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反应系列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0年7月24日) |
不连续系列 | 连续系列 | 高 | |||||||||||||||||||||
橄榄石 | 斜长石 (钙含量高) | ||||||||||||||||||||||
辉石 | |||||||||||||||||||||||
角闪石 | |||||||||||||||||||||||
黑云母 | 钠长石 (钠含量高) | 结晶时 的温压 | |||||||||||||||||||||
正长石 | |||||||||||||||||||||||
白云母 | |||||||||||||||||||||||
石英 | |||||||||||||||||||||||
低 | |||||||||||||||||||||||
鲍氏反应系列[1](英语:Bowen's reaction series)在地质学中用于描述岩浆冷却时各种矿物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结晶的情况。鲍氏反应系列由岩石学家诺曼·L·鲍温提出,以解释为何火成岩中某些种类的矿物常一起出现,其他的则不会。在1920、30年代的一系列实验中,他将各种火成岩粉末加热熔化,再逐步冷却来观察矿物的生成,最后归纳出此结果。鲍氏反应系列在解释岩浆冷却、分异与火成岩形成时很重要。
概述
该反应系列可被分为连续及不连续的两支。在右图中,右边一支为连续反应系列,左边一支则为不连续反应系列。图中靠上方的矿物结晶温度较高;因图中温度由上而下逐渐降低,故高温结晶的矿物会出现在该图上部,而低温结晶的矿物会出现在该图下部。因为地球表面相对于岩石形成的区域是低温环境,该图亦可用来表示这些矿物在地表的稳定性:一般说来,该图底部的矿物在地表状态下最稳定,而顶部的矿物最易风化。这是因为矿物在接近其形成条件的环境下最稳定。简单来说,高温矿物首先会在岩浆中结晶,但是因为地表的温度相对其结晶的温度差别较大,所以高温矿物在地表最不稳定,也最易风化。相比而言,地表与低温矿物形成的环境类似,因而低温矿物在地表也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 ^ 鲍氏反应系列、鲍文反应系列、鲍文反应系统或博文反应系,参见 国家教育研究院.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资讯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外部链接
- Bowen's Reaction Series, John J. Thomas, Fairly Simple Geology Exercises for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 Bowen's Reaction Series[永久失效链接], GeoDiscoveries Animation.(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