供資訊。因為所有領域的消費者和客戶都開始習慣於更多的在線互動和參與,所以必須考慮做出調整,以保持受眾的興趣。

"虛擬定居"的四個要求包括:互動性、各種交流者、成員可以見面和互動的共同公共場所,以及長期持續的成員資格。基於這些要求,可以說像Twitter這樣的微型部落格可以被歸類為網路社群[16]

網路社群的生命周期理論

網路社群的發展總是遵循一定的軌跡發展的。這些軌跡是由一系列的發展階段構成的。從一開始的早期階段到結束階段。一個網路社群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求。網路社群的發展可以通過發展速度、用戶的活躍程度和社群價值來衡量。[17]許多社群管理者被動地隨機地管理他們的網站。

參考資料

  1. ^ Maslow's Hierarchy: Why People Engage in Online Communities. Social Media Today.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美國英語). 
  2. ^ Buzzing Communities – How To Build Bigger, Better, And More Active.... FeverBee. 30 October 2012 [24 Jan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美國英語). 
  3. ^ Emma Tracey. What is it like to be blind in Gaza and Israel?. BBC News. July 2013 [17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9). 
  4. ^ Diane Coyle; Patrick Meier. New Technologies in Emergencies and Conflict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UN Foundation-Vodafone Foundation Partnership. 2009 [17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October 2014). 
  5. ^ Sawyer, Rebecca, "The Impact of New Social Media on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2011). Senior Honors Projects. Paper 242. http://digitalcommons.uri.edu/srhonorsprog/242
  6. ^ Alexa Top 500 Global Sites. Alexa. [21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December 2018). 
  7. ^ Digital Trends Internet Usage. European Travel Commission. 2014 [17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4). 
  8. ^ Doug Gross. Google boss: Entire world will be online by 2020. CNN. April 2013 [17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1). 
  9. ^ Plant, Robert. Online communities. Technology in Society. January 2004, 26: 51–65. doi:10.1016/j.techsoc.2003.10.005. 
  10. ^ Brown, Nicole R. "Community" Metaphors Online: A Critical and Rhetorical Study Concerning Online Group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02, 65 (2): 92–100. S2CID 167747541. doi:10.1177/108056990206500210. 
  11. ^ Kim, A.J. (2000). Community Building on the Web : Secret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Online Communities. Peachpit Press. ISBN 0-201-87484-9
  12. ^ Shirky, Clay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13. ^ Worldchanging - Evaluation + Tools + Best Practices: The Worldchanging Interview: Clay Shirky. worldchanging.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y 2011). 
  14. ^ Campbell, J., Fletcher, G. & Greenhil, A. (2002). Tribalism, Conflict and Shape-shifting Identities in Online Communities.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ustral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Melbourne Australia, 7–9 December 2002
  15. ^ Campbell, J., Fletcher, G. and Greenhill, A. (2009). Conflict and Identity Shape Shifting in an Online Financial Community,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19:5), pp. 461–478. Available onlin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7 March 2011.
  16. ^ Gruzd, Anatoliy, Barry Wellman, and Yuri Takhteyev. "Imagining Twitter as an Imagined Communit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11). Print.
  17. ^ Iriberri, A. and Leroy, G. (2008) A lifecycle perspective on online community success. received from 存档副本 (PDF). [2013-01-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