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
魏国,自名为𫵾[1],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境内),公元前361年(或公元前339年[注 1])魏侯罂(后称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注 2]。
魏 | |
---|---|
地位 | 周朝诸侯国 |
国都 | 1. 安邑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 2.大梁 (河南省开封市) |
政府 | 封地 |
• 始封此国者 | 周威烈王 |
• 爵位 | 侯爵 前344年,魏罃称王 |
• 姓 | 姬姓 |
• 氏 | 魏氏 |
• 始祖 | 魏文侯魏斯 |
• 亡国之君 | 魏王假 |
分封 | |
• 创始 | 前403年 |
• 灭亡 | 前225年 |
• 灭亡原因 | 为秦国所灭 |
史书记载 | 1. 史记 (卷44魏世家) 2. 竹书纪年 (魏国史书) |
但有学者考证公元前430年魏斯(后称魏文侯)就已经把首都从安邑迁至洹水(今河北魏县)[注 3],所以魏侯罂是由魏县而迁都大梁。
历史
起源
魏国的先祖是周文王之子毕公高,周武王牧野东征之后,他被封在毕[2],后代于是就以毕姓为氏[3]。毕国亡国后,毕公高的后代毕万逃到晋国,为晋献公作大夫,出征居车右,立有战功,被封到魏[4](魏城,即今山西省芮城县的古魏城遗址),立为“魏氏”[5]。日后逐渐发展为晋国六卿之一。晋献公死后,四子争位,是时毕万之子魏犨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返国立为晋文公,而令魏犨为大夫,是为魏武子[6],魏渐强。春秋末年,晋国正卿知伯率魏桓子与韩康子攻击赵襄子,赵襄子受困良久,最后说服韩、魏倒戈,共灭知伯,是为三家灭知,并瓜分其所有领地[7],从此晋国赵、魏、韩三卿独霸。
建国
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魏斯、赵籍、韩虔三大夫,获得周朝官方承认,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8],脱离晋国,并将晋国领地瓜分,晋只剩绛城与曲沃两处,史称“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魏、韩、赵共废晋静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崛起
魏国的国力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达至顶峰。魏文侯尊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9][10],命乐羊为将攻取中山国[11],西门豹为邺令开凿漳水十二渠[12],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尽地力之教”[13],巩固经济。李悝还撰写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但今天现仅存篇目,内容已经失传。前413年至公元前409年,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魏国在此设立西河郡,吴起为西河郡守[14](见河西之战)。公元前408年魏国向赵国借道攻取中山国,于前406年消灭。公元前405年至公元前404年,魏国联合赵国、韩国救援田会,进攻齐国,掠入齐长城,俘虏齐康公。公元前400年和公元前391年,三晋联军又多次击败楚国,夺取不少土地。魏国盛极一时。
衰落
战国中期,魏国仍然强大,但是齐国、秦国等国的崛起对其形成威胁。到第三位君主魏惠王魏罃即位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包括在黄河开发鸿沟灌溉。但与此同时,魏国的国力却正慢慢的消退,由于这段时期的魏国不断东侵,其在东方的优势在一系列战争中多次受挫,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和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中两败于齐国。然而,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召集逢泽之会,率诸侯朝见周天子显王扁,仍具有相当威望。公元前330年,魏惠王后五年,在西方,经过商鞅变法从而逐渐强盛起来的秦国夺取河西地区(一个位于现在陕西东部与山西边界,黄河西岸的畜牧和战略要地),首都安邑(山西夏县)完全暴露,只好把都城迁都大梁[15](河南开封东南),从此又称为梁国,此后更是不断受到秦国的侵略。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相互称王[16]。
合纵
公元前323年,魏国犀首之官公孙衍发起魏、赵、韩、燕、中山五国相王,以求合纵反秦,结果失败。在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中,秦军击败魏国和韩国联军,两国此后再也没有力量单独向秦国发起挑战。之后由于秦国不断的压迫,局势越来越严峻。这时,封爵为信陵君的公子无忌出现,信陵是魏安禧王之弟,信陵君于公元前257年施计夺取了魏国军队,协助赵国抗秦,因而赵国得以不亡,不过由于夺取兵权之事,信陵君因而留在赵国,不敢返回魏国。在秦将蒙骜侵略魏国时,魏安禧王在国难之中拜信陵君为上将军,于公元前247年与其他五国联军抗秦,大败蒙骜,但战后魏王对信陵君开始猜疑,更兼秦人使用反间计,使魏王与信陵失和。于是信陵终日借酒浇愁,并含屈而终。信陵死后,魏国无力抗秦,国土被秦国慢慢侵夺。
灭亡
君主列表
魏氏领袖
称号 | 姓名 | 在位年数 | 在位年份 | 関系 |
---|---|---|---|---|
毕万 | ||||
芒季 | 毕万之子 | |||
魏武子 | 魏犨 《世本》名魏州 |
?─前594年以后 | 毕万之孙、芒季之子 《史记》误作毕万之子 | |
魏悼子 | 名字已失考 | 魏犨之子 | ||
魏昭子 《世本》《左传》作魏庄子 |
魏绛 | ?─前550年以后 | 《春秋人谱》云魏犨之子 《史记》误作魏颗之子 | |
魏献子 | 魏荼 《左传》名魏舒 |
?─前509年以后 | 魏绛之子 《史记》误作魏嬴之子、魏绛之孙 | |
魏简子 | 魏取 | ?─前509年 | 魏荼之子 | |
魏襄子 | 魏侈 一作魏哆 《左传》作魏曼多 |
前508年─前482年以后 | 魏取之子 《史记》误作魏荼之子 | |
魏桓子 《韩非子》《说宛》作魏宣子 |
魏驹 | ?─前446年 | 魏侈之子 《史记》误作魏侈之孙 |
魏国君主
魏文侯、武侯及惠王在位年从杨宽《战国史》考证
称号 | 姓名 | 在位年数 | 在位年份 | 关系 |
---|---|---|---|---|
魏文侯 | 魏斯 | 50 | 前445年在位,前403年成为侯爵——前396年 | 魏桓子之子 |
魏武侯 | 魏击 | 26 | 前395年——前370年 | 魏文侯之子 |
魏惠王 | 魏罃 | 51 | 前369年,前334年称王并改元——前319年 | 魏武侯之子 |
魏襄王 | 魏嗣 | 23 | 前318年——前296年 | 魏惠王之子 |
魏昭王 | 魏遫 | 19 | 前295年——前277年 | 魏襄王之子 |
魏安釐王 | 魏圉 | 34 | 前276年——前243年 | 魏昭王之子 |
魏景湣王 | 魏午 | 15 | 前242年——前228年 | 魏安釐王之子 |
魏王假 | 魏假 | 3 | 前227年——前225年 | 魏景湣王之子 |
附:楚汉之际魏国君主
称号 | 姓名 | 在位年数 | 在位年份 | 关系 |
---|---|---|---|---|
魏王 | 魏咎 | 1年 | 前208年 | 魏王假之弟 |
魏王 | 魏豹 | 3年 | 前208年-前206年 | 魏咎之弟 |
魏国世系
与夏朝关系
人物
将领
谋臣
相关条目
延伸阅读
[编]
注释
参考文献
- ^ 1.0 1.1 参见周波《中山器铭文补释》等。魏国国名,晋系文字作“𫵾”,楚系文字改作假借字“𩲈”(清华简《系年》)或“⿰畏阝”(包山简),秦系文字改作假借字“巍”(后世简写为“魏”)。
- ^ 《集解》杜预曰:“毕在长安县西北。”《正义括地志》云:“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
- ^ 《正义》:魏城在陕州芮城县北五里。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晋献公之二十一年,武子从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为晋文公,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后封,列为大夫,治于魏。
- ^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三国攻晋阳,岁馀……襄子惧,乃夜使相张孟同私于韩、魏。韩、魏与合谋,以三月丙戌,三国反灭知氏,共分其地。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魏文侯)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十七年,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 ^ 《史记·卷八十·乐毅列传第二十》: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 ^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
- ^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
- ^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子襄王立。襄王元年,与诸侯会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为王。
- ^ 《战国策》〈秦策〉〈或为六国说秦王〉:“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