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試驗
妊娠試驗用於確定女性是否懷孕。 兩種主要方法是使用妊娠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液或尿液中的女性妊娠激素(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使用醫學超聲檢查[1]。 檢測血液中的 hCG 可以最早檢測到妊娠[2]。 幾乎所有孕婦在月經錯過的第一天後一周,尿妊娠試驗都會呈現陽性[3]。
類型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測(hCG試驗)
隨著科技發展,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簡稱hCG)檢測法(hCG試驗)是目前最先進的妊娠試驗,這種試驗採取檢查血液、尿液中β-亞單位的存在狀況,來確定受檢測者是否懷孕。通常此檢驗法都在距上次排卵2-3周後,或在預期的月經來潮沒有來時檢測。
在胚胎植入子宮中,也就是在受精行為發生六到十二天之後[4],在人的尿液和血液中就可探測到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的存在。一些家中的妊娠試驗法聲明在下一個預期的月經來之前4天就可以驗測是否懷孕。實際上不論這個聲明的精確性,何時能探測得到決定於該女性會在黃體期停留多長時間,和胚胎何時植入子宮。定量(血清β)測定可以探測到低至1mIU/mL的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濃度,而尿測定則需要檢測域在20與100mIU/mL之間[5],主要還是決定於品牌。定量測定通常需要25mIU/mL的閾,而且和一些可用的家用妊娠檢驗器比起來敏感度會低一些。
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由胎盤中的滋養層組織釋放。在一些罕見的特殊情況下,也會由絨毛膜癌或者一些其他的生殖細胞瘤,甚至一些癌症(比如肝癌)製造。
定量測試可測量樣本中 hCG 的準確含量。 血液檢查可以檢測到低至 1 mIU/mL 的 hCG 水平,通常臨床醫生會在 5mIU/mL 時診斷出妊娠測試陽性[6]。
尿液妊娠試驗 | 血液妊娠測試 | |
---|---|---|
檢測閾值 | High-sensitivity:
Qualitative test: 20 to 50 mIU/mL, depending on test Low-sensitivity: Qualitative test: 1500-2000 mIU/mL, depending on test |
Qualitative test:
5 to 10 mIU/mL, depending on test Quantitative test: 1 to 2 mIU/mL for an ultrasensitive test |
翻倍規則
醫生通常都可以提供定量血清β濃度。結果以mIU/mL為單位,通常25mIU/mL之上的值都表示已經懷孕。一般這種測試都需要進行兩次,間隔2-3天,來確定結果的準確性。血清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的增長可以被相互監控 。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濃度在1200mIU/mL以下的時候通常每48-72小時就會增長一倍,50%-60%也是正常現象。在1200到6000mIU/mL血清的階段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濃度通常需要72-96小時的時間增長一倍,而直到 6000mIU/mL之後,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則需要花四天的時間才能增長一倍。增長失敗通常表示懷孕的發展不佳,並且有流產或是宮外孕的可能。流產後,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濃度會穩定的降回非懷孕狀態的值。一樣,宮外孕或許會從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翻倍失敗中察覺出來,特別是在漲跌不定的情況下。
定量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讀數也被用於滋養層的評估或者其他生殖細胞瘤的檢查中。
超音波
在妊娠期超前通過了最早的6-8周之後,妊娠試驗通常就會改為更加方便的超音波檢查法,並且通過此法,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陰道超音波檢測法在排卵25天之後(相應的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濃度>1,500mIU/mL )就可探測到懷孕的狀況。
準確性
1998 年發表的一項系統性回顧表明,由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使用的家庭妊娠測試套件幾乎與專業實驗室測試一樣準確(97.4%)。 然而,當消費者使用時,準確度下降至 75%:評論作者指出,許多用戶誤解或未能遵循套件中包含的說明[7]。
假陽性/假陰性試驗
假陰性讀數會在過早進行試驗的情況下發生。定量測定等等靈敏度最高的尿驗通常都需要在胚胎植入子宮後,也就是排卵過後的6-12天[4],才能探測到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的存在痕跡。β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濃度在懷孕的前兩個月成幾何級數增長,所以試驗做得越早,風險度也就越高。低靈敏度的尿驗和定性測定必須要在懷孕後的三至四天才能檢測出結果。月經來潮大約發生在排卵後的第14天,所以假設只是月經來潮來晚了的話,假陰性試驗發生的可能性就會很低。
如果結果是假陽性,那麼有一定可能是身體內有類似於絨毛膜癌、IgA缺乏症、嗜異性抗體、腸道膀胱整形術、妊娠滋養層病(GTD)、妊娠滋養層瘤形成、睪丸生殖細胞惡性腫瘤等疾病產生。同時,很多使用者在做家用妊娠檢驗器時等待時間過長也會讀出假陽性讀數,或者是不清晰,不準確的結果,這種類型的假陽性讀數稱作蒸發線,並非真的懷孕。因此強烈建議使用者一定要遵守製造商寫明的規則。另外一些接受過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注射的孕婦也有可能得到假陽性讀數。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注射主要是為了使針對不孕不育的婦女懷孕所設計的。一般的不孕不育藥(比如克羅米芬)不會添加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8]。
個別使用者與一些基質會引起反應,從而導致試驗得出一個低陽性血妊娠試驗,儘管她們沒有懷孕。這種幻想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會導致嚴重的誤診和干涉,但是使用連續稀釋的方法可以探測出來。
研究
最早的妊娠試驗是針對早孕因子(簡稱EPF)進行玫瑰花結抑制分析(rosette inhibition assay)。早孕因子可以在受精後48小時從血樣探測到[9]。不過,早孕因子試驗卻是一種費時費財的實驗。然而,其作為妊娠測試的可靠用途仍不清楚,因為研究表明它存在於妊娠以外的生理情況下,並且其在人類中的應用仍然有限[10]。
歷史
古埃及人將有可能懷孕女性的尿注入大包大包的小麥與大麥之中,萌芽則代表懷孕,而從發芽麥子的種類來預測胎兒的性別。希波克拉底認為經期未來潮的女性可以在就寢前喝一些蜂蜜水。如果出現了腹部的脹痛或痙攣則代表已經懷孕。希波克拉底之後,在中世紀醫學的黑暗時期中,阿維森納與很多醫師於中世紀嘗試一種不科學的驗尿法來查看是否懷孕。
塞爾馬·阿什漢在1928年提出了一種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的檢測方法。在實驗中,一隻嬰兒期的老鼠被皮下注射了一些人的尿液,老鼠稍後被殺或者切開後,排卵的出現則代表尿液中含有人體絨膜促性腺激素,也就說明試驗者已經懷孕。一個類似的試驗則是用未成熟的兔子作為實驗對象。到此為止,妊娠試驗仍然需要在殺害動物的前提下得知結果。直到1950年的青蛙試驗則改進了少許,將婦女血清或尿液注射到雌性青蛙體內。如果青蛙在24小時內排卵了,那麼試驗則呈陽性。青蛙試驗避免了對動物的殺害,並且可以反覆利用。
1969年,歐加農(Organon)國際公司獲得了第一個關於家庭懷孕測試的專利,兩年前,產品設計師瑪格麗特·克蘭(Margaret Crane)注意到實驗室測試程序相對簡單,並製作了原型。 該產品於 1971 年在加拿大上市,並於 1977 年在美國上市,之後由於對性道德和潛在懷孕婦女在沒有醫生的情況下進行測試和處理結果的能力的擔憂而推遲了上市[14]。
參考資料
- Speert, Harold. Iconographia gyniatrica. Philadelphia. 1973 [2021-12-21]. ISBN 978-0-8036-8070-8. OCLC 4883383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 Cole, Laurence A; Khanlian, Sarah A. Easy fix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for the false-positive defect with the Abbott AxSym total β-hCG test. Clinical Biochemistry. 2004-05, 37 (5): 344–349. doi:10.1016/j.clinbiochem.2004.03.001 (英語).
- ^ Chard, T. REVIEW: Pregnancy tests: a review. Human Reproduction. 1992, 7 (5): 701–710 [2023-11-26]. ISSN 1460-2350. PMID 1639991. doi:10.1093/oxfordjournals.humrep.a137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2) (英語).
- ^ Casanova, Robert; Weiss, Patrice M. Beckmann and Ling'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asanova, Robert,, Chuang, Alice,, Goepfert, Alice R.,, Hueppchen, Nancy A.,, Weiss, Patrice M.,,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8th. Philadelphia. April 2018. ISBN 978-1-4963-5309-2. OCLC 949870151.
- ^ Bastian, Lori A; Brown, Haywood 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early pregnancy. UpToDate. November 2019 [2023-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1).
- ^ 4.0 4.1 Wilcox, Allen J.; Baird, Donna Day; Weinberg, Clarice R. Time of Implantation of the Conceptus and Loss of Pregnanc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9-06-10, 340 (23): 1796–1799. ISSN 0028-4793. PMID 10362823. doi:10.1056/NEJM199906103402304 (英語).
- ^ Waddell, Rebecca Smith. FertilityPlus.org. Home Pregnancy Test hCG Levels and FAQ. 2006 [2006-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15).
- ^ Gronowski, Ann M. (編). Handbook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ing during pregnancy. Totowa, N.J.: Humana Press. 2004. ISBN 1-58829-270-3. OCLC 53325293.
- ^ Bastian LA, Nanda K, Hasselblad V, Simel DL. Diagnostic efficiency of home pregnancy test kits. A meta-analysis. Arch Fam Med. 1998, 7 (5): 465–9 [12 May 2008]. PMID 9755740. doi:10.1001/archfami.7.5.465. (原始內容存檔於6 December 2008).
- ^ Phillips, Pat. Early Pregnancy Tests. Pregnancy Test FAQ. 2007 [2007-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6).
- ^ Fan XG, Zheng ZQ. A study of early pregnancy factor activity in preimplantation. Am. J. Reprod. Immunol. 1997, 37 (5): 359–64. PMID 9196793. S2CID 71525444. doi:10.1111/j.1600-0897.1997.tb00244.x.
- ^ Clarke FM. Controversies in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 Does "EPF" have an identity?. J Assist Reprod Genet. 1997;14(9):489–491. doi:10.1023/a:1021110906666
- ^ Clark, Stephanie Brown. (2005). Jan Steen: The Doctor's Visi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terature, Arts, and Medicine Database. Retrieved 2006-05-24.
- ^ Lubsen-Brandsma, M. A. [Jan Steen's fire pot; pregnancy test or gynecological therapeutic method in the 17th century?]. Nederlands Tijdschrift Voor Geneeskunde. 1997-12-20, 141 (51): 2513–2517 [2021-12-21]. ISSN 0028-2162. PMID 95551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 ^ Doctor's Visit. Web Gallery of Art, searchable fine arts image database. [2021-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21).
- ^ Kennedy, Pagan. Could Women Be Trusted With Their Own Pregnancy Tests?. The New York Times. 29 July 2016 [12 December 2016].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