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门 (台南市)
迎春门,又称台湾府城大东门,是清朝台湾府城的设置14座城门之一,位于今台湾台南市东区,当前属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同时也是台湾现存最具规模的城楼[1]。
台湾府城大东门 | |
---|---|
大东门 迎春门、东安门 | |
位置 | 中华民国台南市东区胜利路口 |
坐标 | 22°59′14″N 120°13′03″E / 22.98711111°N 120.2175°E |
建成时间 |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初建木栅门 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 1955年城楼倒塌 1975年以钢筋混凝土重建 |
公众参观 | 开放时间:全日开放中 参观费用:无 |
官方名称 | 台湾府城大东门 |
类型 | 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登录种类:城郭 |
详细登录资料 |
沿革
清领时期
清雍正三年(1725年),台湾府建城并开始修筑木栅,第一座动工兴建的城门便是大东门,最初兴建时为木造且有楼台的栅门。位于城廓的东南方,内接东门大街。由于城门位于东安坊,因此或称东安门。乾隆元年(1736年),大东门改木道门为砖石城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湾爆发林爽文事件,事平之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城桓改为三合土,大东门改建为两层的城楼,歇山重檐式屋顶,四周廊道,将台湾府城各门的城台加高,台上建造城楼,以加强府城的防御能力[2],作为台湾府城的大东门,迎春门是台湾郡城东向的交通孔道,城楼高大。在城外则设有东外护城垣,是由永康门、东郭门、仁和门、艮方炮台及巽方炮台等防御系统组成,而周围民宅则遍布,居民依城门石壁筑屋而居。
近代
1895年,日军由三面围攻台南府城,至10月22日,日军由小南门入城,从此以后,城垣开始遭遇被拆除的命运,城门也因年久失修,逐渐倾朽。明治34年(1901年),政府发布市区改正计划,大东门被规划为圆环绿园获得保存,昭和10年(1935年)12月5日,台湾总督府将其以“台南城”的名义公告为台湾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史迹。[3][4]:79。
二次战后,大东门周围遭民居占用,城楼于1952年时遭到部分改建[5]。1955年8月22日至24日的艾瑞丝台风带来连日豪雨,9月1日5时10分城垣崩塌,压毁于城门北壁一旁的民居,酿成惨案,造成十人当场活埋,一人残废,大东门仅存下方的石砌城台。[6]:3[7]。灾情发生后,博爱路派出所在5时44分才接获通报,随即通知救灾单位出动[7]。因仅靠人力不足救灾,警察局第二分局长严季絮指示向民航空运公司、台糖农业工程处借调起重机、工程车来支援救灾[7]。
1975年,台南市政府修建城楼,古貌未减,窗的造型多变化,有书卷、扇形、方型、八角形。红柱白墙。橙瓦燕尾,典雅稳重,配合台南市观光年的“台南市整修名胜古迹三年计划”,政府乃于1977年将大东门依原来的外貌形式重建[8][9]。1985年11月27日,大东门被政府公告为三级古迹[2]。现在的大东门则位于东门路一段与胜利路口,以圆环形式坐落于道路中央,是台南市的地标之一。
2020年12月底,大东门与兑悦门、大南门、小东门段城垣残迹、南门段城垣残迹、东门段城垣残迹与巽方炮台以“台湾府城城门及城垣残迹”通过文资审议升格为国定古迹,后续将办理公告。[10]
建筑
大东门在石砌城台上建有城楼,[11]城楼高两层,二丈八尺[9],为重檐歇山式结构,覆有橘色筒瓦。城楼四面壁身为白色,二楼开有八角窗和扇型窗[2]。
大东门的城台为长条型花岗岩堆砌而成,城基宏伟雄厚,门洞居中,西侧拱门上铭刻着“迎春门”,东侧石质横额一块题“东安门”。
交通
东门路为台南市区主要的联络道路,由东门路、胜利路与府连路构成东门城圆环。
路线示意图 | 方位 | 路名 | 通往 |
---|---|---|---|
北 | 253 胜利路 | 成功大学、小东路、北区 | |
东 | 24 东门路一段 | 虎尾寮、仁德交流道、仁德区 | |
南 | 府连路 | 台南大学、大同路、中西区 | |
西 | 24 东门路一段 | 中西区、安平区 |
其他
迎春楼上对春风,北卫南屏一望中。拂水两行垂柳绿,烧空万朵刺桐红。
弥陀寺古归辽鹤,罗汉门高断塞鸿。省识兴亡弹指事,遗民犹说草鸡雄。
参见
参考文献
- ^ 成功大学建筑系,〔台湾府城大东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 2.1 2.2 作者不详(1736)。[台湾府城大东门]。《数位典藏联合目录》。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URN=314058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0/02/11浏览)。
- ^ 林会承. 《台湾文化资产保存史纲》. 台北市: 远流. 2011. ISBN 978-957-32-6765-2 (中文(台湾)).
- ^ 蔡侑桦. 《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 台南市: 台南市文化局. 2017-05 [2022-04-01]. ISBN 9789860522716. OCLC 11371917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 ^ 连景初. 〈臺南城樓史話〉、〈甕城仁和門〉. 《台南文化》 (台南市文献委员会). 1967-03-31, 9 (1): 45、46.
- ^ 本报台南一日电. 〈連朝豪雨釀成慘禍 南市城樓崩塌 壓斃男女十人 一男逃出一女遇救〉. 《联合报》. 1955-09-02.
- ^ 7.0 7.1 7.2 陈铭城. 《改制前臺南市消防記事》. 台南市消防局. 2010-12: 28.
- ^ 《青年日报》,92/9/13,第9版,〈府城古墙抚今追昔〉,作者锺琪
- ^ 9.0 9.1 洪敏麟. 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79-06-30 [2022-03-26]. OCLC 8156432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3) (中文).
- ^ 台湾府城6遗迹 升格国定古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时报,2020-12-28
- ^ 国立嘉义大学应用数学系,计划主持人陈嘉文. 臺灣建築史網站. [201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3).
- ^ 詹伯望. 《「台南建城280年」系列專題報導十之六》大東門 見證政權興亡. 自由时报. 2005-11-08 (中文).