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变音符号
重金属变音符号(英语:Heavy metal umlaut)是重金属和重摇滚乐团有时会在乐团或作品名称上加的两点元音变化符号。目的是让乐团看起来像是来自北欧或日耳曼民族地区,让人产生刻板印象中维京人或哥德人强壮勇猛的联想、或是哥德恐怖的气氛[1]。例子有Queensrÿche、Blue Öyster Cult、Motörhead、The Accüsed、和Mötley Crüe。
这种“异国品牌包装”(foreign branding)的行为并不限于金属或摇滚乐团,如美国的冰淇淋品牌Häagen-Dazs,也不限于用母音上加两点的变音符号。反之并非所有乐团的变音符都是重金属变音符号,有些乐团团名用的语言本来含有元音变化符号,如冰岛歌手Björk的名字本来就有元音变化符号。
一般而言重金属变音符号不影响发音。
元音变化符号
元音变化符号(Umlaut)源自德语,字面意思是“改变的”(um-)“声音”(Laut)。在一般用法中标注在元音上表示其发音和平时不同,如u和ü、o和ö以及a和ä。通常加上变化符号的元音是前元音或圆唇音。母语使用者通常认为这类元音比较轻柔,而非重金属变音符号想要表达的重而有力的感觉,所以这种异国品牌包装的效果取决于观众的背景。例如Mötley Crüe乐团至德国表演时,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听众将团名念作Mutley Cruh。[2]
历史
已知最早刻意使用重金属变音符号的乐团是1970年的Blue Öyster Cult。根据乐团的网站,是吉他及键盘手Allen Lanier提议的。[3]不过摇滚乐评Richard Meltzer宣称是他向乐团经理Sandy Pearlman提议的:“我说,何不在O上面加个元音变化符号呢?重金属是带有华格纳的风格的。”[4]
大约同一时期也有其他乐团使用元音变化符号,但无法确定是不是刻意制造的广告效果。德国摇滚乐团Amon Düül II在1969年就用了元音变化符号在自创的字上面[5]。1971年英国摇滚乐团Yes的歌Starship Trooper的第三乐章标题为Würm,字源可能是维尔姆冰期(Würm glaciation)。黑色安息日1970年的有图7吋唱片版本的"Paranoid"单曲在Paranoïd一词的i上面加了两点(diaeresis),在法语中这个字确实应该有两点,但字尾应该还有一个e。[6]
流行文化
重金属变音符号的现象也成为其他流行文化事物的素材,例如电影This Is Spın̈al Tap中,是一名摇滚乐手的主角说“它是一对眼睛,你看着它,它也看着你。”[7]
1974电影闪亮的马鞍中,麦德琳·卡安(Madeline Kahn)饰演的德国角色"Lili Von Shtupp"在海报中写成"Lili von Shtüpp"。
1980年代中期,插画家柏克莱·布列勒德(Berkeley Breathed)在漫画布伦县(Bloom County)中,有一个乐团叫Deathtöngue。
1997年假新闻媒体洋葱报发表了一篇新闻“美国用变音符号强化形象”(Ünited Stätes Toughens Image With Umlauts),内容称美国国会试图在美国的国名中增加变音符号,来建立类似重金属般凶恶恐怖的形象[8]。
逊咖日记(Diary of a Wimpy Kid)漫画中,主角的哥哥有一个重金属乐团叫作Löded Dïper。
纽约时报写手丹·克莱恩(Dan Crane)2006出了一本描写空气吉他的书To Air Is Human,其中讨论到他在2003世界空气吉他大赛中用Björn Türoque(谐音born to rock 生来摇滚)的艺名。
例子
乐团
- Jason Derülo:美国嘻哈歌手。
- Mötley Crüe:美国华丽金属乐团。
- Motörhead:英国重摇滚乐团。
- "Yoü and I":女神卡卡的歌曲。
- Наив:俄国庞克乐团,и上面的两点直接对应naïve的两点。
- Spın̈al Tap:英国搞笑重金属乐团,团名的i上面没有点,n上面有两点。
电玩游戏
- Brütal Legend:重金属主题的动作冒险游戏。
- Dynamite Düx:清版动作游戏。
- Lars Ümlaüt:音乐游戏吉他英雄中的人物,名字Umlaut就是元音变化符号的意思。
其他
- Häagen-Dazs:美国冰淇淋品牌。
- Cröonchy Stars:1988~1989及1992年在美国上市的早餐麦片,包装和行销由大青蛙剧场中的瑞典厨师代言。
参考资料
- ^ Garofalo, Rebee. Rockin' Out: Popular Music in the USA. Allyn & Bacon. 1997: 292. ISBN 0-205-13703-2. "Some groups, for example Blue Öyster Cult and Motörhead, added gratuitous umlauts to their names to conjure up a more generic gothic horror, a practice that continued into the 1980s with Mötley Crüe and others."
- ^ Eric Spitznagel. Motley Crue's Vince Neil is Finally Bored With Boobs. November 27, 2009 [2015-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1).
|journal=
被忽略 (帮助) - ^ BÖC Retrospectively: Stalk Forrest Group 1969–1970. blueoystercult.com. [September 12,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Lisa Gidley. Hell Holes: Spin̈al Tap's main man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the umlaut. CMJ. 2000 [September 12,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 ^ Charlie O'Mara: Interview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ith guitarist John Weinzierl (from Amon Düül 2). Silhobbit.com (prog. rock magazine). Link inserted 14-06-2012.
- ^ Black Sabbath – Paranoid/Rat Salad cover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6-04-28., retrieved December 29, 2007
- ^ CMJ New Music Monthly Oct 2000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zioEAAAAMBAJ&lpg=PA11&dq=%22looking%20at%20the%20umlaut%22&pg=PA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Ünited Stätes Toughens Image With Umlaut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2-19., The Onion, April 30,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