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清 (北宋)
李惟清(943年—998年),字直臣,北宋大臣,下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人。父親李仲行,擔任章丘簿,於是遷居到章丘縣。
李惟清宋太祖開寶年間,以三史出仕擔任涪陵尉。蜀地百姓崇尚淫祀,得病不治,聽從巫師,李惟清擒獲大巫處以笞刑,百姓以為會召來災禍。他日又加責打,百姓知到沒有神明為他們附體。然後李惟清教百姓用醫藥,逐漸改變風俗。當時派遣宦官督輸造船的木材,放縱不法,李惟清上奏殺掉,於是知名。到了任期,轉任大理寺丞。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轉任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改任左贊善大夫,充任轉運副使,升為正使,就地改任監察御史,兼管南路。曾經入朝奏事,宋太宗問他:「荊湖連續幾年豐收,又無徭役,民間有其色嗎?」李惟清說:「臣見道官家賣鹽每斤為六十四錢,百姓以三斗左右稻米的價格,才可買到一斤。」於是下詔每斤減十錢。轉任京西轉運使,入朝為度支判官,改任主客員外郎。
雍熙三年(986年),宋朝雍熙北伐攻打幽州,李惟清以為軍糧不足,不可輕動。朝廷已經興師,奏章入內沒有回覆。判度支許仲宣建議通行鹽法,以賣鹽每年在鄉村收稅,和戶稅一起交納。李惟清奉詔到荊湖諸路調查,上奏說以鹽分配百姓不便,於是停止。完成使命回朝,宋太宗又問民間苦樂不均之事,李惟清回答:「之前在荊湖,百姓買清酒務轉賣的官釀,一斗給二升損耗,現在三司給一升,百姓大多改為其他職業,於是每年賦稅減少。」宋太宗下詔恢復舊制。未幾,出任京東轉運使。當時招募丁壯為義軍,李惟清上奏:「如果這樣,天下無法耕種了。」三次上疏勸諫,於是只在河北選義軍,其餘各路都叫停。不久,擢升為屯田郎中、度支副使。
端拱初年,轉任右諫議大夫,歷任戶部使,改任度支使。當時遣使在河朔管理方田,大規模發兵。李惟清認為盛春時妨礙農耕,懇求停止。宋太宗說:「士兵民夫已經發出。只是讓他們完繕邊城而已。」淳化三年(992年),轉任給事中,充任鹽鐵使,於是把帳目上奏。宋太宗說:「費用如此,民力長久如何承受?如果可以減省,即可裁減。」李惟清說:「現在比開寶年間用兵之際,數目多了一倍,因為將帥未得其人,邊事不寧,屯兵地區很廣大。臣聽說漢朝有衛青、霍去病,唐朝有郭子儀、李晟,西北邊族遠遠望見就害怕。如此則邊事可息,而支出可減。希望陛下慎重擢升將帥,以有威名之人安定邊塞,也許可以節省費用。」宋太宗說:「彼一時,此一時也。現在西北邊族變化狡詐,與古代不同。選用將帥,也需要深入體察現在的情況。韓信、彭越雖然是古代名將,用當時的方略,戰勝現在的敵人,也恐怕不能成功。現在縱使得到人才,也未可像古代那樣委任。這是軍機要事,不是卿所知道的。」
淮南榷貨務賣岳茶,一斤為一百五十錢。主管的官員說陳舊劣質的二十六萬六千餘斤,李惟清擅自每斤減五十錢,不上報。滁州、泗州、濠州、楚州、漣水軍也以岳茶陳舊劣質,減價賣出。一共虧損一萬四千餘貫錢,被勾院吏盧守仁揭發,李惟清降職為衛尉少卿,貶黜判官李琯為本曹員外郎,賜給盧守仁十五萬錢。不久,李惟清出知廣州。至道初年,就地任命為右諫議大夫。宋太宗聽說他清廉公正,下詔獎勵。至道二年(996年),轉任廣南東路、廣南西路都轉運使,不久召入朝廷拜為給事中。過了一個月,擔任同知樞密院事。
李惟清倜儻自信,有機謀。處理事情苛刻,所到之處被稱為強幹。但是由俗吏提升,沒有威望。才過了數月,宋真宗即位,加刑部侍郎,再任御史中丞。離開了樞密院,心情不暢,肆意彈劾。咸平元年(998年),去世,時年五十六歲,贈戶部尚書。兒子李永錫,官至光祿寺丞、右贊善大夫;李永德,官至殿中丞。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 《宋史》卷267 列傳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