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路
中国古代行政区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廢威武軍,置兩浙西南路,治福州。雍熙二年(985年),改為福建路。轄境相當今福建省。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廢。下轄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劍州六個州及邵武、興化二個軍,共計有八個同級行政的機構,因而得名「八閩」。
軍事
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福建路置10個常駐禁軍指揮(營),每個營280人,隸屬侍衛親軍步軍司,其中福州威果營2個,建州宣毅營2個,泉州、南劍州、漳州、汀州、邵武軍、興化軍宣毅營各1個。治平三年(1066年),定福建路禁軍的員額為4500人。到福州戍守的還有毫州、青州等地禁軍。福建路禁軍則派往兩廣等處更戍。元豐二年(1079),東南諸路禁軍共設13將,福建路為東南第10將,編額5000人,駐紮福州和建州。
北宋時期,福建路的廂軍有水軍、保節軍、崇節軍。水軍部署在福州、建州、漳州、泉州和邵武軍。保節軍、崇節軍為陸軍;保節軍分駐建州、南劍、汀州;崇節軍分駐福州、泉州、漳州、興化。熙寧四年(1071年),福建路廂軍裁併後稱保節軍,共33指揮、11150人。其中福州有保節軍6指揮,每個指揮500人;牢城、都作院工匠各1指揮,每個指揮300人。管理廂軍和鄉兵的機構是「福建兵部都監廳」。
南宋時期,福建路的軍隊除禁軍、廂軍、鄉兵外,還在泉州設立新軍「殿前司左翼軍」。該軍擁有較多的水軍。宋孝宗在位時,曾從殿前司左翼軍挑選2000名水軍到江陰一帶駐泊,後留下成為江陰水軍。紹熙元年(1190年),又從殿前司左翼軍水軍中派50人到漳州駐防,留在泉州的水軍僅剩下500餘人。南宋福建廂軍的將校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和指揮使,統歸福建路安撫使(兼知福州)節制,故稱福州知州為郡將[1]。
參見
這是一篇關於宋朝行政區劃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 ^ 军事志 第一章 秦至元驻军. [2024-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