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壞死
缺血性壞死(英語:Avascular necrosis,英語:AVN),又稱為骨壞死(英語:osteonecrosis)或骨梗塞(英語:bone infarction),因血液供應中斷而造成骨組織壞死[1]。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1]。關節疼痛會逐漸加劇,之後造成活動能力受限[1]。併發症包括骨骼或附近關節表面的塌陷[1]。
缺血性壞死 | |
---|---|
又稱 | 骨壞死[1]、骨梗塞[2]、無菌性壞死[1]、缺血性骨頭壞死[1] |
股骨頭因缺血性壞死(剝脫性骨軟骨炎)而產生一片軟骨脫落。在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中取出的組織。 | |
症狀 | 關節痛、減少活動力[1] |
併發症 | 骨關節炎[1] |
起病年齡 | 緩慢惡化[1] |
風險因素 | 骨折、脫臼、高劑量皮質類固醇[1] |
診斷方法 | 醫學影像、活體組織檢查[1] |
鑑別診斷 | 骨質石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鐮刀型紅血球疾病[3] |
治療 | 藥物、減少使用患肢步行、伸展和手術[1] |
盛行率 | 每年 ~15,000 人(美國)[4]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骨科 |
ICD-11 | FB81 |
ICD-9-CM | 733.44、733.42、733.43、733.41、732.3 |
DiseasesDB | 1174 |
MedlinePlus | 007260 |
eMedicine | 333364 |
Orphanet | 399158、399164 |
最常見的危險因子是酗酒和使用高劑量類固醇[5]。其他危險因子包括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全身性紅斑狼瘡、深海潛水[5]、骨折和脫臼[1]。也有可能找不到明顯的原因或危險因子[1]。最常受影響的骨骼是股骨[1]。其他相對常見的部位包括上臂骨、膝蓋、肩膀和腳踝[1]。通常利用醫學影像診斷,如:放射攝影、 電腦斷層掃瞄或磁共振成像[1]。極少情況,會以活體組織檢查確診[1]。
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減少使用患肢步行、伸展和手術[1]。多數情況,最終需要手術,可能包括髓芯減壓、截骨矯正手術、骨移植或關節置換[1]。美國每年約有 15,000 起病例[4]。 好發於30至50歲[3]。男性比女性多[4]。
參考文獻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Osteonecrosis (Avascular Necrosis). NIAMS. Octo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9 August 2017) (英語).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 ^ Khan AN, Al-Salman MJ, Chandramohan M, MacDonald S, Hutchinson CE. Bone Infarct. eMedicine Specialties. (原始內容存檔於4 March 2010).
- ^ 3.0 3.1 Osteonecrosis. NORD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2009 [8 August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February 2017).
- ^ 4.0 4.1 4.2 Ferri, Fred F.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18 E-Book: 5 Books in 1.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7: 166. ISBN 9780323529570. (原始內容存檔於9 August 2017) (英語).
- ^ 5.0 5.1 Conway, Richard. Feather, Adam; Randall, David; Waterhouse, Mona , 編. 19. Bone disease 10th. Elsevier. 2020: 482 [13 December 2021]. ISBN 978-0-7020-78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December 2021)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