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 (五台山)
南山寺,系佑國寺、極樂寺、善德堂三處合稱,是一座大型佛教寺院,位於山西省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台懷鎮南2公里楊柏峪村村民小組,南坡山腰間,海拔1700米,清水河從山腳下流過。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台山南山寺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忻州市五台山風景名勝區台懷鎮南2公里山腰間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至民國 |
編號 | 8-0250-3-053 |
認定時間 | 2019年10月7日 |
歷史
該寺建於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稱「大萬聖佑國寺」。清道光九年(1829年)再行修建,稱為極樂寺[1]。光緒元年(1875年),寺院住持普濟和尚募得巨資 ,將極樂寺、佑國寺和善德堂整合為南山寺,進行擴建。民國年間,東北姜福忱等人進行大規模改擴建。將原有的極樂寺、善德堂、佑國寺三部分聯為一體,形成如今的規模,統稱五台山南山寺。連續施工達23年,工程浩大。現存建築為明至民國年間遺構。
建築
南山寺規模宏大,占地6公頃(一說3.7萬平方米),建有殿堂窯房300餘間。
南山寺整個建築群共有七層,分為三大部分,坐東向西,依陡峭的山勢而建,高低錯落。共有院落18處。下三層為極樂寺,中間一層為善德堂,上三層為佑國寺。三寺均採用傳統的中軸線對稱布局,沿軸線布置主體建築,左右兩側布置附屬建築。極樂寺沿中軸線布置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毗盧殿等;善德堂沿中軸線布置五進院落的全部正殿,鐘樓、鼓樓;佑國寺沿中軸線布置天王殿、大雄寶殿和雷音殿。
山下的「大方光明」影壁寬17.3米,高8米,石砌底座,壁身磨磚砌築,中嵌漢白玉石雕。影壁中間題字:「當初以來,混元一氣。天地回覆,日月光明。分形變化,大道虛空。萬賴聖人,性中覺靈。迷悟解決,善德無窮。懸機高釣,老主才生。」落款「愚居士」。左側題字:「風化神中夢,迷路天作合。」右側題字:「了道心圓地,真光上明天。」照壁對面磚砌拱形門牌匾「化日光天」、「萬象維新」[2]。
山門前築有108級寬大的石階。台階盡頭為高大的「信天由命」漢白玉牌坊,四柱三樓,面闊12.8米,高9米。
極樂寺山門上方為大鐘樓,登樓可憑欄遠望風光。極樂寺大雄寶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硬山頂,殿內雕刻精美,塑釋迦及二弟子,佛壇前中為文殊騎獅石像,右側為木雕普賢菩薩,左側為石雕送子觀音,兩壁是明代塑像十八羅漢,表情造型各不相同。大雄寶殿牌匾「真如自在」,落款「慈禧皇太后御筆恩賜」「大清光緒十八年穀旦」(1892年)。
佑國寺尤以豐富的石雕聞名,幾乎無石不雕,數量多達千幅。一進316幅,二進360幅,三進294幅,內容包括「穆桂英掛帥」、「天女散花」、「蘇武牧羊」;「孟母擇鄰」、「太公釣魚」;「三顧茅廬」等。
保護
1986年8月18日,公布為第二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編號2-165。2019年10月7日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 8-0250-3-053。
參考文獻
這是一篇與佛教僧院、寺院或尼姑庵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