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城
支城,是為了保護本城而部署的輔助用出城、砦(寨)、陣屋等建築設施。亦稱做枝城等。在戰國時代時,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支城網-本城、支城間的連結網絡。
語源
若是使用由自漢語的發音「本城(ほんじょう)」時,與其相對應會使用支城(しじょう)」。若是使用大和語「根城(ねじろ)」時,則會用「枝城(えだじろ)」與其對應。漢字結構上,「枝城」的「枝」以及「本城」的「本」分別是標示樹木的分支和樹木的根本,都是由樹木轉化而來且原本就幾乎是同義字。不管使用「支城」或是「枝城」,皆是由樹木的結構比喻城與城之間的關係。
種類
支城依其功能而種類多樣、大小規模不一。[1]
- 防禦據點
- 詰城
- 作為防守本城用的出城。位在本城附近,設置在山地等適合防禦的要害處。
- 直轄支城
- 攻城戰用
- 向城、附城、對城
- 攻城戰時為與其相對峙而築的城塞(有時也指稱本城附屬之城)。
- 間接式支城
- 境城、境目城
- 番城、番手城
- 繋城、傳城
- 其他
- 陣城
- 為了野戰等目的而臨時構築的簡易城塞。
支城網
支城網主要發達於日本戰國時代,各地區的據點或作為根據地的本城周圍,築有輔助作用而稱作支城、枝城、端城等的城、砦、陣屋,其相互連結成的防衛網或是統治網絡。
- 支城網的例子
終焉
支城作為支撐本城防守的據點同時,也有風險成為對抗勢力的攻擊基地。因此為防止敵人反攻也曾有發生過破城。
以中央集權體制的天下統一為目標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整理其統治地區的支城予以破壞撤銷,最終到了江戶幕府頒布一國一城令,使得支城(1615年)全部廢城處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