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 (電視劇)

十誡波蘭語Dekalog發音:[dɛˈkalɔk])是波蘭導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執導的電視劇,於1989年上映[2]。該系列片由導演本人和克日什托夫·皮爾斯維奇英語Krzysztof Piesiewicz共同編劇,片中音樂由茲比涅夫·普萊斯納譜寫[3][4]。這一系列電視劇包括十部時長接近一小時的電影,題材來源於基督教十誡[5]。這些作品旨在探討當代波蘭人所面對的倫理問題。

十誡
基本資料
導演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監製芮扎德·蕭科斯基
編劇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
克日什托夫·皮爾斯維奇英語Krzysztof Piesiewicz
主演阿圖爾・巴奇斯英語Artur Barcis
詳見
配樂茲比格紐·普雷斯納
攝影彼得·索博欽斯基[*]
片長572分鐘
產地波蘭
語言波蘭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89年12月10日 (1989-12-10)
發行商華納兄弟 (波蘭)
預算$100,000
票房$447,093[1]

這十部電視劇是基斯洛夫斯基最受人稱讚的作品,被稱之為「史上最好的電視劇情片」[6],同時也贏得了多個國際獎項,雖然這部作品直到90年代才傳出歐洲[7]。該系列劇的劇本於1991年出版,著名導演庫布里克為此撰寫了前言,給予了很高評價[8]

製作

雖然每一部都是獨立的,但大多有著相同的背景(華沙的一處公共房屋),角色之間也相互認識。片中既有知名演員,也有無名之輩,有的在基斯洛夫斯基的其它影片中也扮演過角色。大部分劇集的情感基調都是憂鬱悲傷的,這是基斯洛夫斯基作品的一大特徵,除了最後一集,是一個類似於《三色之白》的黑色喜劇

這十部劇最初是由克日什托夫·皮爾斯維奇英語Krzysztof Piesiewicz構思的,他曾看到一個十五世紀描繪十誡的作品,因而想出了這個點子:一個現代版的十誡。基斯洛夫斯基對這一哲學難題很有興趣,並想用這一系列劇描繪波蘭社會的困境,同時有意避開他在早年電影中涉及的政治問題。他起初打算雇用十個導演,但最終還是決定親自上陣。此外,這十部劇除了第三和第六集用了同一個攝影師,其餘各集攝影師均不同[9]

主題

這十部作品都是簡簡單單以數字命名的(如《十誡之一》)。根據羅傑·埃伯特對DVD版的介紹,基斯洛夫斯基說這些電影並不與十誡一一對應,他本人也不給它們起名字。

毫無疑問,《十誡》的作品內涵可以用很多方式解讀。但是每一部都有著各自的表面含義[10]

十誡原文 基督教的主題 基斯洛夫斯基的主題
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 上帝的神聖和對他的崇拜 生命的無常(信仰上的對立和宿命)
不可妄稱耶和華 話語的神聖性 在抉擇之間,生命和誡條的衝突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時間的神聖性 時間名稱(如節日、日/夜區分)作為意義的承載物
當尊敬父母。 權威的神聖性 家庭和社會關係對個人身份的影響。
不可殺人。 生命的神聖性 殺人和懲罰
不可姦淫。 愛的神聖性 愛和激情的本質,以及兩者的關係
不可偷盜。 所屬權的神聖性 占有作為人類的需要和誘惑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真理的神聖性 在邪惡之中尋求真理的種種困難
不可貪戀人的妻子 滿足的神聖性 性、嫉妒和忠誠
毋貪他人財物。 滿足的神聖性 貪慾和人際關係。

各集簡介

集數 主題 內容 演員 攝影
十誡之一 生命無常 大學教授相信世事都可以透過科學計算,十歲的兒子受他影響下也愛上數學。一年冬天,兒子得到一對溜冰鞋,希望到居所附近結冰的湖面溜冰,大學教授搜集天氣數據資料,再透過科學計算,及後更親身到湖面觀察,向兒子表示湖面的冰層遠遠足夠承受人的重量。豈料第二天兒子與友人到湖面溜冰時,湖面冰層裂開,兒子及友人跌入湖底死亡。 昂里克・巴蘭諾斯基英語Henryk Baranowski
胡契克·卡勒塔英語Wojciech Klata
瑪雅·歌摩勞斯嘉英語Maja Komorowska
威斯洛·多特(Wieslaw Zdort)
十誡之二 進退維谷 婦人不斷詢問老醫生,患上重病的丈夫能否康復。原來婦人多年來不育,後來丈夫患上重病時,而婦人卻交上情夫,懷了情夫的骨肉。婦人愛丈夫,若丈夫能康復會墜胎;但婦人亦想有兒女,若丈夫病逝就決定將胎兒誕下。老醫生對婦人丈夫病情的判斷,直接影響婦人的決定。 克莉絲汀娜.袁妲英語Krystyna Janda
阿萊克桑德·巴迪尼英語Aleksander Bardini
奧爾蓋爾德·武卡謝維奇英語Olgierd Łukaszewicz
愛德華·克洛辛斯基(Edward Klosinski)
十誡之三 黑夜漫遊 平安夜,失婚婦人來到已婚舊情人的家門前,謊稱丈夫失蹤了。舊情人留下妻兒在家,整個平安夜晚上與失婚婦人尋找她的丈夫。到了翌日早上七時,失婚婦人終向舊情人承認丈夫已離開她三年,佳節當前她情緒低落,希望得到舊情人的陪伴才謊稱丈夫失蹤。 達尼爾·奧勒布里斯基英語Daniel Olbrychski
瑪麗亞·帕庫爾尼斯
約安娜·什切普科夫斯卡
彼得·索博欽斯基英語Piotr Sobociński(Piotr Sobociński)
十誡之四 父女迷情 女兒發現父親收藏已死母親給自己的信,但信封面寫箸要父親死後女兒才能閱讀。女兒趁父親出差時取走此信,好奇心令她想立即開啟此信,但她亦想到自己對父親有一種有別於父女的情感。女兒決定不開啟此信,反而偽冒母親手筆偽託此信,信中稱自己並非父親的親生女兒,並拿信向父親對質。而父女之間的關係,亦因此而變得撲朔迷離! 阿德里安娜·別真斯卡英語Adrianna Biedrzyńska
雅努什・加若英語Janusz Gajos
亞當·霍努基維奇(Adam Hanuszkiewicz)
克里斯多夫·帕庫爾斯基
十誡之五 殺人短片 從鄉村來到城市的青年人,殺害了的士司機,被判處死判。年輕的辯護律師,經歷過整個審訊及行刑過程,亦聽了青年死囚最後的遺言。律師質疑,為何殺人是犯罪,法律卻容許以死刑去殺人? 米羅史洛·巴卡
揚·泰薩日
克里斯多夫·古羅比斯基英語Krzysztof Globisz
斯拉沃米爾·埃迪扎克英語Sławomir Idziak
十誡之六 愛情短片 年青內向的郵局工作員,迷戀住在隔鄰大廈的女畫家,每晚都利用望遠鏡偷窺女畫家的一舉一動。後來女畫家發現青年對她的偷窺行為,反而引誘青年與她進行性行為。沒有性經驗的青年早洩,感到受辱,最終割脈自殺。青年最後獲救,再沒有接觸女畫家,女畫家反而十分內疚,反過來用望遠鏡希望偷窺到青年的情況。 歐拉夫·魯巴斯贊科
格拉奇娜・斯扎普洛斯卡英語Grażyna Szapołowska
維托爾德·阿達梅克
十誡之七 真假母親 一向循規蹈矩的少女十六歲時與男老師有染,誕下一女。少女的母親為女兒前途,對外稱自己的外孫女是自己所生,少女的女兒則變成了她的妹妹,但少女一直認為母親奪去自己的女兒,及搶走了她當母親的位份。六年後,少女帶著自己的女兒,離家出走。 安娜·波洛內英語Anna Polony
瑪雅·巴羅克斯卡(Maja Barelkowska)
戴魯茲·庫克(Dariusz Kuc)
十誡之八 心靈之罪 1943年,華沙有人要求一對信奉天主教的波蘭夫婦成為一猶太女孩的教父母,使女孩成為天主教徒而免被送往納粹集中營,但該對天主教徒夫婦以不可作假見證為由,拒絕成為女孩的教父母。四十多年後,當年僥倖生存的猶太女子來到華沙,向當年拒絕成為她教母的大學教授,講述當年的故事。 特蕾莎·瑪索絲嘉英語Teresa Marczewska
瑪利亞·高茜奧歌絲嘉(Maria Koscialkowska)
安德烈·謝洛斯維茲
十誡之九 婚姻之鎖 丈夫被診斷為性無能,妻子雖表示會與丈夫長相廝守,惟妻子卻為了滿足性慾,另與年輕男子發展一段有性無愛的關係。妻子感內疚決定中止情慾關係,卻被丈夫發現。妻子希望與丈夫重建婚姻關係,但丈夫始終懷疑妻子私會情郎。 艾娃·布拉斯科奇(Ewa Blasczyk)
彼得·馬哈利察
揚·揚科夫斯基
彼得·索博欽斯基英語Piotr Sobociński
十誡之十 遺產風波 老爸死了,兄弟二人發現看似一貧如洗的老爸,竟遺下大量價值連城的郵票。二人尚未想到如何處理老爸的「遺產」時,老爸舊宅竟被盜竊,所有郵票被盜走,兄弟同時懷疑是對方所為。最後,他們知道原來早已墜入旁人的圈套中,只能當遺產夢終於有醒來的一刻。 傑吉・斯圖爾英語Jerzy Stuhr
伊比格尼埃夫・扎馬霍夫斯基
亞切克·布勞伍特(Jacek Blawut)

此外,阿圖爾・巴奇斯英語Artur Barcis飾演了一個無名角色,可能是一個超自然的人物。在各集的關鍵時刻,他往往在一旁觀察主角的動作。除第七和第十集,這個角色都出現了。

集數 阿圖爾・巴奇斯的角色
十誡之一 一個無家可歸的男子,在河邊靠近篝火。
十誡之二 一個醫院清潔工
十誡之三 一個電車司機
十誡之四 一個划船的男子,但隨後又背起了那條船。
十誡之五 拿著測量杆的建築工人,隨後又成為了另一個背著梯子的工人
十誡之六 背著雜貨包的男子
十誡之七 沒有出現(本來要出現在火車站,但是導演在這集中遇到了技術問題,最終沒能讓他出現)[11]
十誡之八 大學學生
十誡之九 騎自行車的男子
十誡之十 沒有出現

牛奶是各集中常見的象徵元素。

集數 牛奶的出現情況
十誡之一 牛奶是酸的
十誡之二 醫生幾乎永遠帶著牛奶
十誡之四 影片最後,麥克要去買牛奶
十誡之六 男主角送牛奶,女主角把它灑了。
十誡之七 艾娃(Ewa)想用母乳餵養安妮亞(Ania),不用牛奶。男主角告訴梅卡(Majka),安妮亞需要一個給她餵牛奶的家。
十誡之九 羅曼(Roman)在看孩子玩的時候把牛奶灑了。

評價

《十誡》得到了多方的讚譽,包括電影界的許多重要人士,例如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7]。他這樣評論該片的劇本寫作:

我一直不願意說某位電影人的作品具有某個特質,因為這無可避免地簡化了作品本身。但對這部基斯洛夫斯基和克日什托夫·皮爾斯維奇的劇本,這麼評論理應是合適的:他們的確具有一種很罕見的能力,能戲劇化地表達他們的觀念,而不是簡單地談論它們。他們用戲劇化的情節呈現觀點,並得到了一種新的能力,使得觀眾自己去探索情節內涵,而不是直截告訴他們。他們用如此炫目的技巧做到了這一點,你永遠不能看出他們的觀點,直到這些觀念已如此深刻地直達你的內心。

爛番茄網站,基於28篇評論,該片得到了100%評分[12]。這一系列劇也得到了很多知名電影批評家的讚譽,包括羅傑·埃伯特[13]羅伯特·弗爾德英語Robert Fulford (journalist)[6]

2002年,《視與聽》電影雜誌投票推選史上最佳影片。《十誡》和《殺人短片英語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獲得了來自四位評論家和兩位導演的投票,包括羅傑·埃伯特,紐約評論人大衛·丹比英語David Denby和導演米拉·奈兒[14]。此外,在同年舉行的過去25年最佳影片的評選中,基斯洛夫斯基在「頂尖導演」中位列第二。2012年的評選中,《十誡》再次獲得6位評論家的投票,位居所有影片的283名[15]

同年,該片也被國家影評人協會列入一百部「重要影片」[16]。2010年,帝國雜誌也將該片列入「世界影史百部最佳」,排在第三十六位[17]

長片

基斯洛夫斯基將《十誡》的第五和第六部擴展,成為了兩部長片,分別是《殺人短片英語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和《愛情短片英語A Short Film About Love》。導演使用了原班人馬,並只是少許改變了原先的情節。這是導演與製片商之間的合同約定,因為長片更容易傳出波蘭,擴大影響和收入。2000年,《十誡》做成了5張DVD發行,每一張包含兩集,共兩小時。

參考來源

  1. ^ The Decalogue (1989) - Box office / business.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Amazon.com. 2000-11-27 [2012-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9). 
  2. ^ 基斯洛夫斯基的小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3. ^ 电影评论:A Perfect 10.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7). 
  4. ^ 《“我跟基耶斯洛夫斯基最有默契”》.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5. ^ 十诫内容.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8). 
  6. ^ 6.0 6.1 Kieslowski's Magnificent Decalogue.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7. ^ 7.0 7.1 Facets.org上对影片的评论.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4). 
  8. ^ 庫布里克對該片的評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
  9. ^ 十诫中的摄影师.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5). 
  10. ^ Kickasola, Joseph G. The Films of Krzysztof Kieślowski:The Liminal Image. Continuum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6: 164 [30 March 2014]. ISBN 978-0-826-4155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1. ^ Stok, Danusia, ed. (1993). Kieślowski on Kieślowski. London: Faber and Faber. ISBN 0-571-17328-4
  12. ^ 爛番茄上《The Decalogue》的資料(英文)
  13. ^ The Decalogue Movie Review & Film Summary[失效連結]
  14. ^ 2002年票选中所有为《十诫》投票的人.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15. ^ 2012年《光与影》杂志票选中《十诫》所获投票.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16. ^ Carr, Jay. The A List: The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100 Essential Films. Da Capo Press. 2002: 81 [27 July 2012]. ISBN 978-0-306-8109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7. ^ The 100 Best Films Of World Cinema | 36. The Decalogue. Empire. [2014-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