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观(?—?),鲜卑姓拔拔,鲜卑名拔六观[1],代北鲜卑人,官至征南大将军,爵封上党王,谥号北魏献文帝时期的官员。

生平

长孙观的祖父是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的重臣长孙道生,父亲长孙乌者早卒。长孙观年少之时即以勇猛健壮闻名当世,后承袭祖父长孙道生的爵位上党王,当时非皇族的诸王袭爵之后,多降爵位为公,但因为祖父长孙道生有大功于先朝,因此长孙观仍袭爵上党王。

献文帝皇兴元年467年,随慕容白曜南征刘宋房法寿据盘阳城投降北魏军,长孙观率军队前往占据之。长孙观曾多次担任西方对吐谷浑仇池氐族羌族作战的主帅[2],在皇兴四年470年二月,长孙观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都督河西地区六军与皮喜等将领征讨吐谷浑,当年四月长孙观在曼头山击破吐谷浑军队,吐谷浑王拾寅率麾下遁走,长孙观焚烧吐谷浑城居后还兵。在孝文帝延兴三年473年时,吐谷浑兴兵来犯,再诏命长孙观攻讨之。过世后陪葬于云中的金陵。

儿子

  • 长孙稚,北魏末期重臣,官拜太傅、录尚书事,封上党王,后随孝武帝元修奔赴长安。

注释

  1. ^ 《新出土北朝长孙氏墓志三方考略》,《碑林集刊》第十七辑。
  2. ^ 《魏书》卷五十一,吕罗汉传称:“时仇池氐羌反,攻逼骆谷....罗汉帅步骑随长孙观掩击氐羌。”

参考资料

  • 魏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 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