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日本海底光纜

澳大利亞-日本海底光纜(Australia-Japan Cable),簡稱澳日光纜,英文簡寫AJC。是將澳大利亞日本,經由關島連接起來的海底通信光纜系統,其2001年投入使用。它的最初設計通訊容量為640 Gbit/s,但落成初期僅有80 Gbit/s有效承載容量。2008年4月份,進行了一次帶寬升級,使得有效承載量達到240 Gbit/s。設計容量也同時升至1 Tbit/s(1000 Gbit/s)。後期將會有更多帶寬升級工程,以滿足通訊需求。[1]

澳日光纜通訊網絡採用的是收縮環線設計,使其在澳洲、關島、日本有多個登陸點。其採用了多重路線,使光纜的深度不超過4000米。這種多重路線方式省去了深水光纜的防護罩,擁有比較高的可靠性,因其採用多條路線和陸地中繼站,可減輕設備損壞引起的後果。

澳日光纜擁有以下的訪問界面種類:同步數字體系(STM1、STM4、STM16、STM64標準)、2.5G、直接波長訪問、千兆乙太網、萬兆乙太網絡。其同時配備了多種安全措施,包括SDH自愈環以及1:n波長冗餘。

澳日光纜在以下地區接觸陸地

  1. 日本志摩市
  2. 日本Maruyama
  3. 關島Tanguisson
  4. 關島Tumon Bay
  5. 澳大利亞雪梨Oxford Falls
  6. 澳大利亞雪梨Paddington

參考來源

  1. ^ 亞太地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